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第一只新股申购,到7月29日中国建筑上市,正好一个月的时间,算算新股收益:
以中签后第一天开盘价和收盘价相加除以2为卖出价:
0.171%*(34.26/19.80-1)+0.133%*(24.22/11.50-1)+0.253*(38.95/19.58-1)+0.259*(9.25/3.60-1)+2.826*(6.62/4.18-1)=2.578%
一个月的新股申购收益率为2.578%,年化收益率为30.94%,如果能够取得这样的收益,却是很不错了。
需要指出的是,新股较高的收益率与中国建筑的高中签率有关,一个中国建筑收益率就达到了1.650。不过,根据本人的计算公司,中国建筑的开盘价和收盘价都很低,拉低了收益率,若是以盘中的均价7元为标准,中国建筑的收益率应为1.907,还可提高0.257个百分点。
新股的收益率取决于大盘股的发行密度,如果每2个月发行一只类似中国建筑这样的超级大盘股,总的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24-28%之间,那也是不错的收益了,你的收益已经超过巴菲特,接近彼得林奇了。 继续新股话题:
今日袖珍股久其软件IPO,总发行量1530万,网上发行1224万,价格27元,申购上限5000股。8月4日大盘股光大证券发行总量52000,网上发行36400万股,每股发行价在20-22元左右。
只能申购一只,前者网上发行3.3亿,后者70多亿,两者相差20多倍,无疑后者的中签率会高很多,当然应该选择后者。
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都去申购光大,而申购久其的很少,那么,反其道而行之,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何况,久其的申购上限只有5000股,13.5万的资金,会限制许多中大户的参与。
如果把发行时间2者颠倒过来,我可能真的会去申购久其。可惜,久其先发行,一般来说,2只股票发行时间重叠,后一只的申购资金会相对少一些,总会有许多散户先发哪知就申哪只,顺其自然的。对于许多中大户,资金量超过了光大的上限,也会申购久其的。 继续新股话题:
今日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多数投资者忽略的长虹可转债发行733839,本人也几乎忽略了,好在临收盘前本人拿出一半的资金参与了申购。
该可转债的收益率经专家测算可达30-40%,关键的还是中签率,也就是参与资金量的多少,机构网下认购可以有5倍的杠杆,不会参与网上申购,再由于久其的发行以及随后的光大,估计参与长虹转债的网上资金不会多,3亿元的发行量,如果网上资金参与量为300亿,中签率为1%,则单笔申购的收益率为0. 3-0.4% 之间,也算不错了,但本人又不想错过光大的申购,只好采取折中的方案,拿出一半资金参与,赌一把中签率超过1%。
新股申购也是门学问,需要用博弈理论。
即使不参与二级市场,也不用闲着了。 补充:申购可转债还有一个好处,1000元一个号,按1%中签率,拿出10万元参与,保证能中一个号。 分离式转债有两个债券,总体收益可能不高,一个要亏30左右,另一个的定价是多少年来了
回复 #525 醍醐之手 的帖子
债券期限6年,100元的面值上市后会在70多元的价格交易;附送的认股权证每百元为19.1份,交易价格为3.50元左右,权证接近70元;两者相加,共140元左右,收益率为40%。关键还在中签率,如果中签为1%,总的申购收益率为千分之四。
光大证券预计中签率为0.9%,如果上市能够翻倍,总的申购收益率为0.9%,要大于申购久其和长虹转债的。因此,申购长虹转债可能不划算,具体还要看2者的中签率和首日涨幅。
本人说赌一把,主要希望:1中签率会高一些;2权证上市首日遭爆炒,价格较3.50元的合理价格高出许多。 老古董,你还少关注了一个,美的电器的增发,少有的公开发行,而不是前期常用的定向增发。
今天公布了网上申购的配售比例:48.16%,吃惊的一个数吧?而且21家机构网下申购踊跃。
当然参与美的增发是有风险的,毕竟15.75的增发价和现价之间差距不大,有跌破增发价的可能,但个人觉得因为有机构的踊跃参与,所以跌破的可能性变得很小,这样,只要有正收益,收益率就不小,因为中签率高。
整个市场里,只有6159个个人账户申购,看来都不重视呀,呵呵。
回复 #527 英德 的帖子
还真的没注意。15.75元的增发价,油水不大,7月30日增发,7月29日最低跌破过增发价,可以直接在2级市场上买入了,所以配售比例高,也是正常的,通常这种增发,承销商会在增发前拉抬股价,以使增发得以顺利通过。
在国外,增发是抑制投机炒作的有效手段,不需管理层批准,只要上市公司管理层觉得股价超过公司的价值,可随时推出增发方案,庄家就会陷入被动,很难拉高出逃。 今日公布四川长虹转债中签率只有0.269%,远低于本人的预期,不如申购光大和久其的盈利高:*27*: 。
申购户数只有25648户,但申购资金量却有5925139万,平均每户申购资金231万, 说明新股发行改革确有成效,许多大资金收申购限制,只好参与没有申购上限的转债申购。
本人的投机失败,希望权证上市成交价格高,能够抬高收益率:*26*: A股资金可以打新股,B股不买股票就没收益,很难受啊. 原帖由 liusandy 于 2009-8-5 13:3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今日公布四川长虹转债中签率只有0.269%,远低于本人的预期,不如申购光大和久其的盈利高:*27*: 。
申购户数只有25648户,但申购资金量却有5925139万,平均每户申购资金231万, 说明新股发行改革确有成效,许多 ...
