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前述
炒股的人
多有这个心态...
人之本性
无可奈何啊.......:****:
:*22*:
事实证明:
炒股
还是不如
控股的.........
----如果有时间(专业户)
如果有精力
如果有技术(证券类)
如果有运气
如果有财力
零和游戏
能够跟庄坐轿
当然是好的
也很有趣..............
不过这些
只能是
精英和高手的财路和消遣
9成的人
是没有如此幸运的..........:*22*: :*22*:
[10-6] 道指破万! New 分时
道指破万! New 分时:*19*: :*22*: :*19*:
[ 本帖最后由 罗小俊罗小俊 于 2008-10-6 23:11 编辑 ] 计划
永远
没有
变化快......................
:*19*: :*19*: :*19*:
:*22*: :*22*: :*22*: :*22*: :*22*: .............vv vv
:*22*: :*22*: :*22*: :*22*: :*19*: :*19*: :*19*: :*19*:
转帖本坛:两个小散户玩死大庄家zt
http://bbs.macd.cn/thread-1540024-1-1.html两个小散户玩死大庄家zt
牛!两个小散户玩死大庄家
楼主 废话不多说 发表于 2008年10月9日 13:46:08
本帖地址:http://jijinba./519682,jijinba,4794075.html 话说有这么一个股市,其中只有一家上市公司QQ,总股本为10000股,大股东GM持有5001股非流通股,其余4999股为流通股。
A1-A3年,由于经济景气度不断上升,QQ公司的业绩呈加速上升趋势。A1年每股收益比上年上升10%达到0.33元,A2年每股收益上升20%达到0.40元,A3年每股收益上升30%达到0.52元。
在加速上升的经营业绩驱动下,QQ公司的股价从A1年底的4.95元(市盈率15倍),上升到A2年底的12元(市盈率为30倍),以及A3年底的31.2元(市盈率为60倍)。也就是说,从A1年底到A3年底,该公司股价累计上升6倍多。
此,尽管股价已经上涨了6倍多,而且市盈率达到了60倍,但投资者还是充满信心----他们预期QQ公司的经营业绩能以30%的速度继续增长下去,这样一来,用不了几年市盈率将会下降到30倍和20倍。
可是,到了A4年初,国内外经济形势快速恶化,人们对QQ公司经营业绩的预期也大幅度下调。同时,大股东GM持有的股份临近解禁期。这时,有少数精明的投资者开始抛售股票、抢先出逃。由于在A3年底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把钱投进了股市,到了A4年初,买方力量已变得十分虚弱。因此,尽管只有少数人在抛售,股价还是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
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由乐观转为悲观,并加入抛售股票的行列,到A4年的9月份,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了70%。
到了这个时候,原本盘算着解禁期一到就卖出手中股票的GM着急了。为了扭转股价颓势,他声称自己要买入市场上的股票。
他果然也这么做了。股价一边下跌他一边买入,最后出现了这样一种结果:市场上只剩下1股流通股,而此时GM手中的钱也用光了;同时,因为不断买入股票,GM已负债累累,连正常的生产经营都难以为继。
到了这个地步,GM如果把市场上剩下的那1股再收入囊中,QQ公司实际上就完全“私有化”、完全退市了。同时,前面说了,市场上只有QQ这一家上市公司,如果QQ公司一退市,股市也就关门了。还有,刚才说了,GM的钱早已用光,想买也买不动了。
于是,GM决定静观其变,等待市场出现转机。这一等,把持有剩下的最后1股的小散户TT给急坏了。可TT也发现,市场上根本就没有买盘。
又过了一些日子,TT终于失去了耐心,他决定“不玩”了----他要用跌停板“出货”。第一个跌停,没人要,第二个跌停,还是没人要(这里还是要提醒读者,GM已经不能再买了,他既不愿意让QQ退市,也没有钱了)。到了第三个跌停,有一个准备抄底的PP把那1股给吃掉了。
可是,PP买了那1股之后,等了很久也没有出现反弹。最后,他也急了,并且也采用与TT同样的方式杀跌出局。还算幸运,到第三个跌停板的时候,TT心动了,因为这时的股价比他卖出时便宜了一大截,而且他觉得“股市”该见大底了。
然而,不幸的是,TT把那1股买回之后,等了很久还是没有反弹。他最终绝望了,又连杀三个跌停。可这时,PP也学聪明了,他要等第六个跌停……
最终,TT和PP之间不断重演以上的剧目,一共杀了17个跌停。股价从大股东进场买股票时的9.54元下跌到1.59元。由于前面已经说明的原因,在整个杀跌过程中,大股东只能心如刀绞地观望,只能绝望地等待下一轮牛市的到来。
可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大股东为了进场买股票借了很多钱,经济形势下滑使其经营上又亏了很多钱。最终,在下一轮牛市尚未到来之前,他----破产了。
我编的故事到此结束了。时间仓促,编得不怎么“完美”,希望大家多提修改意见,也愿意听听朋友们的听后感,我尤其想知道朋友们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我“创作”的本意(本意中有四层寓意)是否一致。:*22*: :*22*: :*22*:
】*【“明天系”的明天在哪里.....
