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K,:*27*: :*27*:
万科,招商按目前价格倒是能达到此点位.
回复 #3653 大象73 的帖子
有点贪心罗:*29*:感觉你是在左侧和右侧交易之间摇摆:*29*:
回复 #3654 大象73 的帖子
他的范围也太宽了和我以前说的经济好1000-1300
经济不好700-1000差不多 最后破不破1000点,我认为得看B浪的反弹高度和时间
不可能跌到600点,决不可能:*22*: 我 定的万科 价值下限价格是极低的,招商也很低
电力板块差不多了,但是切身感受后,认为最困难的时刻还没到.
工业 10月份的情况与7月份简直是天壤之别!比自己原来预测的严重得多,
但是5年后的情况 还是比较好的,我的一贯思路:中国的经济转为中速增长了,5%---9%的区间,而不是7%---12%了. 原帖由 卖一 于 2008-11-6 23:0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后破不破1000点,我认为得看B浪的反弹高度和时间
不可能跌到600点,决不可能:*22*:
如果 GDP增长为 2%--3%呢?
要知道张五常认为 0以下:*27*: :*27*:
回复 #3659 大象73 的帖子
老张认为负增长?不可能吧:*27*: 反正我会在2元左右时全部介入,不考虑 GDP,TNND,头疼,巴菲特昨天给我打了个电话也这么说的.:*18*: :*18*:
[ 本帖最后由 大象73 于 2008-11-6 23:21 编辑 ] 搜狐博客 > 张五常作品 > 日志 > 经济评论 2008-10-24 | 保零也艰难!标签: 张五常中国经济新劳动合同法人民币升值我这一辈关心中国发展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大跃进及人民公社期间北京公布的经济数字不尽不实,往往离谱。开放改革以还,经济统计有了革命性的改进,可惜这些统计历来麻烦兼头痛。先进如美国,最近发生的金融风暴,把大有来头的财政部长与联储局长弄得手忙脚乱,反映着他们的统计也有不少问题,误导了。是的,如果年多前次贷事发时他们有足够的资料,立刻处理,今天的灾难不会那么严重。
记得一九八三年底,中国改革开始有眉目,一位在北京主事统计的仁兄到香港解画,说他们大事整顿统计,陈辞恳切,又说他个人可以担保数字不错。我对他说:相信他的真诚,但希望他以后不要那么傻,担保数字的准确性。我指出,政府的经济数据全世界都错,分别是错多错少而已。我也打趣地向他说了两个他很不以为然的小故事。那是七十年代时,香港的财政司郭伯伟与美国的经济大师佛利民,曾经不约而同地对我说,如果政府完全不公布任何经济数字,对社会可能较好!
没有理由质疑中国今天从事统计的本领,但可以指出与其它先进之邦相比,统计上中国在几方面有特别的困难。其一是流动人口不仅多,且常有变动,而这些是无从估计得准确的。其二是月入千六以下的不用付税,打散工的懒得付,这些人的收入多少难知。其三是中国发明的发票制度,容易导致经济统计产生偏差。
提到这些,因为多年来我老是觉得中国的经济数据有一处我不能理解:我可能错,但当局发表的数字,与个人现实观察的情况比对,通常是前者迟了一段日子。有时迟三几个月,有时迟逾一年。迟发的经济数据外国也有,但中国的彷佛特别迟。这是个人的感受,可能错。这感受不起自今天──八十年代初期起我就觉得是这样。
要我认错容易,但朋友,我是真的错了吗?无数读者会同意,数十年来我对中国经济的推断很准确──差不多没有错过。远比其它经济学者推得准,一部分靠真功夫:我的宏观分析是自己的发明。然而,衷心说实话,我的准绳有好一部分是骗人的:在真实世界见到了情况的转变,认为合情合理,推远一点,就先写了出来,过后政府公布的数字说我对!这不是骗人是什么?不是政府骗人民,而是我骗读者。是的,只要政府公布得迟,而你不断地到处观察,这里那里八卦一下,先说出来,水晶球就变得灵光了。
最近北京公布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上季下降至百分之九。明年怎样看呢?某机构的预测是明年增长九点五,北京说要保九,林毅夫说保八以上不难。我呢?认为保零也不易!是的,我的水晶球说,未来一两年,神州大地很可能出现负增长。说得肯定一点吧:如果北京依然故我,不洞烛先机地大手应对,负增长一定出现。最近北京公布的数据显示经济的增长率下降得快,但跟我在几个地区见到的工业下跌相比,还是好看很多。工业是中国的经济命脉,此业遇难,整个国家的经济无可救药也。
地球金融风暴,对神州当然不利,但我说过,这次起自美国灾难的地球传染性不高。这风暴起自一个月前,但中国的工业困境是八个月前开始明确,逐步恶化。这使我在悲观中看到乐观的一面:如果中国的工业发展没有兵败如山倒,还是有着十多个月前的形势,那么这次地球灾难,除了某些部门或机构大输一笔,中国的发展还会是很不错的。这是说,地球带来的不幸,中国可以处理的治方不多,但自己的工业不景,在地球不幸之前出现的那部分,起于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北京立刻着手更正是有前途的。
