1月CPI、PPI明日公布
1月CPI、PPI明日公布 央行可能吹响降息号角国家统计局计划于明天发布工业品价格和消费价格两份月度报告,届时今年首月的PPI(生产者价格指数)、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将同时揭晓。
多数机构近日纷纷发布前瞻性报告,其中多数报告称1月份PPI、CPI涨幅双降几无悬念,前者的负增长区间将扩大,而后者涨幅将可能回落至1%以内。
有关研究人士则指出,随着1月份统计数据的揭晓,央行可能随时吹响降息号角。 尽管由于春节及季节因素,1月份肉类、蛋类、蔬菜及水果等食品、农产品(000061)价格有上涨的压力,但由于非食品价格下滑,CPI将不升反降。中金公司预计说,1月份CPI同比将降至1%以内,约在0.6%左右;PPI增幅预计为-2.5%到-2%。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的报告则认为,尽管食品价格可能出现环比反弹,但翘尾因素的消失及非食品价格回落,1月份CPI涨幅将在0.6%到1%。PPI则将下滑至-2.5%到-3.0%。"货币政策仍具备继续放松的空间。"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明确的通缩信号要求货币政策尽快继续降息。"从实际利率角度看,无论比较CPI还是PPI,以当前存贷款的基准利率水平,都是正利率。尤其以PPI衡量的贷款利率的实际水平高达6.4%。" (中国证券网)
传中国1月份PPI较上年同期下降3-4%
据财华社报道,知情的政府官员周一透露,中国1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下降3%-4%,为连续第二个月下降。1月份PPI降幅将大于12月份的1.1%,同时也高于此前接受道有关机构调查的12位经济学家预测的中值2.6%。
这位官员表示,中国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升约1%,但升幅低于12月份的1.2%。
该官员称,1月份CPI升速放缓的幅度不是很大,这是因为在1月末开始的长达一周的中国农历新年假期中,食品价格有所上涨。他还表示,1月份CPI升幅高于预期。
中国国家统计局将于周二公布1月份CPI和PPI数据。(财华社)
周小川:利率非央行唯一调控经济手段
据香港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昨日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央行将视乎具体经济情况而采用不同货币调控手段,并非单靠利率调整这一种货币政策。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之后,央行去年先后减息五次,将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及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分别降至5.31厘及2.25厘,令利率水平接近历史低点。目前又面临进一步降息压力。调查显示,中国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今年应至少再下调利率两次。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在内地银行大举放贷及经济增长面临旱灾挑战的情况下,内地进一步大幅减息的紧迫性已大大减少。 (凤凰财经)
专家预计1月CPI涨幅降至1%以下 PPI涨幅降至-3%
有关专家预计,国家统计局定于本周二公布的1月份CPI涨幅将降至1%以下,PPI涨幅则将降至-3%左右。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预计,由于前期货币供应和需求放缓明显,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1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降至0.6%左右。西南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董先安也认为,尽管春节因素带动部分食品价格回升,但1月份CPI同比涨幅仍将降至1%以下。李慧勇和董先安均表示,PPI将连续第二个月同比负增长,为-3%左右。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此前接受采访认为,由于翘尾因素的消失以及非食品价格回落,预计1月份CPI同比涨幅区间为0.6%-1%。PPI则将继续下滑至-2.5%至-3.0%。
专家称,我国CPI在半年内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2月份有可能出现自2002年12月以来首次同比负增长。对此,央行有可能继续适时下调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改变有效利率偏低的状况。
由于春节因素影响,1-2月的消费品零售、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将于3月份合并公布。
去年12月份以来,我国工业增加值等部分宏观经济数据出现了回暖迹象。李慧勇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工业增速低于去年11月份5.4%的可能性很小,但反弹幅度不宜过于乐观。预计下半年我国经济形势将出现好转。 (中国证券报 韩晓东) *d:1* *d:1* *d:1*
1月CPI、PPI今日公布 CPI或现九连阴