】*【“明天系”的明天在哪里.....“明天系”的明天在哪里
□智多盈投资
日前,“明天系”旗下的明天科技发布公告称,9月25日,公司大股东包头市北普实业有限公司通过上证所大宗交易系统,将其持有的明天科技无限售流通股3.36526千万股全部转让给正元投资有限公司;明天系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西水股份同时公告称,公司二股东北京新天地互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90%的股权也被转让给了正元投资有限公司。有关资料显示,北普实业与北京新天地均是明天系控股的公司;而正元投资则具有“青鸟系”的背景。
梦断海吉氯碱
导致此次明天系大撤离的主要原因是海吉氯碱被破产重整。海吉氯碱成立于1999年11月23日,是明天科技、兰太实业、西水股份、内蒙古乌达发电集团等6家股东共同出资144990万元组建的股份制企业。目前,明天科技、兰太实业和西水股份分别持有海吉氯碱41.9%、6.87%和4.33%股权。截至2007年末,海吉氯碱共有总资产23.75亿元,净资产12亿元。其日前因欠乌海市电业局3000万的债务,被乌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决为重整,相关资产被查封、接管,该企业或有可能破产。
据公开资料,海吉氯碱于1999年11月23日登记注册,注册资本2亿元,法人代表肖建华(即明天系实际控制人)。海吉氯碱主要负责建设乌海氯碱工程,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分三期建设。近年来,明天系核心企业明天科技通过配股、增发,三次向海吉氯碱增资累计达7亿多元,一度占后者51.01%股权,并将其做进合并报表。然而,投产后该公司年年亏损,2005、2006、2007年净利润分别为-2982万元、-6263万元和-249万元,不得已明天科技才出让9.13%股权,持股比由51.01%降至41.9%,且不再合并报表。而原定于2008年春季开工的海吉氯碱二期工程,直至今年7、8月份才正式开工,计划34.06亿元的总投资中明天科技再未掏一分钱。很显然,明天科技对海吉氯碱的投资热情较之2002年已经大减。
乌海市市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乌海周边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化工行业一直是乌海周边区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他的化工企业利润都不错,惟独海吉连年亏损,这与明天系心思不在做大做强企业,而在搞资本运作有关。这种模式有很大弊端。而区政府工作组组长刘绥峰认为,重整并非破产清算,而是希望通过这个程序,使海吉氯碱的实际控制人“明天系”的核心管理层重视海吉氯碱的发展,抓紧时间整改,并提出新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与债权人达成和解。而事实上,海吉氯碱的破产重组并非乌海市首次发难。早在一年前,西水股份第一大股东乌海国资委就曾在北京鸿智慧通实业担保议案一事中说“不”。
有关资料显示,海吉氯碱作为明天科技最重要的参股企业之一,其业务就是明天科技的主业之一。由于明天系与当地政府关系趋于紧张,为了避免因海吉氯碱造成更大的损失,明天系最终选择了退出。
明天在哪里
退出海吉氯碱会是明天系步入困局的第一步吗?阅遍德隆系、农凯系等无数沧桑的明天系败走麦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吗?
1993年,肖建华联合几个人与北大资源集团合资成立了 “北京北大明天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明天系先是在北京成立四家公司,然后这些公司或自然人,又在包头成立了三家公司。在明天系初具雏形之后,肖建华就开始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明天系以股权转让或其他形式先后介入冰熊股份、爱使股份、明天科技、华资实业、西水股份等上市公司。从明天系介入的这些公司来看,都先后通过IPO、配股、增发从社会公众中募到大量资金,总计达数十亿多。
2000年以后,明天系开始停下了对传统型企业主要是上市公司收购的步伐,把重点放在对城市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上。明天系通过增资扩股和国有股股权转让的机会,在金融领域悄然构建了多条金融链条。截至2005年底,明天系合并报表的银行有:包头市商业银行、哈尔滨市商业银行、泰安城市信用社;合并报表的证券公司有:新时代证券、太平洋证券、恒泰证券、上海远东证券、长财证券经纪;合并报表的金融租赁公司有浙江金融租赁公司;合并报表的保险公司有华夏人寿有限公司;合并报表的信托投资公司有新时代信托投资公司。除此之外,集团还参股了华夏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再保险集团、重庆新华信托等金融企业。
有关媒体表示,明天投资基本采用“软投资”的策略,即先拿出资金入股并控制企业,然后迅速再抽逃资本金。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通过搭建金融链条以配合其他资本运作,可以较为方便地取得信贷资金,进而缓解现实中可能存在的资金压力,并通过控股金融机构打通产业链和资本链。
