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一直习惯全仓操作,不知道是性格问题还是自己的钱钱太少#*26*#
全仓操作并非是坏事,但一般情况下以短线交易居多,只要有比较全面的安全体系,全仓操作是赚钱最快的#*d1*# ! 原帖由 ylhan0076 于 2010-12-1 20:4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一下!周期化仓位布局!不容易啊!我现在就是坚持底舱不动!
我也一样#*19*# ~ 云版确实很敬业啊,表扬一下,呵呵
继续提示~~~~~~~
今天没啥说的,央票发行量新低和前夜美股造好等因素促使早盘高开,虽然指数上扬,但个股普遍缺乏上攻动力,容易产生震荡区间,短线操作难度加大。#*P#如果把1664定位为前通胀周期的低点,那目前的点位显然不匹配整体经济#*31*# ,而换作2319后又人为缩短了技术周期,同样不伦不类,所以指数纠结在所难免,耐心持股或许是最佳的盈利途径#loveliness# 。
整体上看,下面的两个缺口如果在短期内回补于趋势不利,说白了就是一旦选择回补底下还有多深将很难控制#funk# ,这在大通胀周期环境下是不可想象的,监管机构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当然这帮家伙多是白薯#*25*# ,异想天开的事情没少干,但愿这次不会犯糊涂#*22*# !另一方面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很高,虽然货币政策不应该作为调控股市的主要手段,但确实也没啥更好的方法,况且这么干的不是咱们一家#*P# ,一旦在加息的情况下不补缺或是只补一个,那后面的上涨将是长时间和大涨幅的,换句话说就是牛市确立,甭管拿着什么都别松手了#loveliness# !
明天又是周末,期盼加息的同时应该适度减仓,短线今天挣到钱的清仓也无不可,中长线不说了,自己都嫌烦了#loveliness# ! 赚烦了,呵呵,太有才了云版#*29*# 原帖由 萧铭6 于 2010-12-2 20:2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赚烦了,呵呵,太有才了云版#*29*#
兄弟,是嫌烦了!半字之差谬之千里啊!啥眼神儿啊~~~~~~~#*22*# 原帖由 云俊 于 2010-12-2 20:3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兄弟,是嫌烦了!半字之差谬之千里啊!啥眼神儿啊~~~~~~~#*22*#
呵呵,心有所想啊!!! 中国的文字,呵呵自己去想吧 每天进来看看顶顶 云兄周末好 #*19*#有时间您给说说货币政策的调整 对股市中长期的影响 外盘期货的贵金属 农产品 原油涨的都不错突破大平台农产品的玉米 大豆小麦都有突破的可能(长线图形#*d1*# )大盘从3186点下来从时间上看外盘商品调整在先 假如外盘真的涨起来 对我们的大盘有何影响呢?恒指看大周期 #*d1*# 本轮回调也是健康的未来有再次走强的可能谢谢云兄 盼望您给传道授业
[ 本帖最后由 秦皇岛# 于 2010-12-5 05:17 编辑 ] #*d1*# #*d1*#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原帖由 秦皇岛# 于 2010-12-4 12:4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云兄周末好 #*19*#有时间您给说说货币政策的调整 对股市中长期的影响 外盘期货的贵金属 农产品 原油涨的都不错突破大平台农产品的玉米 大豆小麦都有突破的可能(长线图形#*d1*# )大盘从3186点下来从时 ...
秦兄提出的问题总是很专业#*d1*# ,我也乐于有针对性的和大家一起探讨,只是“传道授业”之类的话以后不要说了,一是我水平有限担当不起,另外来这的都是朋友,说这些就显得疏远了#*19*# 。
由于本身专业的局限性,我只能就我知道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聊聊#loveliness# ,至于外盘期货及农产品等期、现货商品走势我实在涉猎有限,只能道听途说的转述一些朋友的观点,大多是酒桌上的谈资,可听,但不可全信#*P# 。
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确实是收紧的信号,是通胀背景下的政策基调,个人认为早提出比晚提出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格局的稳定。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
第一,预期从紧和实际从紧的时间关系#*)*# 。
我们都知道货币发行总量是调节市场流通属性的一种手段,在预期从紧的政策主导下往往会以收缩信贷规模、增加拆借成本、控制入境流通等方法对M2进行缩减性质的调节,以达到抑制中间市场过分活跃而产生的消费不足的问题#mad# ;而实际从紧则表现在鼓励居民储蓄、平抑市场价格、缩小国有投资规模等基于M1的调节行为,目的多以短时间内降低通胀水平为标准,是一种以牺牲经济增速为代价的“倒拉车”模式,轻易不会使用#loveliness# 。
我们需要关注的正是这两者之间的时间关系,以09年超发货币总量计算,此次运用预期从紧的调节政策针对目前的通胀周期进行抑制性的打压至少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通胀周期,以成熟市场已有的案例可以预估这个周期不会少于六到九个季度#loveliness# ,也就是说至少在一年半的时间以内不会见到实际从紧的政策出台。这对于目前的资本市场来说无疑是积极的,这也是我对于后市比较乐观的理由之一#*P# 。
第二,城乡一体化在十二五规划中有进一步加快的可能#*)*# 。
以基础建设为基本推动模式的发展之路还将延续很长一段时间。虽然目前对于此种发展模式带来的诸多诟病已经摆上了台面,但要解决却不是一时三刻就能立竿见影的,这里的问题牵扯颇多#*27*# ,没必要仔细解读,只要不出现发展速度更快的替代模式,这种主体经济将一直延续下去。我们需要分析的是这种背景下的资本协作关系以及风险边际,就我所知,以新能源及规模型改制为主题的基础立项在十二五中占比很大,相信不久会在相应的板块中有所体现#loveliness# 。我之前提及的新疆、化工、航运、港口等等基础分类都可以适当关注,当然这是大周期前提下的分析,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变化#*P# 。
第三,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会进一步加大#*)*# 。
这一部分我不想多说,一方面我手头的资料有限,另一方面很多消息途径不适于在公开场合发布#mad# 。简单来说就是驻外资本的回流,并且这一过程很难循序渐进,可以说突发的某一时间段内会出现逆转性的变化#*P# ,以目前的驻外资金规模大家可以简单预估一下,其影响力足以改变任何条件下的市场格局,可以说是一张王牌,也可以是一枚炸弹,相当于俩猫四个二的份量#*29*# !
