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972 发表于 2008-12-15 21:30

顶哈哈:*22*:

senly 发表于 2008-12-15 21:40

短线也看空吧,哈哈妹妹,这几天15分钟线的反弹都乏力的很。跟行情开始的时候差远了。
(不是不能,是不愿):*29*:

今天收盘15分钟线又到顶了,比比上个顶,差了多少?
下降趋势,最好的做法就是空仓,不操作。只有上升趋势,做波段才好赚。

(个人观点,乱讲的,:*29*: )

senly 发表于 2008-12-15 21:48

坚决等超跌!!!!!!:*27*:







有超跌也未必进:*29*:

耐心的猎豹 发表于 2008-12-15 21:48

原帖由 d**l 于 2008-12-15 14:3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姨的头像可真不象个和蔼的姨。:*29*:

哈哈本来就不是姨,,年轻着来!
本来有照片,不过好像发上来就侵犯了隐私,还是算了!就在群里面传播了一下!

随便说一句,美女的照片大家都想传播,希望群里面的人要有严格的纪律哈,不要发散出来了,这样很不好!

senly 发表于 2008-12-15 21:50

如果会有5浪上涨,那会不会是慢牛来了呢:*29*:

senly 发表于 2008-12-15 21:51

原帖由 耐心的猎豹 于 2008-12-15 21:4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本来就不是姨,,年轻着来!
本来有照片,不过好像发上来就侵犯了隐私,还是算了!就在群里面传播了一下!

随便说一句,美女的照片大家都想传播,希望群里面的人要有严格的纪律哈,不要发散出来了, ...


什么群,加我一个:*29*:

senly 发表于 2008-12-15 22:09

工商、招行,石油均破周5低点。其他的没看。大盘确实今天还没破。

淡泊赚了就跑 发表于 2008-12-15 22:23

哈哈发得好早· 不错分析透彻·:*22*:

学习

我看你不像 发表于 2008-12-15 23:55

明天继续观望,耐心等待大盘方向的选择.

回到未来 发表于 2008-12-16 00:24

大盘向右突破:*22*:

senly 发表于 2008-12-16 00:33

熊猫出来叫了,塌实了。:*29*:

senly 发表于 2008-12-16 00:34

恩,熊猫的帖子呢?

zhjinlan 发表于 2008-12-16 06:00

:*22*: :*22*:

musezh2 发表于 2008-12-16 08:24

早早早早早早早早早

哈哈哼哼 发表于 2008-12-16 08:31

原帖由 senly 于 2008-12-15 21:40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短线也看空吧,哈哈妹妹,这几天15分钟线的反弹都乏力的很。跟行情开始的时候差远了。
(不是不能,是不愿):*29*:

今天收盘15分钟线又到顶了,比比上个顶,差了多少?
下降趋势,最好的做法就是空仓,不 ...


你说的没错,是不愿,按我的操作系统,本周在操作上该主动踏空行情,但是不甘心啊,缘于一个失败的操作:上周看600676走的不错,4.3买了2成仓,结果周5不行了,4.2卖出,尾盘在4元和4.02接回,昨天弹的不多,我总希望再弹点,才显得完美。如果今天大盘能守住周5低点,应该问题不大。

[ 本帖最后由 哈哈哼哼 于 2008-12-16 08:36 编辑 ]

哈哈哼哼 发表于 2008-12-16 08:32

原帖由 senly 于 2008-12-15 21:50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会有5浪上涨,那会不会是慢牛来了呢:*29*:


目前看慢牛还显得早了,至少本周不可以建底仓,春节后看看是否有机会

雨后春笋 发表于 2008-12-16 08:36

版主的话比较实在的。
弄一个我的观点:
预测早间在分时结构上将有一波上扬。从分时结构上这个反抽最多看整数位,大致1998点左右。这是从分时结构说的,那么从日线上看,哪怕今日站在20、60日线上方,我的操作策略维持逢高走人。因为日线格局上,下降趋势过程中,底还远着呢。/:7

20081028 发表于 2008-12-16 08:39

市场将再次考验1664点?今日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转)


  猜想一:
  上涨趋势依然不变?
  实现概率:60%
  具体理由:在周边市场表现强劲下,尾盘的拉升意味着A股的调整也将接近尾声。短期来看,调整并不改大盘强势,后市指数将会依托30日均线和60日均线的支撑在2000点下方重新集结做多动能,并对短线技术形态进行修复,不过总体上而言,上涨趋势依然不变,后市仍可积极做多。
  应对策略:投资者应将那些高风险股逢高抛售,控制好仓位,留足现金,可适当持有一些优质蓝筹股。