由于明天系的高超财技,其旗下的上市公司大多沦落亏损或微利的境遇。比如一位爱使股份的投资者曾无奈地表示,“公司的投资项目,总是经营一段时间后都亏损了,然后再低价卖出,最后公司的资产越来越少。”而华资实业的投资者也质疑该公司屡屡亏损或与利益输送有关;海吉氯碱公司的重整管理人——振昊律师事务所李先生更是对媒体表示,“从账目上看,海吉氯碱有上亿元的流动资金,但实际上就是找不到钱。我们正在调查钱到了哪里。 ”
虽然明天系长袖善舞,但其近年来已经渐感力不从心。比如,其积极运作的新时代证券和恒泰证券合并借壳西水股份事项便最终流产;北京国投借壳ST玉源一事也一直未有进展;特别是根据有关的煤体报道,因太平洋证券特批上市而被双规的王益涉嫌多起证券违法违规活动,明天系作为太平洋证券的大股东,无疑也将受到重大影响。而此次明天系再度败走海吉氯碱是否意味着其多年经营的资本大厦已经风雨飘摇,看来确实值得关注。事实上明天系此次将经营多年的两家上市公司控制权转手,已经充分体现出其收缩战线的意图。而未来明天系究竟会何去何从,相信也是市场甚为关注的。
重振青鸟系
此次接手明天系两家上市公司的正元投资,让我们又看到了“青鸟系”曾经萧瑟的身影。据了解,正元投资的大股东是上海北大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北大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北京知在教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知在教育的控股股东为北京北大青鸟有限责任公司。
北大青鸟集团成立于1994年11月,最初注册资金只有600万元。公司依托北京大学的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逐步形成了青鸟基础软件产品、青鸟应用系统及软件开发平台、青鸟嵌入式系统三大产品系列,构筑了以软件和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产品体系。其多年来依托资本市场上的迅速扩张,一度拥有5家上市公司——青鸟天桥、青鸟华光、光电股份、北大高科,以及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沈阳公用和香港创业板挂牌的青鸟环宇。
由于青鸟系将主导产业广电网项目具有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因此青鸟系不断将手伸向上市公司。有关人员曾向媒体披露青鸟系掏空上市公司的过程,其做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先由上市公司增发配股融得资金,再将青鸟系非上市部分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由于这些资产一般作价不菲,因此大量套现资金流入北大青鸟;其二是以拆借资金为名将大量资金转到系内非上市部分或者上市公司的二级子公司,避开各种监管的实现之后,最终转到北大青鸟名下,由北大青鸟统一调配,最终投到广电网、房地产、微电子、教育、媒体等行业。
由于前些年的高速扩张,青鸟系之后随即面临较大的资本困局,其资本运作广受垢病,无休止的资金掠夺,逼得旗下上市公司走上借新债偿旧债的绝境,上市公司的财务结构危如累卵。其后随着危机的逐步爆发,青鸟系旗下各家上市公司也陆续转手。光电股份如今已经脱离青鸟系变身为宜华地产,北大高科也转手中国农大。青鸟天桥则在重组后转型地产,青鸟华光亦在重组后积极寻找新的投资项目,以期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香港上市的沈阳公用则更为糟糕,这家公司自从2004年12月份就开始停牌,至今仍未复牌,公司如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能拿出有效的重组计划,将面临被香港联交所除牌的命运。
明明是已经淡出资本市场,青鸟系缘何又杀出回马枪呢?事实上,除了宜华地产和ST国农确实已经脱离青鸟系之外,ST天桥和ST华光这两家上市公司依然还有青鸟系的影子。ST天桥的控制权在表面上再度易手,转让到北京东方国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名下。然而,熟悉这一幕后的人士指出,ST天桥的实际控制权并未发生转移,而是被青鸟系掌舵人玩了一个左手倒右手的游戏,意图规避“青鸟系”债务危机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影响。而前不久ST华光的重组方案中,正元投资也置身其中,足见青鸟系并未真正放弃ST华光。
当然,青鸟系此次透过正元投资出面收编明天系的两家上市公司,多少也有些出人意料,毕竟,虽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退出资本市场,但是青鸟系给外界的感觉毕竟还没有恢复元气。此次如此大手笔地一口气收购两家上市公司,其用意着实令人玩味。而根据正元投资的高层表示,此次收购明天科技股权的主要目的在于看好内蒙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及明天科技已有的投资基础,利用其现有的投资顺利进入能源、化工领域。
看来,青鸟系是有意借此役重振旗鼓了,不过成败还是未知数。青鸟系能否咸鱼翻身,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22*: :*22*: :*22*:
强势板块
强势板块农业、
医药、
沪本地、
环保........