对于政策转向方面的分析暂时先说这么多,这段时间非常忙,很难做到严谨有序,不足之处还望大家谅解#*19*# !
下面说说秦兄关心的其它问题#*)*# :
商品期货和现货价格结构不平衡已经不是什么值得关注的问题了#*27*# ,简单说说基于技术分析的图形结构。原油的中期平台已经做了一年有余,不突破就没天理了,加之帝国主义的量化宽松添油加火,相信百元大关指日可待#*22*# 。目前短线指标的超买确实需要修复过程,但配合海运指数的观察应该调整幅度有限,这方面我涉猎极少,周期难以把握,所以就不献丑了,胡乱猜个日子:百元百日(布伦特)!三月初应该能见到了~#loveliness#
国内的农产品无需多说,看看这几天的郑棉就能估计个大概了,政策调节与资金炒作基本上就是史冬鹏和刘翔的关系,甭管你跑多快,总是差那么一点#*29*# !这可能就是期货市场的优势所在:你可以说,但我可以不听#*18*# !
港股大周期前所未有的漂亮,这是我年初时没有想到的,也因此错过一大波行情#*25*# ,如果说以此为参照回看A股市场,建议大家关注沪深300的动向,不创天量不离场(月线分析),基本上就是我的标准#loveliness# 。 不创天量不离场,看月线? 云兄#*19*#民族的传统尊师重教叫您一声老师也是发自内心的
资本市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从此角度讲以本周5的年K线收盘看全球主要
指数 我国的GDP通胀在亚太#*d1*#唯独股市#*c1*# 有点反常#*31*#
国家的领导人有池子论 有把存款引入股市理论 从现在的市场看一边是高价发行一边是低市盈率的国企大盘股指数假如要是下行能把存款引入股市吗?(个人以为难) 心里矛盾呀 希望您给答疑解惑#*19*#
[ 本帖最后由 秦皇岛# 于 2010-12-5 19:49 编辑 ] 呵呵 ,我的理解就是通胀是控制不了的,(最少在短期),过程是曲折的! 原帖由 萧铭6 于 2010-12-5 18:0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创天量不离场,看月线?
指数上可以以此作为参照#*19*# 。 原帖由 秦皇岛# 于 2010-12-5 19:3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云兄#*19*#民族的传统尊师重教叫您一声老师也是发自内心的
资本市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从此角度讲以本周5的年K线收盘看全球主要
指数 我国的GDP通胀在亚太#*d1*#唯独股市#*c1*# 有点反常#* ...
秦兄过谦了,能以宏观角度观察经济态势和运行轨迹本身就说明您的造诣不浅#*d1*# !
权重的低市盈不会一直这样持续下去,这也是我前段时间提出需要注意那些“别人涨它不涨,别人跌它跟着狠跌”的个股原因#loveliness# 。只要市场的融资功能还在,权重永远是表现经济态势的主力部队,至于那些以圈个几亿为目的的高市盈品种早晚会现出原形。在不否认其短线价值的同时一定避免长期持股,这是原则,市场的原则#*19*# !
存款入市只是提法,一厢情愿的成分多一些#*27*# 。和您一样我认为难度极大,几乎不可能,一方面和中国特殊的货币结构有关,另一方面以目前的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也不太现实#*22*# 。 原帖由 ylhan0076 于 2010-12-5 20:50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 ,我的理解就是通胀是控制不了的,(最少在短期),过程是曲折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19*# #loveliness# 。 今天坐沙发啦 #loveliness# ,云版能帮忙看下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吗?呵呵,低迷了那么久,我想未来空间应该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