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礼物
97金融大风暴纪实 花开花落,潮起潮落都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经济的起伏,波浪有时大一点等等都是正常的。:*29*: :*19*: :*19*: 这回的更好玩一些,不过害的人可更多了:*29*: 千山万山挡不住毕竟东流去2009年的五月的中国股市的点位能到4000点以上
在现在的一片看空之声之中,虽然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世界,美国的银行及企业相继倒闭,整个世界一片恐慌,国家与国家集团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中国现在也不是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中国,但正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前人们对中国企业的前景的预一样,可能大部分人的预测都是错误的或者是相反的。中国股市在2008年底2009年出的走势,也有很大的可能会像中美以前的屡屡过招一样,走的异常突然异常别样,正如中国的太极:无极生太极,无底生有底。在人们的一片看空声中,已悄悄走过了中轨线,此时的看空之声,才是正真的看空之声 :*19*: :*19*: :*19*:
别指望亚洲人花钱救世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戴维·皮林(David Pilling) 2008-12-24挥霍应该是一种新式的审慎。但在长久以来一直把节俭当作一种不言而喻的美德的亚洲,这一观点还未盛行。
对世界来说,这就是个问题。世界已得出结论:现在该由亚洲人来承担重任——或者更确切的说——站到收银机前了。经过数十年依靠大规模储蓄、疲软汇率和美国人疯狂购物的超高需求(迄今美国人是全球最可靠的买家)实现增长后,亚洲人现在必须开始把一部分辛苦挣来的钱花在自己身上。亚洲储蓄倾向的根深蒂固更多是由政策而非文化原因造成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能被迅速或轻易的逆转。
译者/汪洋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该观点完全合理。野村证券(Nomura)首席运营官柴田拓美(Takumi Shibata)把亚洲与世界其它地区之间的安排描述为一种卖方融资(Vendor Financing)。“亚洲人工作、制造产品,美国人购买。亚洲人存钱,美国人借钱。”
这种审慎的态度并不局限于日本。菲律宾总统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Gloria Macapagal Arroyo)就自豪的坚称,她不会使财政赤字占产出的比例升至1%以上,尽管向来说教财政纪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告诉她,可以放心将赤字翻倍。再来看看中国的消费者,调查显示,90%的购车者买新车时当场以现金付清车款。南京没有零息购车贷款。
除了那些站不住脚的、认为亚洲人天生审慎的见解外,确实有一些好的理由来解释这种节俭。总的来说,战后亚洲经济的增长建立在抑制消费和支持大型产业的政策基础上。出口行业尤其如此,它得益于政府认可的价格卡特尔和低估的汇率(日本已允许日元走强,但中国应对经济低迷的本能反应是中止、甚至逆转人民币的升值趋势)。
许多亚洲国家社保安全网的缺失,也增强了人们的储蓄倾向,迫使他们推迟消费并为未来做打算。在中国,私人需求占GDP的比重只有三分之一,低得惊人;人们存钱是为了应对教育、医疗及退休福利开销,而他们名义上仍奉行共产主义的政府在提供这些服务方面完全失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