LXJ20081015
:*19*: :*19*: :*19*: :*19*: 看来,nothing is imposible......^o^o^
冰岛基准股指大跌77% 跌幅史上最高
http://www.sina.com.cn2008年10月14日 20:50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10月14日晚消息,冰岛基准股指北京时间周二晚上大幅下跌77%,是有史以来的最大跌幅,原因是冰岛股市在暂停交易三天后于今天重新开市,且冰岛政府将该国最大的三家银行收归国有。
截至冰岛当地时间11:48为止,OMX冰岛15指数下跌2,317.23点,至687.39点,跌幅77%。此前,冰岛股市自10月9日开始一直暂停交易,原因是在冰岛金融系统崩溃的形势下,OMX冰岛15指数在九个交易日的时间里大幅下滑了30%。
冰岛最大的三家银行Kaupthing Bank hf、Glitnir Bank hf和Landsbanki Islands hf本月早些时候倒闭,其债务总额相当于冰岛GDP的12倍之多。在被收归国有以前,这三家银行在OMX冰岛15指数价值中所占比例大约为76%。
OMX冰岛证券交易所(OMX Nordic Exchange)昨天称,在“未能从市场参与者那里收到估值”后,该交易所已经将三家银行的股价定为零。
除了上述三家银行以外,OMX冰岛15指数还有13只成分股,其中四只今天并未进行交易,其他六只约占该指数价值的8.5%,过去几天中一直令该指数承压。
今天,冰岛政府已经在莫斯科开始进行会谈,旨在从俄罗斯获得紧急贷款,这笔贷款的最高金额将达40亿欧元(约合54.7亿美元)。
冰岛外长比约格·索尔荣·吉斯拉多蒂尔(Ingibjorg Solrun Gisladottir)于10月13日在《冰岛晨报》(Morgunbladid)上发表文章称,冰岛应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援助,此后应申请加入欧盟并采用欧元作为通用货币。
Skagen ASA公司驻挪威的投资组合经理罗斯·波特尔(Ross Porter)称:“冰岛上市公司仍在进行交易的已经不多,它们需要筹募资金。”
在今天进行交易的公司中,Alfesca下跌0.85冰岛克朗,至4.6克朗,跌幅16%;Icelandair Group Holding hf下跌0.7克朗,至14.8克朗,跌幅4.5%;Marel hf下跌0.2克朗,至7.15克朗,跌幅0.3%。(唐风)
:*19*: :*19*: :*19*:
证监会发布破产重整新规 十一公司进入破产程序
证监会发布破产重整新规 十一公司进入破产程序http://www..com.cn2008年10月13日 20:34中国新闻网
vv vv vv vv
中新北十月十三日电(记者 贾靖峰)中国证监会十三日晚发布《关于破产重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定价的补充规定》,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补充规定取消了原重大重组涉发股份定价以二十日均价作基础的规定,并要求定价须经股东大会表决。截至今年九月底,内地累计十一家上市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新发布的文件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从定价机制和批准程序两方面作了补充规定。
其一,新规要求,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的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其发行股份的价格由相关各方协商确定,取消了现行《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中有关重大资产重组涉及发行股份定价以二十日均价作为基础的发行定价机制。
其二,为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新规就股份发行价格确定了严格的上市公司内部批准程序:即发行价格须提交公司股东大会表决,并由出席会议的全体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同时由出席会议的会公众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关联股东应回避表决。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上市公司破产重整通常涉及公司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内容。由于破产重整的上市公司多数已连续亏损或资不抵债,其债权债务关系和股权结构等基本面已在重整过程中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重组发行股份的定价难以适用原有模式。
鉴于此,破产重整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定价方式,需要适应市场发展及实践的需要,同时参考成熟市场的做法,对其进行补充规定。这位负责人说,新规基于公司自治的原则,使中小股东能够更有机会行使话语权,以充分保护中小股东权益,从程序上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市场人士认为,由于破产重整涉及的上市公司不足A股市场的百分之一,故这一新规对市场走势影响很小。(完) http://post.news.tom.com/910009A1602.html
(视频)爆笑!房价版《功夫熊猫》
势强于人而已
看懂的
没有几人
不过
盈亏平常事
留得青山在
股市
尤其中国的股市
波段比较好
熊市中
感觉不妙
一到两根k线
就止损止盈
.......................
恐怕
以后一段时间
不是高手
就旁观吧
................. :*19*: :*19*: :*22*: :*22*: 丢掉幻想
准备.............
逃跑? 抄底?
