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国家要爽死,我们小散也没有意见。 对于大小非不可能征什么税,于国家的法律向违背:funk: :funk: :*27*: 大小非 原帖由 lyz1987 于 2008-10-18 12:0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于大小非不可能征什么税,于国家的法律向违背:funk: :funk:
现在这种情况下,倒是希望国家出尔反尔。 原帖由 pagon 于 2008-10-18 13:3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这种情况下,倒是希望国家出尔反尔。
那倒是!!
但是实际上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大小非减持只能增加减持的难度,但是不能不允许其减持了 事故人非!
昔人已乘黄鹤去
白云千载空悠悠 路过看一下人气,:*22*: :*29*: 顺便给后面的每人发个果果,10分钟后走人!:*22*: :*29*: 果果也没人要了:*10*: :*27*: 走人:*22*: :*27*: vb:*27*: 原帖由 送人听闻 于 2008-10-18 17:1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果果也没人要了:*10*: :*27*: 走人:*22*: :*27*:
你真是快枪手哦:*22*: :*22*: 什么时候能够知道你上线的消息就好了 原帖由 lyz1987 于 2008-10-18 17:30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什么时候能够知道你上线的消息就好了
来之前,广播一下消息,这样就好了,:) 总在说大小非.
比洪水猛兽.
是谁造出来的哈. :*22*: :*22*: :*22*:
周末来忽悠一下:
大小非是远忧。:*22*:
场内的鸟人,还是关心下周即将到来的暴跌,悬在头上的大刀~~~:*22*:
从下周一起本月30日,中石油及三大行、联通等大盘指标股将失去大股东增持的保护伞,大盘将飞流直下三千尺。:*22*:
周五中石油尾盘急拉形成虚假的阳线,将成为压跨1800点的稻草。:*22*:
而美股周五收盘的十字墓碑,是反弹的终结。:*22*:
毫无疑问,下周JJ扔的满地都是。:*22*: :*22*: :*22*: :*22*:
场内苦苦坚守的筹码,等不到新资*液的注入,被歼灭只是时间问题~~~:funk: :funk:
缩量上下震荡的困境,形成了十字墓碑~~~:*27*:
上有大刀,下无支撑。:*27*:
如何是好?自宫还是等着被别人砍JJ?:*22*: :*22*:
走投无路!呜呼哀哉!!:*22*: :*22*:
各位场内的鸟人,自求多福哦~~~:*22*: :*22*:
金融危机中 大小非暗摘救市果实(ZT)
作为全球金融风暴的 "衍生品","救市"已然成为当下全球市场的主旋律。然而,正当A股市场奏响高调的救市协奏曲时,一向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大小非们却躲在角落里,轻轻地摁着键盘,卖着股票。九月减持 大非担纲
周四,中登公司公布9月份大小非减持数据:9月是全年大小非解禁数量最少的月份,仅仅解禁10.62亿股,但9月大小非减持数量却高达4.52亿股。对比8月及以前月度数据,结论令人心惊:8月是解禁最多的月份,解禁数量为215亿股,但8月减持数量却仅仅4.79亿股,也就是说,解禁数量最高的8月份,减持数量仅仅比9月份多了2700万股;其中,大非的表现尤为"出色"--9月份大非仅仅解禁9.05亿股,减持数量却达1.47亿股,远多于8月的0.94亿股 (当月大非解禁210.37亿股),减持比例大幅上升--显见,大非充当了9月减持主力。
由此不难理解,"9·19"行情为什么如闪电般逝去。
可以说,这是大小非们有预谋的行动,因为他们得到了减持的平台,找到了减持的跑道:8月异常低迷的成交,连散户卖出一万股都难以成交的市道,持股上千万的大小非们想跑也跑不掉!而9月份的三大利好齐发,恰为大小非们照亮了逃跑的路径。"9·19"以后连续的天量成交,场外投资者闻知救市后的疯狂买入,恰是大小非减持的"天赐良机"!彼时每天巨大的成交量里,仿佛就有大小非们欢快的身影!
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
A股市场的巨大特殊性至此表露无遗:欧美股市只须直面金融危机,A股市场却陷入双重包围--前有全球金融危机的现实堵截,后有大小非的暗地追击!如此A股,情何以堪!
当我们都把目光聚焦于金融危机时,当我们企盼管理层救市时,当我们准备抄底时,切记:持股成本超级低廉的大小非们始终在这个市场虎视眈眈!
因此,中国式救市就有了两个任务:外救中国经济,内治大小非。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不拿出有效的办法解决大小非问题,A股市场难有宁日。
熊行一年 何时歇脚
救市的果实就这样被人暗暗摘下,"站在高岗上"的投资者信心再受重击。曾几何时,"死了都不卖"也成了流行歌曲,曾几何时,6124点似乎只是迈向万点高峰的一个新起点。
从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到2008年10月16日的1910点,一年的熊途已令A股投资者大受煎熬,日常生活也已受到明显影响。
这一年,数以万亿计的财富就那样灰飞烟灭;
这一年,A股均价从20元以上暴跌至6元附近;
这一年,上证综指从 "6字头"回归"1字头";
这一年,许多一度晋身中产者不得不回归白领;
……
熊的破坏力,显然不止这些。熊的脚步声,不知多久才能远去?