工业出事,主要是两点,说过多次了。其一是人民币处理失误,其二是新劳动合同法。大陆的厂家也一般这样看。有些厂家是赞同这些政策的。某些有成就的大厂,见这些政策替他们淘汰了半生不死的「山寨」小厂,不是拍手就是偷笑。这不对:维护大厂、牺牲小厂,跟中国文化的伦理不合,跟我知道的可能早就失传的经济学也合不来。
要搞什么经济转型,或要淘汰某些所谓夕阳工业的言论,这些日子我听得多了。理论不对,我知得清楚。这些所谓「转型」或「淘汰」的理论基础,来自西方的所谓效率工资理论(有三位曾以之获诺奖)。说来有点搞笑,这效率工资理论却来自我一九七六发表的《佳座票价为何偏低了?》。他们是误解了我。我认为该理论错得离奇(见拙作《制度的选择》,一五六至一五九页),但胡里胡涂地给一些回归的后起之秀成功地在神州推销了。
经济转型是大话题,有机会才细述。这里要指出一个重要的真实故事。不久前认识一位朋友,做厂的,做得很大,但生意算是「夕阳」工业,国家不重视,希望淘而汰之吧。这位朋友说,美国不断地向他招手,邀请他到那里去设厂,提供很多方便、补贴等等。主要因为此友的工业,从科技看是「夕阳」,但雇用人手多,有养生之术也。世界难道这么快就轮流转乎?中国不要的工业,美国却抢着要!
回头说「人民币」与「劳动法」这两个问题,读者以为厂家们排哪个是为祸之首,哪个次之呢?我赌你猜不中,虽然厂家的看法很一致。你不可能猜中,因为有两个不同的答案。一、论到生意亏蚀,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是祸首(其中复杂的内情要另文分析)。二、论到关门大吉,则要拜新劳动法所赐(其中内情也要另述)。
最近的三中全会及跟着推出的政策,显示北京是体会到事情来得严重了。他们推出的有对有不对——对多于不对——但我认为这些政策不能解决面对的困境。到处都是问题,世界本来复杂,今天看是大乱了。北京的朋友千万不要以复杂的政策来处理复杂之乱。 老张一直认为中国经济是不错的 劳动法很厉害的,我们单位都受影响了,成本上升。且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22*: :*22*: 这个老张,变得好快。我以前一直在看他的BLOG,都是好好的。
事实上如果还别说是负增长,就算6%以下,ZF支撑不到两年时间:*27*:
林说的7-8%我认为合适些。要知道,西方工业化的原始积累走了多长的时间。中国,就算从改革开放算起,也就30年不到。
关于张说的制度经济学的东西,很多是对的,特别是目前这个阶段,搞终身制劳动合同
对需要资本原始积累的企业来说是个大麻烦。 还不说到保0的阶段
如果到了保6保5的阶段
就不应该是谈论投资股市的问题了
可能要买黄金 屯美金 搞移民
各自做鸟兽散了:*27*: 5-6有啥呀:*10*:
不还是正增长吗:*22*:
就是负了才好呢,
大地母亲终于能少产出一些,多吸点氧了:*29*: 早请示来了:*29*: :*29*: :*29*: 陈MM好,发些果果作为奖励 :*22*: :*22*:
连长的名言
1 学会让资金分批入场。一旦首次入场发生亏损,第一原则就是不能轻易“逢低加仓”、“摊低成本”,因为,最初的损失往往就是最小的损失,而你认为的“低”却未必是低。如果行情趋势持续不利,正确的做法就是应该直接出场,不管成本多高,立即认赔出局。1 学会让资金分批入场。一旦首次入场发生亏损,第一原则就是不能轻易“逢低加仓”、“摊低成本”,因为,最初的损失往往就是最小的损失,而你认为的“低”却未必是低。如果行情趋势持续不利,正确的做法就是应该直接出场,不管成本多高,立即认赔出局。2 在股市,成功的几率并不大!而那难得的成功无非就是无数次小的亏损加上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利润的多次累积。
3 在买卖中,永远有你想不到的事情会让你发生亏损,谁也回避不了,任何人都要随时有所准备。
4 谨慎!每一次的成功,只会使你迈出一小步,但每一次失败,却会使你向后倒退一大步。
5 100万亏损50%就成了50万,而50万要增值回到100万,却要盈利100%才行。
6 做到不出现大亏损看来很简单:以生存为第一原则,当出现妨碍这一原则的危险时,抛弃其他一切原则。因为,无论你过去曾经有过多少个100%的优秀业绩,而现在可能只要损失一个100%就会使你一无所有了。
7 需不需要止损的最简单方法,就是问自己一个问题:假设现在还没有建立仓位,是否还愿意在此价位买进?答案如果是否定的,则毫不犹豫的马上卖出。
8 逆势操作是失败的开始。不应该对抗市场或尝试击败它,你的目标必须与市场保持一致,顺应市场的趋势,否则必败无疑。
9 趋势来时,应之,随之;无趋势时,观之,静之;等待趋势最终明朗后,再动手也不迟。这样虽然会失去少量的机会,但却赢得了资金的安全。
10 如果你看错了趋势,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护伞--止损,这就是顺应趋势和尽大的保持利润或尽小的减少损失的关键。