至少不要抄底哈
..................................:*19*: :*19*: :*19*:
年中国的十大预言(关于股市) 转帖
:*22*: 年中国的十大预言(关于股市)明年中国的十大预言0
预测一:人民币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流通货币
次级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只是美国遇到的众多麻烦的一种。在国际问题的处理上,伊拉克战争给美国造成巨大的财务负担,政--府的财务赤字,是引发国内系列问题的导火索。在美国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贷款银行之后,又出现了雷蒙兄弟公司的破产、美林证卷公司被美国银行的收购,AIG 公司被美国政--府接管等。现在,摩根史坦利和高盛集团向政--府申请转为传统银行,开始经营传统的个人储蓄存款业务。
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发生,代表着传统的华尔街模式将发生巨大的改变。也表明美国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和自由市场的模式在政--府介入下,有了社--会主义的色彩。今年又是美国的大选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是否还会出现其他状况,谁都不知道。因为,在如此大规模的危机和倒闭之中,倒闭公司财东们的口袋里却仍是满满的,普通纳税人却在忍受煎熬。美国最后的债务要么由其他国家的“王老五”来买单,要么只能转嫁到美国纳税人的身上。最糟糕的是美国习惯了让别人受苦,自已享乐。一旦轮到自已掏钱买单时,国内动荡将不可避免。
现在在美国国内很流行这样一种说法:美国已经没有了人才。只要老人,如共和党的麦坎;黑人,如民主党的奥巴马;和女人,如希拉里和伊林(共和党的副总统候选人)。他们之所以出来选总统,是因为美国现在的问题, 没有能人可以管得了。
全世界再次把目光聚集到美国人身上,都在观望中关注着最新的进展,各怀心事、各打算盘,欧盟对美国政--府的救市方案无动于衷,俄罗斯仍然是一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不屑和强硬。也许只有中国最真心地希望美国的救市方案取得效果,因为这样中国数千亿的美国债卷就不会损失殆尽。
如果中国保持中立立场、不参与美国救市,即使美国能从这次危机中摆脱出来,美元也不可能再成为世界唯一的流通货币了。将来世界最大流通的货币应该是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分天下。
预测二:第一批“新地主”将在中国出现
小岗村,既是农民“包产到户”的发源地,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范点。从当初肯定小岗村农民的“非法所为”开始,它就不再是中国一个普通的乡村了。胡总书记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前往小岗村的**含义,已非常明确地释放出来了。
随着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发展,城乡差距也被拉到了历史的最高位。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首要问题是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而包产到户的政策初衷已经完成其特殊时期的历史使命,“农民进城”催生的城市化发展对农民和农村、农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农村空心化、农田抛荒化、城镇侵占化、种植低效化等等问题迫使政--府“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
如果,土地流转得到大力提倡,中国农村将出现“新地主”阶级或可称之为“庄园经济”。因为,不愿意耕种、无劳力耕种、低收益耕种的农民会把自已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包给其他的农户或农场主。而这些转包了土地的“农户”(也许是其他资本投入到农村的产业阶层),会根据他们所掌握的市场信息、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大面积改良农田,种耕传统农民从未耕种过的经济作物,以期彻底改变中国5000年来的传统农耕生产方式。---随着他们收益的不断增加,他们会不断地扩大自已的种耕范围,流转更多的土地,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化农场经济—中国农村的“新地主”阶层从此产生。
预测三:中国城市化建设脚步放慢
农村土地流转后带来的长久效益不仅仅是催生新农业、新农村的新动力,更主要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使农业产业化的基因。近30年以来,中国的GDP增长主要依靠城市建设投资和城市开发的土地资源增值而获得。一方面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繁荣渐显饱和,另一方面,国家财政对于城市化建设的投入过于宠大,必须调控压缩。而且,城镇化扩张侵占的农田数量也到了激发城乡矛盾的极限。
面对2008年的经济拐点,中国城市化建设降温之声早有风闻。只是中央政--府没有明确政策出台干预之前,地方政--府是不可能就此罢手的。所以, 2009年中央政--府对地方城镇建设资金投入的控制力度必将加大。可以断言的是,从十七届三中全会开始,地方城市建设项目必将受限。刚上马的城建项目很有可能从此叫停,已审批的项目也有可能留手不发。
那么,房地产公司、城建公司、路桥公司、水泥行业、建材行业、建筑设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从明年开始必将走向低谷。最保守的估计也有近三分之一的相关产业面临危机或被迫转型。
预言四:房地产业拖累其他行业
自今年3月起,中国房地产界的“猪坚强”们苦熬了半年后终于开始放弃抵抗转向“料理后事”的具体事务中去了。据国内多家媒体透露:自2008年6月始,中国房地产界每月在媒体上投放的广告费用超出以往一整个年度的广告费用总额。由此可以看出地产商们急于脱手的焦虑心态可见一斑。无论地产商如何优惠,送东送西地大力促销,但市场却越来越显得“可怕得平静”。以笔者所居住的城市合肥为例,8月份媒体上还在宣称合肥市房价“仍在上涨”,但十月一号“黄金周”一周内,全市商品房的销售量却仅有一套!
一方面是房地产销售的急剧降温,另一方面是银行在房地产业信贷的9000亿资金缺口。暴利了近20年的房地产业“裸泳”者开始上岸了。众所周知,房地产业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两个关键环节:银行和土地。如果这两样出现问题,市场又如此的“理智”和“冷静”,房产业的“冰河纪”来临无可避免。但是,中国目前存在于各大城镇的房地产商有谁愿意束手待毙?海量的银行贷款、海量的待建或在建项目如何处置?