熊市一周年,《每日经济新闻》与您一起,重新审视A股市场。(记者 李伟 毛晋楠 每日经济新闻)
大小非九月爆出减持新高 市场呼唤二次发售细则(ZT)
"大小非"9月爆出减持新高 市场呼吁二次发售细则尽快出炉从6124点到1802点,A股世纪大跌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国内投资者将罪名归咎为"大小非"减持,而在美国金融海啸的冲击之下,A股的持续低迷不振,更让投资者对于"大小非"的指责不断升级。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受困于经济增速可能放缓,不少"大小非"在9月疯狂出逃,面对"大小非"可能持续保有的"减持热情",是否有办法缓解相关压力?
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由此呼吁,"大小非"减持的配套机制,如"二次发售"的细则等,应尽快出台。
二次发售细则迟迟未有
记者在查阅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9月份统计数据时发现,在9月份"大小非"总解禁数量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大小非"实际减持的数量丝毫未减,共减持4.52亿股,其中,"大非"减持量甚至高于解禁高峰8月份。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累计产生股改限售股的数量为4663.13亿股,其中9月份解禁10.62亿股,分别是"大非"9.05亿股,"小非"1.58亿股。整体来看,9月是全年解禁数量较低的一个月,而此前的8月份解禁数量高达215.47亿股。
但就是这样一个让不少投资者预期"大小非"减持或会放缓的月份,却创造了一个减持新高。尤其引人注意的是,9月"小非"解禁数量为1.58亿股,但减持数量却高达3.05亿股,说明此前解禁未卖出的"小非"纷纷选择9月出逃。
为何在解禁数量最低的一个月,却爆出减持新高?到底是何原因造成9月成为"大小非"成批出逃?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解学成就此分析称,"大小非"之所以集中减持,与当前的宏观经济情况密切相关。在信贷紧缩政策还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下,"大小非"需要通过股票套现获得资金补充,其次是"大小非"担忧在宏观调控下,企业盈利增长可能难以像前几年那样获得大幅提高,进而影响上市公司业绩而拖累股价表现,由此加速减持手上的股份。
在平安证券分析师蔡大贵看来,目前的情况下,"大小非"套利空间最低为15%,最高为46%,收益率不低的情况不排除会驱使部分"大小非"通过二级市场继续套现。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大小非"们担心管理层会有更严厉的限制措施出台,而采取先行减持。
面对"大小非"可能持续保有的"减持热情",是否有办法缓解相关压力?
知名财经评论人士水皮认为,中国证监会在8月15日曾经表示将引入二次发售机制,以打散、拆细"大小非"手中的大宗股份,使其在二级市场的流动动机和时点分布趋于分散。如此,将可对"大小非"的集中冲击分散缓解。
"但两个月时间过去了,二次发售还没有细则出台。因此,我个人感觉管理层在大跌面前有些手忙脚乱,出台的措施有些颠三倒四。"
在水皮看来,市场在证监会推出的组合拳面前,依然不断下跌。对此,应可判断为是利好的动作太慢。"其实,在发现市场问题以后,就应该加快解决问题的步伐。"
"以时间换空间"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08年至2010年是限售股解禁的高峰期,在这三年中将有超过3000亿股、20余万亿市值的限售股逐步进入二级市场流通,相对目前沪深两市约5万亿的流通市值而言,这一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面对这一巨大数字,解学成认为,仅仅寄希望于通过单一途径实现"大小非"的顺利减持是不切实际的。
他进一步表示,目前就"大小非"减持虽然已提出过类似的制度建设,但实施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主要问题在于以往这类制度的施行都是单一措施的运用,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体系,这就为有心"违规"的"大小非"通过其他渠道在二级市场上减持提供了可能。
记者注意到,西南证券早前发表的"大小非减持一揽子计划"研究报告中,明确建议通过二次发售、认购权证、大宗交易平台转让三个措施,在改进制度运行方式、弥补可能存在的漏洞和不足的基础上,实现其相互协调、多方配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规范的大小非减持制度。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正如水皮所指出的,二次发售的详细细则至今未有任何动静。
西南证券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在他们看来,可以通过相关产品的设计,实现以二次发售方式购入已解禁限售股的投资者,并不能通过二级市场立刻将这部分股票套现,从而依靠限售期限的搭配,尽可能地将减持过程平稳化,达到"以时间换空间"的目的。
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如果以"二次发售"为平台,把央行和国资委以及各级地方国资委分别投入的增持基金集中起来作为平准基金,就足以建立一个与"大小非"大宗交易旗鼓相当的买方市场。
他们建议,在买断包括重点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在内的那些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的股改限售股之后,或者模仿香港的盈富基金,或者干脆划拨给社保基金,以一劳永逸解决"大小非"问题。(付刚 华夏时报) :*29*: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