第一财经日报2月10日讯 国家统计局今日将公布1月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增幅和PPI(工业品价格指数)增幅数据,两个数据都可能继续下滑,但会因春节因素而出现降速放缓态势。CPI增幅可能下滑至1%以下,而PPI增幅可能徘徊于-4%~-2%。通缩风险仍存
市场普遍预期1月CPI增幅可能仅维持在0.5%~0.6%。道琼斯新闻社昨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1月CPI增幅将超过市场预期,约为1%,放缓幅度不是很大,主要因为始于1月末的春节长假中食品价格有所上涨;PPI增幅则可能在-4%~-3%。
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1月均出现环比上升态势,显示食品价格在春节因素作用下环比回暖。由于去年1月基数较高,两大指数同比继续走低。由于食品占CPI比重约30%,CPI走势与食品价格一般保持高度一致,所以1月食品价格走势决定1月CPI增幅将继续下滑。
PPI方面,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发布的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数据显示,在经济刺激作用下,企业新增订单增加带动生产指数回升,并带动采购量明显上扬,进而导致购进价格指数继续回升。不过,由于PMI的新增订单、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仍低于50%,继续处于萎缩区间,决定1月工业品价格相对去年通胀时期的高基数仍处于下滑通道,但环比跌幅将缩小。
去年12月的CPI增幅和PPI增幅分别为1.2%和-1.1%,如果1月继续下滑,则将分别出现连续9个月和5个月的回落,这也意味着通缩风险继续迫近。经济学判断通缩的一个标志是,物价指数进入负区间并在一定时期内维持。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最近的报告中表示,中金维持今年经济增长7.3%~8%、PPI和不含食品的CPI增幅分别为-6%和-0.8%的判断。
哈继铭认为,一旦出口下滑,长期投资和消费比重失衡导致的产能过剩,将使通缩压力更为严峻,狭义的"去库存化"(即降低产品库存水平)较易实现,但广义的"去库存化"即消化过剩产能则较为困难、历时亦久。
预测分歧依然
对今年的CPI走势,经济学家仍然存在不同见解。
国家统计局下属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去年底进行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86%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今年CPI增幅将较去年下降,今年CPI增幅预测均值为2.5%,处于正区间。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最近表示,单凭PPI增幅负增长不足以确认通缩。通缩是货币问题,由于货币投放过少而导致物价下跌。PPI增幅下跌并非货币投放过少引起,前期全球流动性过剩造成很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疯狂上涨,价格下跌是对过快上涨的矫正,是朝合理方向的回归。即便今年CPI增幅出现负增长,也不意味着出现通缩问题。
亦有经济学家表示出对未来通胀的担忧。
为应对经济下滑,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货币投放。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近期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内部研讨会上表示,要关注4万亿元投资计划所积累的货币风险,警惕货币过度投入对未来形成的通胀压力。
去年后两个月,银行信贷均强烈反弹,去年12月贷款同比增幅达到近19%。有迹象显示,今年1月临近春节前夕,各大银行仍加紧放贷。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1月将出现更大的贷款增幅。
王庆也强调,当前的信贷急速增长可能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信贷增长反映的是经累积的对短期流动性资金的需求释放。未来几个月贷款增长会见顶,贷款增长将降至合理水平,这有助于减少对信贷增长过快可能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的担忧。 (第一财经日报 )
宏观数据或乐观 新政推出空间更大
从本周起今年1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将陆续公布。其中,1月份国内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价格指数(PPI)将在明日同时亮相,成为近期我国经济局势的重要看点。业内人士认为,乐观经济数据陆续出台,将给相关政策腾出更多操作空间。综合多家机构先后发布的报告预测,1月份CPI将连续第9个月下跌,同比增幅将低于1%,而PPI的负值区间也将继续扩大,但环比跌幅会缩小。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则预测说,继去年12月份负增长后,PPI将进一步下滑至-2%至-3%的区间。不过,业内另有观点认为,1月PPI环比跌幅将较去年12月缩小,生产资料价格从大幅下降进入小幅下降阶段。去年12月PPI同比增幅为-1.1%,已连续四个月走低。
流动性充裕 货币政策继续加力必要性降低?
