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 发表于 2008-9-13 00:12

熊市里值得思考的9个问题

熊市里值得思考的9个问题
【同舟共济】【原创】
【1】股市无专家,只有输家和赢家。
截至7月18日,被券商们08年看好的金股,有近半数个股表现跑输大盘。机构看好的5只大盘蓝筹金股均被腰斩,跌幅均跑输了大盘同期的跌幅。
【2】全流通彻底改变了以往股民套牢后总能回来的规律。
有多少个股可以重来?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曾总结出投资者对股市的12种错误认识中,其中有一条就是:“最终股价会回来的”。但事实上,随着大小非的全流通,绝大多数垃圾股,最终股价能回来的只是一小部分未来真正重组重生的,当大盘未来再度回到原来的指数位置上时,绝大多数垃圾个股原来高位的股价永远不会再回来。
【3】全流通就是与国际接轨正在被市场广泛接受。
我在08年年初刚刚提出全流通将使A股股价与国际接轨的概念时,投资者曾经对此嗤之以鼻。接轨的结果就是老百姓将能买到与国际股价一样便宜的股票。
时过半年的再看现在的股市,已经有140只股票市盈率跌穿10倍。那时,我们为A股缺少20倍市盈率个股而烦恼,而今A股不足10倍市盈率的个股达140只。即使如此,似乎也没有人肯捡便宜,近日这140只个股中仍有128只还在继续的下跌。值得注意的是,有个别绩优大盘蓝筹股的市盈率已经不足5倍,市盈率回到4.42倍,却依然下跌,
【4】炒股就是炒未来,炒预期。股价,市盈率,经济形势都只不过是进货和出货的一个借口。
本周的股指最低达2064点,逼近2000大关。市盈率已低于2005年千点水平。  
截至2008年9月11日沪深两市总市值为13.5万亿元,流通市值为4.66万亿元,从本轮6124调整以来,总市值已蒸发了20万亿元。大盘的跌幅已超过了66%;其中154只个股跌幅超过80%;两市平均股价已不足7元。
市盈率已经跌至15.07倍,低于千点水平;市净率为2.48倍,是千点的1.5倍。数据虽然如此,投资者仍旧对市场的未来信心不足,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和大小非解禁的悲观。近日沪市连续的200多亿的成交量和周线上的7连阴,就是市场中人士对股市悲观的一个最好的诠释。
【5】A股的涨跌体制助跌不助涨。
素有“亚洲最赚钱公司”之称的中国石油上市10个月以来,中国石油发行价16.70元,开盘最高48.62元,下跌到今天的10.70元,跌幅78%,套住资金无数。
第一只300元股,占据A股第一高价股宝座超过半年的中国船舶,曾是基金的爱宠,中国船舶股价今天再创新低,收盘44.67元,与其最高价300元相比,跌幅达85%。
而大盘的同期跌幅是66%。这说明上市的占指数的大盘蓝筹股。特别是新股是熊市中用来帮助打压指数的工具。涨跌停板制度也是一个助跌的工具。例如一只股价10元个股,一个跌停板后,它的股价是9元。而9元个股一个涨停后,股价是9.90元。推演到大盘指数上的道理也一样。6124跌到2064跌幅66%;2064回到6124,涨幅需要196%。6124到2064;2064到6124指数上看实际的幅度都是4060点,但涨跌的百分比的感官福度上看是助跌不助涨。
【6】机构投资者才是最大的投机者
  基金在5000至6000点的高位蓝筹股拉升投机,在3000点至2000点低位打压打压蓝筹股助跌投机,形同恶庄,追涨杀跌。
  而就在基民蒙受了巨额亏损的同时,各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用却仍在翻番。
【7】政策市将无法避免
作为正在走向市场经济的国家,18年的中国股市,与发达国家的成熟股市相比,不论是观念,管理水平,还是股市的法规。都远未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投资者的信用级别,即使是国际成熟的股市,关键时刻也不能摆脱政策救市挽救信用。要改变我们股市里存在着的各种不成熟,不公平,我们注定要继续比成熟股市具有更加明显的政策市的特征。比如这一次,大小非的问题不来个政策上比较合理的解决,单靠市场自身来加以解决,大小非持有者和流通股持有者最后的结局必然是两败俱伤。股市搞坏,不仅是二级市场上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30%流通股持有者的损失惨重,市值损失最大的其实是持有70%股份的大小非股东。国资委的损失最大。002271东方雨虹的发行价17.33元,今天收盘17元,三天破发。中小板的个股都如此熊样,大盘新股破发将更加容易。新股发不出将可以被市场预期。当年998也有新股发行即破发的这个特征。大家都玩不下去的时候,股市的正常功能也就丧失了。