房地产萧条影响最大的是银行,即使中国的银行不会出现“倒闭”,但当银行无法回收巨额的房贷时,势必要克扣、挤压其他产业的贷款额度。而其他同样对银行贷款依存度极高的产业、行业,如加工制造业、外贸出口等,在无法及时取得贷款的情况下,只能自求多福了。--他们的衰落,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咎于房地产业的拖累。
今年9月刚发生在浙江的两家企业老板自杀的原因,就是因为银行抽贷。而抽贷的原因据说就与房地产拆借有关。
因受房地产拖累的产业和企业,可能达到中国目前中小企业总数的50%左右。
预言五:美国经济衰退引发中国制造业大火拼
从1992年中国出台的“出口退税”政策开始,中国产品“走出去”成就了中国“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目前中国出口的目标国主要是美国和欧洲。从整个国际市场来看,中国的产品主要分三大区域销售,即国内市场、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美国是一个喜欢占便宜的国家,中国提供的“价廉物美”的产品主要销售国正是美国符合了美国人的心理需求。美国与欧洲不同的是,欧洲人更讲究所谓的“高贵”和“尊严”,所以他们对中国产品质量的怀疑和不信任,使得一直不太看重产品品质的中国制造商们更喜欢和美国人做生意。比如中国的纺织业、玩具制造业、休闲用品、服装业等等由于前几年受到欧洲RICHE等产品标准的限制,就大量转向美国市场。
30年来,尽管中国GDP一直保持持续的增长,但中国内需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在GDP的份额中,75%的增长来自于城镇建设,只有不到35%的份额源于国内市场需求。那么,当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后,国内内需市场又无法承载接盘,欧洲市场对中国产品的信任度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改变。中国制造出来的大量产品只能有一个结果:严重积压!
中国将在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次出现生产、供给过剩!如此大规模的商品积压和供给过剩,将使中国制造业出现一次空前的火拼。这场火拼最先由外贸型企业挑起事端,他们会把大量原先用于出口的产品更加低价地向国内倾销,国内企业为保住固有份额会起而反击;随后会出现企业兼并、倒闭,产业链重组、更替以及市场萧条等。
在这场大火拼中,危害最大的应该是外贸出口类企业和部分规模、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
预言六:失业人口数量急剧上升,农民工返乡潮出现
即使在上述前提成立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出现危机的机率还是很小,但中国企业倒闭或停产的数量却非常可观。2008年近10万家企业倒闭的事实将是失业人数骤增的温床,随后的房地业萎缩、外贸出口企业减少、国内中小企业停产等等因素,将迫使中国工薪阶层被迫离职、辞退、失业、回乡。
其实,早在今年8月之前,广东的外资企业已经在清理企业内“闲散”人员了。在笔者了解的有限的资料中,珠三角部分台资、港资企业精减人数最多达到企业原先总人数50%。
这些自愿的、被动的离职或遗返人员,一小部分会跳槽到其他企业继续工作,另一部分将凭借自已多年打工的血汗钱开始创业或做些小生意。但绝大多数会应对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推动而返回家乡---但他们不会种田,他们会用自已的方式处理具有“70年使用权”的自有土地。比如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比如经营养猪、养鸡等传统养殖业,比如承包山林、池塘从事非农业,比如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等等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新农村产业”等。
这些举动将会带动周边农民效仿和跟随,农业产业化很有可能会在这些人手中逐渐兴起,那些“小打小闹”的农村产业作坊也会象当初温州人一样被逐步放大,随后出现资本向农村转移、农庄经济兴起、农产品加工规模化形成、农产品产业链趋向成熟等方向发展。
而城市企业的“劳工”却仍会继续出现“民工荒”。
预言七:城市贫民阶层增多
大前研一将____社--会看成是“M”型社--会,即高收入与低收入人群比例越来越大,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中国这种现象近年来的表现由基尼系数可明确反映出来,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接近0.5,居历史最高位并超出国际警戒线0.1个自然值。这个数据所反映的事实是中国社--会高收入人群与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落差已超过国际警戒标准!
中国低收入人群目前主要集中点并不是我们认为的农民(部分偏远山区、西北农村当属此类),城市贫民阶层正处于规模化酝酿和形成之中。
城市贫民阶层包括了下岗工人阶层、外来打工者、小生意暂居者、巨额贷款买房入住者、城建占用耕地移入者等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没有高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没有稳定的工作或收入,以及收入低于消费者或背负过重的各种贷款者。
伴随着企业减产、停工、倒闭和精减,原先在城市中赖以生存的城市“边缘人”将成为首当其冲的城市贫民阶层。其次是被占用耕地后的“郊区”新入驻城市居民,随着他们卖地收入的逐渐减少,又无一技之长的谋生手段,他们会迅速成为城市贫民一族;第三是身负巨额房贷之类的“月光族”,会有相当一部分因无力支付贷款而回归城市贫民阶层。
中国多年来的城镇建设下的繁荣,很有可能会被这一群正在形成的低收入者所抛弃。也许,当年急功近利的中小城市很有可能会走向城市空心化。一栋栋新建的高楼大厦将会是谁在里面居住呢?
