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135与abc
数波浪数不清,就不数了找个低点就数135与abc
找个高点再数135与abc
美其名曰:精简版数浪小法 波浪不是万能钥匙,理念比波浪重要。
波浪重视过程,
波浪是描绘这个过程的最好工具。
做股票主要是判断当前处在哪种浪型,
从而采取不同策略。
波浪还必须配合指标和成交量,光有K线图就乱画,是绝对错误的。
[ 本帖最后由 乱大师 于 2009-1-18 15:09 编辑 ] *d:1* *d:1* *d:1* *d:1* *d:1* 对我们“初哥”(宁版语)而言
理解53是初级。理解三角形是中级。理解联合是高级。
不过据我所知论坛里面理解联合型的不多!!?很少!:funk:*c:1*:):1:1vv
所以说你已经很厉害了。继续努力!
[ 本帖最后由 乱大师 于 2009-1-18 15:10 编辑 ] 没有正确的理念,只能理解波浪皮毛。
联合是不多见的,只有特定历史条件才会遇到。
并且,当看出是联合的时候,图形可能不久将变为某种驱动了..... 光掌握135和abc就足够规避风险和赚钱了!!在配点糖三角,够吃了..vv 波动都是过程,a点走到b点,有很多种波浪可能,但是,a一定会到b。:*22*: 学波浪最重要的就是三角形以及通道。
其次是比率。
没有通道和趋势线的波浪看都别看。都是外行。 1783-998(联合浪)ps 这里c(2245-998)级只有三浪,但是是一个三重联合。 6124-1804(联合浪)
a-b怎么走,很多浪 ,但不会超过13种走法。不多!
[ 本帖最后由 haoyoo 于 2009-1-18 15:15 编辑 ] 原帖由 haoyoo 于 2009-1-18 15:1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783-998(联合浪)ps 这里c(2245-998)级只有三浪,但是是一个三重联合。 6124-1804(联合浪)
a-b怎么走,很多浪 ,但不会超过13种走法。不多!
联合狼结束后,市场怎么走? 原帖由 乱大师 于 2009-1-18 15:1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联合狼结束后,市场怎么走?
看联合浪堪套的浪是那部分的!
对我 我上面的那段点位和类型有误,不过这里都有联合浪。 你有图么?发个帖吧。 其实波浪也有强弱的功能。
比如大一级的浪模式的末端往往会出现一个终极三角形。
这个终结三角形就是最好的语言,但是K线着却不能
比如2245,1783。
这样的位置只有波段者能够成功逃顶。
好像这里有个版主的一个最重量级帖子就是关于2245逃顶的。 千人千浪,波浪理论 在所有波浪形态中,终结三角我最信任。 可以只从高点和低点数,但前提是大浪的划分要对
调整浪里,从操作上说5-3-5最容易对付
因为5浪一般容易识别
3-3-5比较具有欺骗性,最后那个5容易让人以为后面还至少有个5,熊市里的陷阱大多和3-3-5脱不了干系
三角在形态上容易分辨,对待三角要耐心,等待方向明确以后在说
波浪理论本身对联合调整没什么优势,真是碰到必须数成联合的情况,个人意见干脆用形态分析和趋势线,支撑线之类的 原帖由 乱大师 于 2009-1-18 15:3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有图么?发个帖吧。
波浪模式就13种,有图自己看。
其实我原来也喜欢把3联合当成12345,但是这里的3往往不是三个推动浪中最完美的推动浪,很丑很丑,已经违背了自然规律。
比如1783-998其实就是一个wxyxz,也就是5浪 z是五浪的。所以这里的C仍然是5数。
放过来多这次下跌想想。怎么最完美,怎么最符合理论。
[ 本帖最后由 haoyoo 于 2009-1-18 15:46 编辑 ] 学习,高手跟贴,受益不少,
两位深得大乘佛法,我这至多是小乘佛法,
对我而言,波浪理论就是模糊的辩证法,
只是不知道我这里说的是否就是联合,
好在在分析趋势时使用了通道和趋势线,又加点135与abc的辩证。
看来没走入偏道。
要有糖三角就更好了
对于糖三角我的理解就是对趋势线的突破,
对现在来说即将到来…… 原帖由 乱大师 于 2009-1-18 15:3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所有波浪形态中,终结三角我最信任。
对于波浪理论来说6124-1664可以不断炒反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如果说是后面的12345,我相信这里最容易死人。
但是联合型却能提供一种获利方式。 波浪原著会害人,流行的波浪口诀和四十二式也有不少地方害人。
不是不尊重他们,只是我们很多人没有到这个理解的水平。包括我。
葵花宝典不错,不过练起来后果严重。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