【8】股市的定位问题在熊市里的矛盾显得更加清晰。
铁公鸡比比皆是。截至2008年中期,共有110家上市公司超过10年没有现金分红,剔除那些因业绩不好被ST的公司,还有62家超过10年没有给股民分过一分钱。在上榜的62家公司中,有33家公司从上市以来就未给股东分过一分钱。
不变的是圈钱。截至7月29日,沪深两市1587家A股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包括首发、增发、配股、可转债在内,累计募资总额达23397亿元,同期已实行现金分红和可转债付息总额约8266.5亿元,分红回报占融资总额的35%。2001年前再融资前30名的公司中,有14家净资产收益率明显下滑,在1994年到1999年间配股的公司中,有55家在2001年戴上了ST帽子。
新股发行的体制。
新股配售的体制如果在目前的熊市里,上市即破发,此时还不乘机有所改变。未来回到牛市,新股又溢价,既得利益获得者更加不会轻易让你改变。
【9】打假
1.三鹿奶粉事件背后大秘密
1994年《国际化学品安全手册》表明: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为什么我们还这样做呢?
三聚氰胺是何物?
在食品制作需要检查蛋白质含量,但是直接测量蛋白质含量技术上比较复杂,成本也比较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所以业界常常使用一种叫做"凯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的方法,通过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蛋白质的含量。也就是说,食品中氮原子含量越高,这蛋白质含量就越高。因此,三聚氰胺被派上大用场了。(具体参考技术专业书籍)
  为什么要用三聚氰胺呢?关键是含氮量很高,生产工艺简单、成本很低,给了掺假、造假者极大地利益驱动,有人估算在植物蛋白粉和饲料中使蛋白质增加一个百分点,用三聚氰胺的花费只有真实蛋白原料的1/5。所以"增加"产品的表观蛋白质含量是添加三聚氰胺的主要原因,三聚氰胺作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什么气味和味道,掺杂后不易被发现等也成了掺假、造假者心存侥幸的辅助原因。
2.股市里为什么有人要造假?
假消息却能打击股价
伴随一篇“浮亏逾百亿港元”的报道,A股龙头招商银行9月11日剧烈下跌。有记者从招行了解到,该报道有误,招行并未出现所谓的巨额浮亏。
如600180*ST九发股份。上市公司造假,股民就要告它。他们为何还要造假?以前造假无非是为了这个目的:为了上市;为了符合圈钱的条件;为了不被戴帽或退市;为了配合二级市场股价的波动;为了政绩。
以后造假可能还得加上这一条:为了少分红或不分红。

bgb2001 发表于 2008-9-13 00:18

思考思考!!!

blissone 发表于 2008-9-13 00:32

好文!vv

hk800 发表于 2008-9-13 00:51

呵呵!:*22*: :*22*:

greateye 发表于 2008-9-13 00:54

:*10*: :*10*:

翻跟头2008 发表于 2008-9-13 00:59

好长:*29*:

sunnycpu 发表于 2008-9-13 11:14

这次怎么没看多了?:*29*:

anonymouslogon 发表于 2008-9-13 11:19

是很值得发人深省

极品斋 发表于 2008-9-13 11:21

vv vv

s60pro 发表于 2008-9-13 11:47

那以前看你文章被忽悠进的股民,怎么算啊?

是不是再加1个问题(熊市里,像我这种B者忽悠,为何你们都相信呢)
凑满10个问题正好!:*29*: :*29*:

透明心愿 发表于 2008-9-13 11:57

excellent !

xiaozero 发表于 2008-9-13 12:03

:*22*: 这回大哥怎么不装B 说这里是大底了!:*22*:

183152 发表于 2008-9-13 12:19

根在腐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熊市里值得思考的9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