预言八:汽车业危机、新能源走俏
对于当今中国人来说,最大的奢侈品是汽车消费。如果经济持续保持现况发展的话,即使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紧张等成本、物价因素限制,中国的汽车销售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当经济发展出现停滞、信心出现危机、生存面临挑战时,人们第一压缩的开支当然是例如汽车这样的大宗奢侈品了。
中国的轿车年总产量是8500万辆,实际市场需求约6000万辆,本来就已经供过于求了。如果汽车滞销,再加上原料成本上涨,国内汽车产业的日子将非常难过。合资、外资的汽车产业也许可以凭借其背景、实力和国际市场顺得渡过难关。但完全依靠内市场购买的国产汽车、民营汽车制造商,以及围绕在汽车产业上下游的汽车配件供应商、服务商和一整个产业链将出现严重的危机。--而这一危机是很难克服和扭转的。
与此相反的是新能源行业。如太阳能产业、风能产业、地能产业将会出现从未有过的热潮和井喷。这一市场快速催动的动因是受市场心理因素的刺激而产生。因为受到信心的影响,“长裙理论”原理会被激活,人们更关注一次投入后不再支付后继成本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太阳能热水器,普通的销费者认可的原因是因为花一次钱之后,不必要象电能热水器一样再长时间支付后续的电费了。而汽车却完全不同,汽车买回之后,仅仅是消费的开始。
其次是风能,利用风能发电或作为动力而转换的民用产品;
然后是地能,比如在欧洲就已经开发出利用地面温度做为冬季取暖的新能源产品。而且这种产品还开发出相应的地温地板、地温热水器等民用商品。
预言九:全球主要原材料价格回落
不管你是否相信,美国救市失败的最大受益是全球主要原材料价格回落。
中国近几年困扰制造业的最大因素是大宗原材料成本不断攀升,比如铁矿石、木材、石油、橡胶,甚至大豆、猪肉等。而这些大宗原材料涨落的根本原因并非供求关系的影响,恰恰是以美国投资财团为首的国际钞家的杰作。他们深知中国制造的技术含量不高,主要依赖于原材料加工和简单的转换。钞高任何一种中国需求量大的物资,中国企业最终都会接手,就象股票市场一样,再高的价格都有人敢买,而一旦价格回落,观望者、望风而逃者会在瞬间把大盘砸得稀烂。
那么,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的危机和中国企业出口量的锐减,一方面投资者的信心会大为减弱,另一方面中国原材料需求会应声而减。那些拥有资源、原材料的国家会在期货市场上把国际价格拉回到市场供求的理性规律内进行交易,供求决定价格的市场规律重新生效。
预言十:中国GDP增长幅度将回落到7%左右
从1978年开始,中国GDP增长率以12.3%作为开局,至2007年的30年内,只有1981、1989和1990三年的增长幅度在5%之内,其余的27年绝大多数保持8%-11%之间的增长,其中1984年增长幅度更是高达16.2%。
这其中固然有很多不科学的成份和不合理的因素,但总体来说中国30的经济发展是持续和高增长的。2009年的中国GDP会受到上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是GDP的直接回落---这一回落却并不一定代表退步,恰恰相反,它有可能促进中国经济向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理性表现在:
一.城市建设所拉抬的GDP份量迅速减少;
二.内需市场因商品过剩而导致的市场疲软;
三.国内市场重新组合、震荡的适应期反映;
四.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和发展战略规划转移所产生的缓冲;
五.消费者信心重建的市场周期等。
以上言论代表网友个人观点
牵一房 动全身
牵一房 动全身啊...............:*27*: :*27*: :*27*: :*27*: :*22*: :*22*: 原帖由 深海小鱼 于 2008-10-17 19:1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2*: :*22*:
:*19*: :*19*: :*19*:
转帖...............
中核钛白二股东幕后控制人渐浮出水面中核钛白二股东幕后控制人渐浮出水面http://www.sina.com.cn2008年10月21日 03:59证券日报
王晓宇
9月5日,中核钛白(002145.SZ)的第二大股东北京嘉利九龙商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利九龙”)因违规减持股份遭到深交所的公开谴责。
就嘉利九龙的背景,记者曾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然而,时隔一月,依然有人不断地拨打投资者热线010-82031724,询问并请求记者继续追踪下去。在进一步调查中,记者发现其嘉利九龙在权益报告书中留下的通讯地址似是而非、而联系电话更有“改头换面”的状况。
那么,真实的嘉利九龙究竟何许人也?
地址在家乐福?