11 操盘成功的两项最基本规则就是:停损和持长。一方面,截断亏损,控制被动;另一方面,盈利趋势未走完,就不要轻易出局,要让利润充分增长。多头市场上,大多数股票可以不怕暂时被套,因为下一波的上升会很快让人解套,甚至获利。这时候,买对了还要懂得安坐不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12 在空头市场中,不输甚至少输就是赢。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13 快速认赔,这是在空头市场交易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一个明显的空头市场,如果因为害怕遭受小损失而拒绝出局,迟早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14 被套后被动持有,等待它的底部,这种观点很危险,因为它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根本见不到底。
15 守不败之地,攻可赢之敌。刚者易折,惟有钢柔共济方可纵横天下。天下柔弱者莫如水,然,上善。
16 没有必要去和机构争夺一时一刻,因为,股民的小资金没有战略性建仓的必要,不需要为以后的行情提前做漫长的准备,说进就进,说跑时就能跑,相比之下,机构常常做不到,这就可以知足了。
17 自认没有能力比市场精明:希望在底部或头部一次搞定的人,总会拿到烫手的山芋。
18 一只在中长期下降趋势里挣扎的股票,任何时候卖出都是对的,千万不要和主力患难到底。
19 在明显的下跌趋势中,几十或者上百点的小反弹,根本不值得兴奋和参与。
20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行动多并不一定就效果好,有时什么也不做,就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21 不要担心错失机会,善猎者必善等待。在没有机会的时候,要安静的如一块石头。交易之道在于耐心等待,耐心等待最有利的风险、报酬比,并耐心掌握机会。
22 熊市里,总有一些机构拿着别人的钱,即使只有万分之几的希望,也拼命的找机会挣扎,以求突围解困。而我们拿着的都是我们自己的钱,要格外珍惜才对。注意:熊市下跌途中,往往钱多也不能赢。
23 所谓的底部和顶部都是最容易赔大钱的区域,不要去盲目测底,更不要盲目抄底。不要自以为比市场聪明。
24 要先发现胜机而后参战,不能先投入战斗后再去求胜。当你感到困惑时,不要作出任何交易决定。没有胜算较高的机会,不要勉强进场。在大方向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从容地投入战斗。
25 投机的核心就是尽量回避不确定的走势,只在明显的涨势中下注,并且在有相当把握的行动之前,再给自己买一份保险(设置止损、止赢位并坚决执行),以防自己的主观错误。
26 做个真正的股民,必须要拥有二次重来的能力,包括资金上,信心上和机会上。
27 你可以被市场打败,但千万不能被市场消灭。我们来到这个市场是为了赚钱,但是,这个市场却不是股民的提款机。
28 进入股市,就是要抢劫那些时刻准备抢劫你的人,当你抢不过别人时,要知道回避甚至离开。
29 股票投机讲究时机和技巧,机会不是天天有,即使有,也不是人人都能抓住。要学会分析自己的擅长并把握住,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有机会就捞一票,没机会就观望,甚至要在一定时期离开市场一段时间。
30 做交易,最忌讳使用压力资金,如借款、抵押贷款、合伙资金等。资金一旦有了压力,心态就会扭曲。你会因为市场上的正常波动而惊慌出局,以至事后才发现自己当初正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你也会因为受制于资金的使用时间,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孤注一掷,最终满盘皆输。
31 资金管理是战略,买卖股票是战术,具体价位是战斗。
32 在十次交易中,即使六次交易你失败了,但只要把这六次交易的亏损,控制在整个交易本金20%的损失内,剩下的四次成功交易,哪怕用三次小赚,去填补整个交易本金20%的亏损,剩下一次大赚,也会令你的收益不低。
33 你无法控制市场的走向,所以不需要在自己控制不了的形势中浪费精力和情绪。
34 不要担心市场将出现怎样的变化,要担心的是你将采取怎样的对策回应市场的变化。
35 判断对错有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正确时,能获得多大的利润,而当你错误的时候,你能够承受多少亏损。
36 入场之前,静下心来多想想,想想自己有多少专业技能支撑自己在市场中拼杀,想想自己的心态是否可以经得住大风大浪的起伏跌宕,想想自己口袋中有限的资金是否应付得了无限的机会和损失。
37 几乎天天离不开大户室、营业厅,或几乎天天在电脑前盯着股票软件K线走势的人99%以上一定都是亏损、失败者。
38 炒股如出海,先做好避险准备才安全。
39 最重要的交易成功因素,并不在于交易用的是哪一套规则,而在于你的自律、适应能力。
40 时间能决定一切。交易与人生一样,并不只是为人处事谋略之争,某种程度上也是谋略、耐力、信心和时间之间的综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