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666666
发表于 2009-3-19 20:01
原帖由 heavenman 于 2009-3-19 19:5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理由很简单,现在像楼主这样的恐慌观念非常的流行,几乎没人有信心了,这对真正的长线资金来说,反而是个好事情。巴菲特说:坏消息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恐惧的人太多了,实际上恐惧都来自于内心,事实没那么可怕 ...
纽约时报炮轰巴菲特 指其持股穆迪操纵评级 2009年03月19日 09:19
东方早报记者 沈雁飞
评级机构的权威性再次遭到质疑,并祸及美国亿万富豪、有“股神”之称的沃伦·巴菲特。当地时间17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炮轰”巴菲特:批评华尔街,却为什么对评级机构缄口?该报认为,这与巴菲特持有穆迪大约20%的股份有关。
文章的质疑源自惠誉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评级调整。现年78岁的巴菲特共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6.9%的股份。
12日,知名评级机构惠誉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发行人违约评级从最高的AAA降至AA+,将其高级无担保债券的评级从AAA降至AA级。惠誉认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的大量股票和衍生金融产品可能还将蒙受损失,因此前景不妙,这意味着未来数年内,惠誉有可能进一步下调评级。
不过,美国另外两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和穆迪目前仍维持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AAA评级。《纽约时报》的文章透露,巴菲特持有20%的穆迪股份。
事实上,有关对三大评级机构的质疑声,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各主要评级机构的风险预警能力、公正性等更成为了最直接的批评对象。
过去一年,至少有10家濒临破产或者被政府救助的企业曾被给予较优的评级,已破产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债券就曾被穆迪授予AA评级,并被置于值得投资的行列;而就在美国政府接管美国国际集团(AIG)前一周,AIG还曾获得穆迪AAA的评级,好于雷曼兄弟的AA评级。
媒体认为,评级机构的行为正如给“将死之人开健康证明”一般。对此,穆迪仍坚称,评级机构需要一定程度的修补,但评级系统本身并没有问题。
穆迪评级发言人米歇尔·艾德勒对此反击说,评级机构的角色只是对债券发行人的违约几率进行评估,在有些情况下也会考虑政府救助的可能性,但将评级机构作出的评级标准作为股价参考是“对这些数据的错误使用”。
谁有理小H
发表于 2009-3-19 20:37
谁有理小H
发表于 2009-3-19 20:39
bubuweiji
发表于 2009-3-19 21:00
:*22*: 以前有个淫,发哥的电影看多以后就天天叼根牙签到处逛。。。
abcdef666666
发表于 2009-3-26 18:33
点名:我是谁我忘了
:*22*: :*22*: :*22*:
abcdef666666
发表于 2009-3-26 18:44
原帖由 谁有理小H 于 2009-3-19 20:3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别你麻痹放屁了,草你大爷的,中国股市要上万的,你总和外国比你麻痹啊,傻逼,别你麻痹发帖子了,大傻逼
谁没提好裤子,把你露出来了?
abcdef666666
发表于 2009-3-28 13:31
基金频繁自赎为哪般 三方面原因值得关注
2009年03月27日 10:55:31 浙江理财网
一个领舞者领着大家进行跳舞比赛,但最后输赢与他无关,你信任他吗?对于基民来说,这个问题中的“领舞者”,就是无论赚亏都收取管理费的基金。那么,基金购买旗下基金的部分基金份额,似乎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显示出“领舞者”与“普通舞者”共同进退。
因此对于基民来说,看到基金赎回自有基金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尽管这一情况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昨日嘉实基金公司宣布将于3月27日赎回持有的嘉实精选4003.42万份基金份额,这是今年以来第四家宣布自赎的基金公司。而此前,基民们听到的多数是基金自购的消息。
究竟为何基金要频繁自赎?有的基民认为是这只基金不看好后市。当然有这种可能,不过即使基金不看好后市,对基民来说也没有太多意义,因为市场不是由一只基金决定的,基金自赎后基金净值也不一定下跌。
有的投资者认为,此前基金难发时不少基金自掏腰包,现在是撤回的时候了。这种可能性也很大。因为基金自投只是为了给予基民信心,吸引他们投资自己的基金。等到大盘走暖,份额稳定时,撤回所购份额理所当然。有谁见到鱼上钩了还撒饵的?
另一个简单的回答就是需要钱。需要钱可能是发红利,可能是买资产,可能是做其他投资,甚至有可能是有亏空需要填补,但总而言之,目前基金公司没有破产的风险,我们购买基金而不是购买基金的股份,也不必太过关注为何基金公司需要现金。
其实,基金自赎就如同上市公司高管卖出自家股票一样,都是大概率事件,基民们不用太过惊慌,关注这件事即可。
因为无论如何对于基金来说,在前景不明时撤回所购基金,稳坐钓鱼台收管理费是最符合利益的做法。对基民来说正好相反,但你可以在道德层面谴责他,却无法在经济层面上苛求他。
[ 本帖最后由 abcdef666666 于 2009-3-28 13:32 编辑 ]
abcdef666666
发表于 2009-3-28 13:38
原帖由 abcdef666666 于 2009-3-28 13:3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基金频繁自赎为哪般 三方面原因值得关注
2009年03月27日 10:55:31 浙江理财网
一个领舞者领着大家进行跳舞比赛,但最后输赢与他无关,你信任他吗?对于基民来说,这个问题中的“领舞者”,就是无 ...
基金公司也在储备过冬的粮草了。
nwz68
发表于 2009-3-28 14:58
前景莫测 :*27*: :*27*: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