国家统计局今日将公布1月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增幅和PPI(工业品价格指数)增幅数据,两个数据都可能继续下滑,但会因春节因素而出现降速放缓态势。CPI增幅可能下滑至1%以下,而PPI增幅可能徘徊于-4%~-2%。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8日表示,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央行将根据具体经济情况采用不同货币调控手段,并非单靠利率调整这一种货币政策。2008年11月、12月国内金融机构的月新增贷款额分别为4769亿元与7718亿元,增势迅猛。更能反映资金活跃度的M1也同时出现了积极改变,2008年12月M1同比增速为9.06%,改变了此前7个月连续下滑的格局。还有消息称,1月份金融机构贷款预计超过1.2万亿。有分析人士认为,银行信贷的超预期反弹,流动性复苏迹象显现,暂时降低了货币政策继续加力的必要性。此外,上周央行利用央票发行和正回购双管齐下,实现超过200亿元的正回笼,这也是今年来公开市场一周流向第一次出现净回笼,或显示央行判断目前市场的流动性较为充裕。 周小川难道在暗示不会降息?:*22*: :*22*: :*22*: :*22*: 降了好·
1月份CPI涨1.0% PPI降3.3%
新华网快讯: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新华网)居住类价格同比下降2.3%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居住类价格同比下降2.3%。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下降0.4%,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3.9%,租房价格上涨1.3%。(中国网)
2009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0%
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0%。其中,城市上涨0.7%,农村上涨1.5%;食品价格上涨4.2%,非食品价格下降0.6%;消费品价格上涨1.5%,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8年12月份上涨0.9%;食品价格上涨3.3%,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2.4%,鲜蛋价格上涨0.8%。
一、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4.2%。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2.8%(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3.3%),鲜菜价格上涨19.6%,粮食价格上涨3.9%,油脂价格下降13.9%,水产品价格上涨11.6%,鲜果价格下降0.4%,鲜蛋价格上涨1.3%,调味品价格上涨5.6%。
二、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4%。其中,烟草价格上涨0.2%,酒类价格上涨6.0%。
三、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2.7%。其中,服装价格下降3.1%。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6%。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0.6%,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8.1%。
五、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6%。其中,西药价格上涨1.0%,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3.3%,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7%。
六、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2.5%。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3%,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下降8.2%,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0.9%,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2.3%,市区公共交通费价格上涨0.9%;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8%。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3%。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上涨1.1%,文娱费价格上涨3.2%,旅游价格上涨5.7%,文娱用耐用消费及服务价格下降9.5%。
八、居住类价格同比下降2.3%。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下降0.4%,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3.9%,租房价格上涨1.3%。(国家统计局)
[ 本帖最后由 Babbler 于 2009-2-10 10:57 编辑 ]
上海证券分析师胡月晓:物价走低不一定会导致降息行为发生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涨幅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九个月走低.该数据并高于路透此前的调查中值0.9%.国家统计局并公布,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滑3.3%,降幅创2002年3月以来最低.1月PPI数据高于路透此前调查的预测中值-2.6%.同时,1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2%,非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6%.
上海证券分析师胡月晓分析,CPI、PPI的低位运行是经济下降阶段的通常表现,预计未来3-6个月後会企稳.但通货紧缩的状态会持续2年左右的时间.
短期看,无论是通缩还是经济下降,货币对物价和经济的影响都比较有限.而从资金的供求面看,当前银行体系资金充裕,降息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加速信贷扩张.
综合来看,物价走低只是给降息提供了空间,但并不一定会导致降息行为的发生.(路透社)
睿信投资李振宁:新数据公布将不影响A股强势运行
2月10日上午10点,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宏观经济数据,CPI同比上涨1.0%,PPI同比降 3.3%。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认为,这一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将不会影响当前市场的强势运行。李振宁说,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即便是同样的数据,投资者也会从不同层面进行解读。譬如说 之前市场信心低迷时,CPI涨幅趋缓,容易被理解为国内消费需求放缓,PPI下降被理解为工业出厂价 格降低,影响企业盈利。但近阶段股市强势运行,接连上涨冲破2200点,投资者易从积极角度理解数 据,即便是看上去比较差的数据,也会被看成是可触底反弹的标志,因而基本不会影响当前股市运行 。
就市场反应来看,2月10日沪深股市小幅低开,沪指在10点左右从2225点跌至2202点,但10点07分 时即开始反弹,20分钟内即重新回到2225点位置并继续上攻。李振宁说,这说明市场对新数据的理解 是积极的。
左小蕾:1-3月CPI与PPI会很低 并不意味严重通缩
10日起,今年1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将陆续公布。其中,1月份国内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0%,工业品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3%。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独家解读上述宏观经济数据。左老师,请您预测一下未来一下CPI的指标?
