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下跌线崩溃。在牛市中,几乎任何一只蓝筹股如果出现20%的跌幅去买进,都绝对不会亏损。但是,这个定律率先在中国平安上遇到例外。中国平安最高近150元,下跌后如果在120元买进,随后跌到了100元,再其后的反弹最高才到120元。很快,20%防线失守,30%,40%,50%,60%,很多股票就这样跌跌不休,没有止境。显然,市场早已抛弃了技术分析上的超跌必涨的概念。
2、静态市盈率低的股票不安全。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里,低市盈率都是绝对安全的。但是,沧州化工在1月份就明确了每股收益将超过2元以上,股价在10元却遇到强大阻力,随后最低曾到6元多,静态市盈率不过2倍多。但股价就是不涨。而基本面相似的浪莎,一年前的价格却曾高达80多元。显然,市场对于业绩不可持续的股票,已经横眉冷对。市场关心的,不再是静态的业绩,而是未来的业绩。
3、动态市盈率低的股票不安全。无论从四季度报表还是产品价格来看,钢铁企业的今年一季报、中报的业绩都会非常靓丽。按说,钢铁股应该是最抗跌的品种。但实际不然,宝钢、武钢、鞍钢这些大股票的跌幅都接近了50%,超过大盘平均水平,而且仍然没有弹性。这说明,市场不仅仅关心未来的业绩,更关心未来的持续性。
4、相对估值低的股票不安全。研究人员以前做股票研究报告,经常会用同一个行业的其它股票的估值来做对比,如果某只股票的估值偏低,就具有了相对投资价值。但今年,这一方法遭到无情打击。比如传媒类股的平均市盈率50倍,但科大创新即将转身为传媒类股,动态市盈率30倍就没有人要,20倍附近才勉强站住脚。如果按照相对估值法在30元买进,几天功夫竟然会亏损30%。这说明,市场已经基本抛弃了相对估值法,更在乎绝对投资价值。
5、业绩暴增的股票不涨。今年以来,数百家公司大幅度预增年报、季报,有的甚至出现了几千倍的业绩增长,但股价表现平平,甚至一些预增100%的股票也出现大幅度下跌。这说明,市场对短期的业绩暴增失去兴趣,更关注企业当前估值的可持续性。
6、蓝筹股不安全。但凡市场还有一点牛市的影子,蓝筹股一定是主流机构追捧的对象。但今年以来,越是蓝筹抛盘越大、跌幅也越大。相反,一些有点垃圾的股票,却能在游资追捧下动辄来个涨停。如果我们仔细看看就会发现,今年1月下跌后,几乎没有任何一只蓝筹股能连续出现两个涨停。个别蓝筹股被游资当日拉高到涨停,第二天竟然低开低走。
以上种种迹象,都表明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今,股市回落到3500点附近横盘,有点惶恐地等待着,观望着,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活性和爆发力。这个市场,究竟怎么了呢? :*22*: :*22*: :*22*: :*19*: :*19*: :*19*: :*19*: :*19*: 控制仓位仍是首要 :*29*: :*29*: :*29*: 楼主辛苦了。这个市场,究竟怎么了呢? 神华啊我刚割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