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了成长就把握了未来,其重要性占99%. 黄山B符合价值投资的基本原则,
很罕见。。。。。。经典案例。 楼主总结的很好,说出了价值投资者和成长投资者两者,但这个是理论上的区别,在中国的现实中,A股一直比较高估,充满泡沫,整体合理和低估时间不到20%,而80%的时间都在合理以上,那作为投资者怎么办,在80%的时间不投资?所以很多投资者挖掘成长股,得到了不菲的回报,特别是02-07年,投资茅台、苏宁、万科等等,02-05年其实是最好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结合的时候,任何模式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泡沫,看一下现在的苏宁、万科、招行股价还不到07年高峰时的一半。在中国纯粹的价值投资者是很难生存的,也是个教条主义者,(可能在港股机会多很多),在中国可能只有两者结合,就象老巴的15%的费雪和85%的格雷厄姆,但两者的比例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喜好、风险承受度来定,但老巴的标准非常值得参考,在市场里往往活的长久,活得滋润往往是保守的人。如果,一个成长股近几年成长很好,估值也很高,没有非常大的把握,还是旁观为好,这是常识起作用的时候,股价大涨,也只能自我安慰,跟**的中奖号码差了一个号码,05、06、07、08年招行净利润高速成长,估值也水涨船高,其实从常识去分析一下,银行不可能这么高成长速度,已经透支了很多年的业绩,理性的人是该离开的时候。活到老、学到老,依靠复利,而不是暴利赚大钱,才是王道。 :*19*: :*19*: :*19*: :*19*: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