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准利率下调0.5%至1.50%,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典和瑞士央行同时宣布减息0.5%。另外,中国也加入此次共同降息的行动中;而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8日也表示,将从9日起把基本利率由2.5%下调50个基点至2%。 媒体揭出惊天黑幕:中国75%电表都被蓄意加速!!!
《羊城晚报》爆出一条新闻,“中国电信电力两年违法收费50亿元,其中电力违法收费27.4亿,这一数字还仅仅是专项检查核实的数字”。那么这高额的违法收入是如何获取的呢?
日常生活中,人们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一旦你和几家共用一块电表,你就会发现总表与分表的误差会远远超过合理的表损。如果你找到有关部门欲问个究竟,有关人员就会信誓旦旦地告诉你:“你们当中有偷电的!”接下来,你经明察暗访确信你们中的确没有偷电者而再要问个为什么或提出把电表校对一下之类的要求后,那结果会令你更加疑惑和无奈:总表与分表的误差依然如故,而且是越校误差越大。
针对人们极为关注的供电计量上的“缺斤短两”问题,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力量对全国17个省的企业生产的34种电表进行了抽检,结果发现,75%的电表都出现了正误差,即人们所说的“走的快”。对家庭正在使用的电表检测的结果更令人感到吃惊:偏差最大的要快28%,大多数快10%左右,也就是说居民要无端地多掏10%—28%的电费。
国家明文规定,电表误差在正负2%以内均属合格产品,因为技术原因造成计量器具出现偏差是可以理解的;可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些电表生产企业最终道出了实情:目前企业生产的电表大都是由电力公司统一购买后安装给用户的,一些电力公司为了获取不正当的利益,私下要求企业在生产电表过程中将电表调快,而且是越快越好,否则,就会以你的产品“不合格”而拒绝收购,企业为了经营和效益只好从命。
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是造成电力部门获取非法利益的另一关键因素,长期以来,电力部门不仅垄断了电力的经营而且包揽了一切电表的校对与安装。在很多地方,总表的校验安装不仅均由电力部门负责,而且总表也是电力部门计量收费的依据,分表虽然可由用户自行购买合格产品,但分表的计量只能作为用户自己分摊电费的依据,这也就是用户买100元钱的电却只能用70元至80元钱的电量的关键所在,也是总表与分表的误差为什么会大大超出正常范围的奥秘所在。
转自爱卡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7930302 应该说国家这次是来实实在在的利好了,尽力了,就看市场的反应。 静观市场反映:*18*: 今天涨幅好像大了点。 上证指数开盘2125.57点,涨33.35点,涨幅1.59%,成交量5.21亿;深成指开盘7043.55点,涨119.07点,涨幅1.72%,成交量2.19亿。 冲高回落?这样也快了点吧。 放那些资料干嘛?
回复 #68 pagon 的帖子
美股翻版:*29*: 原帖由 卡尼西亚 于 2008-10-9 09:40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美股翻版:*29*:
不想看到美股的翻版。 实战就谈实战好了,……:*22*: 我倒,以为加息不能改变趋势,但是也是一剂壮阳药,总要管一点时间吧?!
[ 本帖最后由 lyz1987 于 2008-10-9 10:01 编辑 ] A股历来是利好变利空,牛短熊长是根本原因。 原帖由 lyz1987 于 2008-10-9 09:4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倒,以为加息不能改变趋势,当时也是以及壮阳药,总要管一点时间吧?!
是啊,降息是实际利好,对地产应该是正面的。
难道是对前期涨幅的修正?还是对后期的担忧? 晕倒了!实际利好,就算不大涨,也应该小涨一下,我自选股全绿,还好没在集合竞价买入。 熊猫老怪的酒钱应该赔掉了吧?:) 惯性:*22*: 中兴10元多就快了,我再等机会,这个买30%的仓位,希望有机会。 刚才在跌停价上买了点金地,不知道是福是祸:*27*: 002273再等待第九个板,真是涨见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