如果不是记者亲临现场,否则真是很难将该嘉利九龙与大名鼎鼎的消费场所——家乐福联系起来。
从中核钛白发布的权益变动书看来,该公司的注册地址和通讯地址都在:北京市广渠路31号九龙商厦的首层,但实际上,该层仅有丝芙兰、必胜客、百安居等知名购物、消费场所。
位于大厦第一层中信银行广渠路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了该大楼就是九龙商厦,而管理这栋三层楼的正是家乐福。此言也得到了百安居等商铺的证实。
该楼的二、三层几乎都是家乐福的天下。记者走遍了每个角落也没有发现,该楼里没有一家正在办公的公司。
中核钛白的招股说明书上,一清二楚的写得很明白,嘉利九龙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4月11日的有限责任公司。
如果说从名字上而言,九龙商厦天然的就与嘉利九龙商城有限公司有关系,但实际上从公司成立的实际成立的时间,与九龙商厦存在的时间没有一丝瓜葛。
根据家乐福双井店的开业时间为2004年5月21日,且经询问,位于该楼一层的中信银行广渠路支行也表示,该银行是2004年8月18日正式营业的,在7月份就开始了试营业。
可见,九龙商厦与嘉利九龙实则毫无关系。
而通过网络搜索来看,也仅有名为北京飞豪京科商贸中心的外贸公司。该公司的负责人鲁先生表示:“这个地址仅是朋友帮忙,与另一家公司一起注册的的地址,自己从来都没有去过也没有去办公过”。
由此看来,该楼仅是狡猾的中核钛白二股东的“狡兔三窟”,而真正的办公地点似乎可以从该公司留下的电话号码中寻得蛛丝马迹。
神秘的“二用”电话
权益变动书上嘉利九龙的联系方式为010-84580306,但自始至终无人接听。
在征询中核钛白的董秘付玉琴女士后,其给出的号码010-84580308。虽然有人接听,但接听者很不客气地表示:“该电话并不是属于嘉利九龙公司,而是中投合拓矿业有限公司(音同)。其办公的地点也不在广渠路上。”
当记者询问010-84580306是否也是属于该公司,是否听说过嘉利九龙商城公司,接听人肯定地表示“该电话确实是属于他们公司的内部电话,他们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嘉利九龙商城公司”。
那么,这个电话,是否属于嘉利九龙?
在2008年9月20日的电话采访中,中核钛白的董秘付玉琴女士曾表示:“中核钛白要召开董事会等会议的时候,都是通过这个电话联系到嘉利九龙的。而且每次都能打通。”
2008年10月20日,记者再次连线付玉琴女士。她表示,自己从未听说过中投合拓这家公司,并证实这个电话010-84580306就是嘉利九龙的。至于嘉利九龙的股东结构、经营情况等,她也只是看了该公司的营业执照,所以并不清楚。
但为何仅有远在甘肃的中核钛白才能拨通该电话,而记者却无论如何也无法连线这个“神秘”电话?这个电话到底姓谁名谁?中投合拓又是谁?
中天城投:另一个“中核钛白”?
从工商局的网上信息来看,中投合拓矿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合拓”)确实存在,但法人代表为邹毅。邹毅旗下除了中投合拓以外,还有一家名为北京环宇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宇互联”)。
环宇互联在2008年5月9日解禁之前,持有453.81万股中天城投的股份,占总股本的1.39%。半年报显示,环宇互联在5月10日至6月30日这50天内抛售了251.81万,并于10月6日之前,将手中持有的453.81万的股份悉数抛售完毕。
而另外一家同为北京的世纪网宇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持有中天城投的股份421.40万股,占比1.29%,其法人代表为刘延泽。而嘉利九龙的二股东的名字正好是刘延泽。世纪网宇则是于5月10日至6月30日这50天内抛售了101.1万股。
此外,中天城投的另一股东北京世纪网神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网神”)亦抛售了252.90万股。而该公司的法人代表为刘海艳。从其身份证地查询可知,与上述的刘延泽同来自于河北廊坊市安次区。
此外,从网络搜寻来看,世纪网神的联系人是程文水。而程文水这一名字正好又与嘉利九龙派去中核钛白的董事程文水,同名同姓。
那么,世纪网神、世纪网宇、环宇互联、中投合拓在中天城投这个上市公司是一致行动人吗?
这一切是巧合,还是巧谋?记者将继续深入调查。 散户
能不能控股和坐庄
我看是当然能的
一人1000股,损失不大
就可以
让 明天系崩盘
把明天系 赶出去
知道为什么吗....................
:*19*: :*19*: :*19*: :*19*:
呵呵
呵呵说要砸他的盘
他还怕了啊
还真涨上去了
也好
不涨上去
就一人1000股
让他 崩盘.........
:*22*: :*22*: :*22*: 【大胆说一句 :下周3前 如暴-跌可买...】
如果不暴-跌
周五或者下下周
可买
..........技术性的反弹:*19*: :*19*: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