左小蕾:它是一个滞后指标,会把过去的因素吸收进来。第一季度,1月份--3月份,PPI指标可能都会非常低,甚至保持负的,CPI也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就会通缩。因为PPI是滞后指标,反映的是过去的因素影响在其中,如果PPI有一些回升或者回稳的信号的话,全年的角度来说,我不认为它会是一个严重通缩的,或者恶化的状态。
全年角度,我预期它不会出现严重的通缩,大家认为,PPI会对CPI造成严重的通缩压力。但说实在的,我们最终消费还是产能过剩的情况,PPI造成的影响会对企业的利润造成影响,可能会对企业投资造成影响,但它不会对通缩造成压力,因为产能过剩,不见得能传导得过去。所以,比较大的负的PPI不会对CPI造成很严重的压力。再加上那些经济复苏的信号,我们认为,全年的角度还不至于像预期那样会受通缩的影响。但阶段性的,比如第一季度PPI数据表现出来的通缩状态还是会存在的。
国家统计局解读:如何看待1月份工业品价格态势
中新网2月10日电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显示,2009年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3%,比上月降幅扩大了2.2个百分点。统计局发表解读文章指出,对这一价格走势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一是美国金融危机引起全球实体经济快速下滑,国际市场原油、矿石、粮食等基础性产品价格显著下降,致使我国此类大宗产品进口价格明显下降,进而引起去年持续处于高位的生产资料价格下降较多,并通过产业链条逐渐往中下游传导,导致主要类别产品价格的全面走低。比如,1月份,国际市场上非能源价格同比下降25.5%,降幅比12月份扩大1.2个百分点;金属价格下降41.4%,扩大5个百分点,其中铝价下降42.2%,扩大5.3个百分点。
二是去年价格高企的负滞后影响。2008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在前8个月涨幅逐渐扩大,形成了一个较高的基数平台,从9月份以后工业品出厂价格开始环比下降,2008年12月份的平均价格水平已低于2008年1月份的水平,致使2008年的工业品价格变动对2009年的滞后影响为负,全年大约为负4.3个百分点。其中,2008年对2009年1月份的滞后影响大约为负1.5个百分点,并且这种负的滞后影响在2009年8月份以前还将逐月扩大。因此,即使2009年工业品价格不再下降,全年的工业品价格同比涨幅仍然为负,表现为2009年工业品价格同比指数的明显下降。
三是从分类上看价格有涨有落。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尽管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7.2%和24.6%,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2.7%,其中原煤出厂价格上涨12.3%;汽油、煤油出厂价格分别上涨2.1%和3.1%。(中国新闻网)
统计局:我国去年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
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1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周二国家统计局公布,2008年1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7.3,上年同期数据为96.9;去年11月份数据为90.2。
另外,2008年12月份消费者预期指数也从11月份的90.8回落到87.6。(国家统计局)
消费者信心指数(2008年12月) 日期消费者预期指数消费者满意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2007.1198.7 92.0 96.0 2007.1299.5 93.1 96.9 2008.0198.6 91.2 95.6 2008.0296.8 90.5 94.3 2008.0397.1 90.7 94.5 2008.0496.6 90.1 94.0 2008.0597.0 90.2 94.3 2008.0696.5 90.6 94.1 2008.0796.9 90.8 94.5 2008.0896.0 90.2 93.7 2008.0995.6 90.0 93.4 2008.1094.2 89.8 92.4 2008.1190.8 89.2 90.2 2008.1287.6 86.8 87.3 :*22*: :*19*: :*18*: :*1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