机构5倍杠杆:*29*: 打新还是要拼实力,我没那么多银子,穷人哪!:*27*: 原帖由 收音机 于 2009-8-5 20:0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机构5倍杠杆:*29*:
5倍杠杆是指的网下申购,只有真正的投资机构可以参与;许多资金量在几千万的较大资金量级的,既不能参与网下发行,网上申购又受上限限制,就只好参与没有申购上限的长虹转债了。
另外,奇怪的是,四创长虹的股东参与配售的热情不高,80%的配售比例却只有49%的实际配售,其余的皆放弃了,可惜了。放弃的部分归了网下,网上申购的没有享受到,却便宜了网下的大机构,网下大机构申购户数只有980户,资金量却高达5099亿,平均每户5.2亿,是真正的资金大鳄。
网上和网下看似中签率相同,皆为0.269%,但网下申购,5倍的杠杆,实际中签率5倍于网上的申购,明显的不公平,有利于机构,较之香港的散户申购人人有份,差之太远。 原帖由 自由飞翔138 于 2009-8-5 20:0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A股资金可以打新股,B股不买股票就没收益,很难受啊.
B股享受了低价格,仓位可以较A股高一些,资金不能打新股,确实有些可惜。
由于其他原因,本人的B股近期已经清掉了大半,只留了一小半,下周5之前一定清光。清光后,如果没有满意的回调,不准备参与,安心等待,在上涨中享受踏空。 原帖由 671105mp 于 2009-8-5 22:5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打新还是要拼实力,我没那么多银子,穷人哪!:*27*:
打新贵在坚持。千分之几的低中签率,不要期望申购几次就能中签。
资金量虽小,只要累积的申购次数和资金量到了,中签就是水到渠成的,要相信概率,上帝还是公平的。
打新可以类比于买彩票,中签率比买彩票要大得多,买彩票需要付出资金,而打新不需要付出资金,只要付出很少的资金的时间成本,就当是买一个希望吧。
本人把打新当作一个全民可以享受的红利,只是需要摇号游戏来确定谁可以分享,很有趣的数字游戏,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温习中学时学的概率理论。 请教老古董,本人中了1手长虹债,但为何不见191份认股权证到帐?头一次申购分离交易可转债,不清楚流程,呵呵。
另,下周四只新股同时发行,周一周三各两只,请教你的操作策略?是申购周三的吗?
回复 #535 liusandy 的帖子
的确需要很大的耐心,这次中光大就是坚持的结果. 发审委2009年第68次工作会议公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定于2009年8月10日召开2009年第68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现将参会发审委委员及审核的发行申请人公告如下:
一、参会发审委委员:
江浩雄 杨雄 娄爱东 黄宏彬
谢青 谭红旭 郭旭东
审核的发行申请人: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
二、参会发审委委员:
江浩雄 娄爱东 黄宏彬 谢青
蔡碧鹤 谭红旭 郭旭东
审核的发行申请人: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转债)
先生,安泰又发可转债了,我不懂这个,先生帮看看。
回复 #536 英德 的帖子
权证上市之日就会有显示的,另外不知道你是否在你的开户证券公司开通权证交易?如未开通的话,是否需要先开通才能卖出权证?据统计,如果新股申购有重叠的话,在募集资金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后发的中签率会高一些。下周一发的新股已经知道募集资金量了,下周三的还要再等等看,估算一下发行价再说;
还要考虑到新股发行机制改革后,申购上限的问题,下周一的光讯科技,申购上限只有5000股,1000多万的发行量,会有接近2万申购户中签,中签率也会相应提高的。
下周一先申购光讯科技,其余的再看情况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