  猜想二:
  市场将再次考验1664点?
  实现概率:50%
  具体理由:周一两市大盘冲高回落,尾市企稳回升,总体上处于震荡态势,其实上周五的大跌预示反弹已告一段落,后市进入回落调整过程,目前上证指数下档仅有30日均线一道支撑,短期大盘依托该支撑小幅反弹,但上档5--10日均线即2000点附近构成反压,指数未能收复2000点则未来下破30日均线就成定局,成交量的连续萎缩意味着升势难以持续,后市大盘将展开二次探底考验1664点,调整格局基本确立,短期操作难度逐渐加大,建议逢高减磅,减少操作。
  应对策略:调整正逐渐展开,上证指数或将二次下探考验1664点前低点,短期内操作上要保持适当谨慎为宜,目前应为明年上半年的行情做好充分准备。

  猜想三:
  上海板块蕴涵反弹机会?
  实现概率:60%
  具体理由:具备着世博、央企重组、迪士尼等多重概念的重磅性实质利好,任凭股指变幻,新上海板块中却频繁登场闪亮明星股。事实已经证明,新上海板块注定就是最炫目的明星,就是最具实力的真英雄,就是投资者最不可忽视而最有可能带来超额收益的财富孕育地,相关投资机会值得进行重点追寻。
  应对策略:在目前的市场中,投资者应注意把握好热点的操作节奏,对短线涨幅较大的品种可暂时离场观望,对于那些底部形态良好涨幅不大的股票仍可继续持有。
  中财网信息部独家发布

lovinggraysky 发表于 2008-12-16 08:42

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20081028 发表于 2008-12-16 08:45

游资主力绝对不会拉到4000点或5000点之上让你全身而退(转)

  股市中人都很势利,一看近期行情不错,纷纷嘲笑基金经理,有批评他们不作为的,有挖苦他们不懂炒股的。但是我认为,一些基金经理不看好后市自有他们的道理,市场中人应该好好想想他们为什么看空后市。
  笔者以为基金经理看空后市的最大原因,已经不再是华尔街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以及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了。这些利空,在沪深股市上已经反应了80%以上,看空的原因是那个飘忽不定的大小非。对大小非,基金经理们研究得最为清楚。笔者整理了一下,认为目前需要记住的要点是:一、12月解禁股数量高达233亿股,仅次于8月份的275.5亿股,是年内第二大高峰;二、在12月,解禁股上市的最高峰是第四周,解禁股总数为55.07亿股,总市值达到544.5亿元,而前三周的解禁股数量分别是34亿股、23亿股和39亿股;三、包括首发、增发配售、定向增发等产生的解禁股,12月解禁市值达到1749亿元,比11月的911.68亿元,增幅达91.88%;四、12月份解禁数量超过2亿股的上市公司达到30家。
  面临今年第二次解禁上市洪峰,未来沪深股市将会出现什么样的阵势呢?对,是地雷阵。如果大家同意笔者的这一看法,那么接下来要问的问题就是,既然是地雷阵,近期游资主力为什么要强攻呢?更关键的问题是,游资主力准备攻击到哪号高地呢?是教条主义技术派证券分析师所说的2333点还是2566点?或者是2990点,甚至是某教授早就希望的4000点?实事求是地说,最后究竟能攻击到哪里,也许只有全知全能的上帝和事后诸葛亮知道。笔者可以肯定的是,这波行情,是强攻,是硬闯,是反弹,其中最大的变数、最需要考虑的不确定性来自解禁高峰中的大小非。
  股市行情虽然难以预测,但市场中人还是禁不住要预测。笔者以为,如果悲观地看,这波强攻硬闯反弹行情在12月份的第二周即有可能结束;如果乐观地看,也有可能持续到2009年1月。到明年一季度,在上市公司预报、公布2008年年报业绩时,不佳的2008年业绩很有可能会再次重挫两市股指,所以不排除到时候两市会重寻底部。
  基金有基金的估值标准和投资逻辑,游资有游资的炒股章法和操盘手段,这两股势力也许并没有正邪善恶好坏之分,谁主导发动行情都是好事,都应该表示欢迎,都应该跟随。但是,从操作策略的角度考虑,还是有必要做一下区分。这就是,基金由于块头大,所以只能选择长打,而游资由于块头小,因而偏好选择短打。这种区别很重要,所以参与这波行情,一定要认识到这是游资主力的强攻,是硬闯,是反弹。有的投资者套牢深重,千万别指望能在这波反弹中完全解套。原因很简单,游资主力绝对不会拉到4000点或5000点之上,让你全身而退。套在高位的投资者,现在最需要理解"忘掉买价"这句话所宣示的投资常识,千万不要以为在自己买入的价位卖出股票才是解套,真正的解套是在任一价位卖掉股票。(中国证券报)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2008年12月16日实战交流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