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组成大概三类:散户,机构,大小非。
此次行情构成,此次上涨是在国家投资消息刺激和多数股票超跌引发的,并不是基本面支持的反转。这是三类的共识。
无论是谁引发啦1664的近期底部,但在消息出台市场活跃的时候,买入对三类人是共赢。但这三类的共同目标是逢高卖,这就就导致在预期不高(是反弹)的前提下,三类人都选择逢高卖的结局就是:当市场表现的上涨乏力的时候就在比腿快。这应当可以解释上周二和今天的下跌。
可能有点乱,以后博弈学习好啦,再写好点。哈哈。 今天看到个关于止损的说法,我比较赞同。
“止损并非在于5%-8%。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你就要经常割肉,但是要往往割错肉,比如一个正常的回调,就把你涮出。
我的原则尽量在发现趋势走弱前逃掉,而不是止损。比如3天应该涨5%,而只涨了1%,那么你就应该注意了。何时应到何价,何时未到何价,这是两个概念。”
这就是主动式操作。所谓主动式操作就是这样的,非常合理的安排买卖,所谓买要晚一步,卖要早一步,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割肉或者被动补仓。当然纪律还是要坚持的,到啦该止损的时候还是要止损,这是必须的。
回复 #43 傻和尚 的帖子
vv vv俺认为,在坚持止损原则同时,还应有纠错原则。即在3个交易日内回到了预期趋势,敢于跟进纠错。:*18*: 学习一下:*19*: 原帖由 狼町 于 2008-11-25 20:4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vv vv
俺认为,在坚持止损原则同时,还应有纠错原则。即在3个交易日内回到了预期趋势,敢于跟进纠错。:*18*:
:*19*: 说的还是不错的,有点真东西。 所谓高胜率就是在股市里要做这样的事情:有1-6共计六张牌,已经出现1和2还剩4张的时候,你去赌下一张的大小。股市里你只要找到这样类似的出击就是高胜率。 为何要提高胜率,股市里面最终收益是正负之和,要想赚钱就必须提高正收益,降低负收益。高胜率是可以做到这点的,即正收益超过50%。 中国高市盈率不能继续的原因
中国有过的20年股市其中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高市盈率。普通的方式是不能解释这么高市盈率的,因为即使无论按照和我们有同样的成长性的金砖四国的市盈率,还是发达国家历史高成长期的市盈率我们都是偏高的。这里可能有国民特点的因素,但今天不讨论这个,留给人文学去讨论。
我今天试图从制度上解释历史上的高市盈率。中国历史上的股市最大特点是有这非常多的非流通股,这是和国外有本质区别的。这个曾经的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割裂造成市场的一种缺失,即产业资本的缺失。在市场中的资金无论是开始的个别散户资金与所谓的庄家资金和后来的基金大发展后的基金资金主导。这些资金归根结底都是炒作资金。缘何很多经典理论在国内失效,就是主力资金是炒作资金。我们最常说的是“炒”股票,不是“投资”股票。对于炒作资金和投资资金最大区别是过多的考虑短期效益,只要能涨,无所谓市盈率。这就使得决定股价的是供求关系而不是分红收益这类的指标。在市场容量还不大,有这非常多的非流通股的时候,我们的市场在多数情况下是供不应求的,这使得市场长期存在高市盈率。
而随着股改上述情况发生啦改变,首先供求关系变化啦,市场中的可流通股票随着股改越来越多,供求关系在2007年下半年发生巨大变化。其次就是随着股改原先不能流通的大小非变得可以流通,大小非在资金特点上属于产业资本。这部分资金不会允许自己的资金每年的“投资”回报还不如银行利息。这里借用巴菲特对美国股市的统计,美国股市公司的平均资金回报率是12%。比照这个,合理的市盈率就是8-10倍。因为如果超过这个范围,投资人会考虑卖出股票去做实业,因为实业的回报率是12%。即使考虑到成长性,10-15倍是合理上限,不能再高,再高就远不如实业的回报率高。看这个数据非常好的解释啦国外市盈率为何是现在这个样子。
我们在以前因为产业资本的缺失和供不应求的市场造成啦历史上的高市盈率。而随着股改,这两个因素在2007年下半年被彻底改变,市场中掌握最大话语权的变成产业资本。
产业资本是不支持高市盈率的,而这部分资金不支持高市盈率的原因不是其持有成本有多低,而是只要市场的股价回报超过其投资实业的回报就会促使这部分资金出逃。在这个上面市场舆论是理解错啦。我不知道中国的实业回报率是多少,但巴菲特统计美国几十年的回报率平均都是12%,我们也应该不会和这个数据差别太多,因为资本是会国际流动的,从近20年国际上外资流入方向看我们也应当是和美国差不多。当产业资本掌握市场话语权后,市场的特点应当会越来越接近成熟市场。2007年后这个市场高市盈率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
总结一下在2007年首先的下跌是供求关系的变化不再支持高市盈率,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小非流通,市场的主导力量变为产业资本。当产业资本在股市投资回报率远低于实业回报的时候会自然的选择从股市撤资去做实业。这两个因素主导啦整个2008年的下跌。市场何时见底,也会清楚明了。当主导资金转变资金流动方向,市场就将见底。何时转变流动方向,基本上是有答案啦。 :*22*: 原帖由 傻和尚 于 2008-11-29 18:2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高市盈率不能继续的原因
中国有过的20年股市其中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高市盈率。普通的方式是不能解释这么高市盈率的,因为即使无论按照和我们有同样的成长性的金砖四国的市盈率,还是发达国家历史高成长期的 ...
所见略同!!!!!
:*22*: 我的理论贴里的文写的很清楚,中国已经不能回到高市盈率的过去。既然20倍市盈率是2600的话,那么上涨空间已经被封杀在哪里,下面的支撑也是很强的,所以这是我箱体的观点的理由之一。 原帖由 傻和尚 于 2008-12-2 19:5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理论贴里的文写的很清楚,中国已经不能回到高市盈率的过去。既然20倍市盈率是2600的话,那么上涨空间已经被封杀在哪里,下面的支撑也是很强的,所以这是我箱体的观点的理由之一。
市盈率是随收益变动地。很强能强多久。 我的箱体判断也不是时间很久的那种的。 明白,谢谢高见! 举个这两天的例子吧。看着小盘涨的好追入的时候,小盘已经是接近超买。看上去很美,但如果提前布局大盘股也许是个更好的选择。我个人的理念就是这样的。 我个人以为,理念比股票更重要。
这就像战略和战术的关系。理念是战略,股票是战术。当大家不再是关心那个股明天要涨而更注重理念的时候。也许就不会泡沫漫天飞。 "板块热点,个股估值,技术走势,资金流向"如何把握??/ 原帖由 luoyc1266 于 2008-12-6 17:5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板块热点,个股估值,技术走势,资金流向"如何把握??/
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一本书也说不完。一句话的说就是,自己多用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