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农夫 发表于 2008-1-18 08:55

中国历史朝代间的斐波那契关系

中国历史朝代间的斐波那契关系



见中国历史朝代表:http://www.zhmdw.com/xunxi/dayin.asp?id=685

之前,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波浪排列做过分析,在《人类文明的斐波那契演进》的第8帖。

现在,对中国历史朝代表又做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发现了其中的数学奥秘――中国历史朝代间的斐波那契关系

太复杂、太精密了,只能以排列组合的方式列出:

东周/周=514年/809年=0.635→0.618(斐波那契比率)
周/春秋战国=809年/501年=1.615→1.618(斐波那契比率)
战国/周=182年/809年=0.225→0.236(斐波那契比率)
周/东汉、北朝、西夏=809年/195年=4.149→4.236(斐波那契比率)
(东汉=北朝=西夏=195年)
晋/周=155年/809年=0.192→0.191(斐波那契比率)
周/(南朝+北朝)=809年/(169年+195年)=2.223→2.236(斐波那契比率)
宋/周=319年/809年=0.394→0.382(斐波那契比率)
南宋/周=152年/809年=0.188→0.191(斐波那契比率)


春秋/西周=241年/295年=0.817→0.809(斐波那契比率)
战国/西周=182年/295年=0.617→0.618(斐波那契比率)
三国(吴)/西周=58年/295年=0.197→0.191(斐波那契比率)
西周/(南朝+北朝)=295年/(169年+195年)=0.810→0.809(斐波那契比率)


东周/西汉=514年/229年=2.245→2.236(斐波那契比率)
东周/东汉、北朝、西夏=514年/195年=2.636→2.618(斐波那契比率)
东周/宋=514年/319年=1.611→1.618(斐波那契比率)
金/东周=119年/514年=0.232→0.236(斐波那契比率)
(元+明+清)/东周=632年/514年=1.230→1.236(斐波那契比率)


汉/春秋战国=426年/501年=0.850→0.854(斐波那契比率)
东汉、北朝、西夏/春秋战国=195年/501年=0.389→0.382(斐波那契比率)
宋/春秋战国=319年/501年=0.637→0.618(斐波那契比率)
春秋战国/辽=501年/218年=2.298→2.236(斐波那契比率)
金/春秋战国=119年/501年=0.238→0.236(斐波那契比率)


东汉、北朝、西夏/春秋=195年/241年=0.809(斐波那契比率)
三国(吴)/春秋=58年/241年=0.241→0.236(斐波那契比率)
北朝(北魏)/春秋=148年/241年=0.614→0.618(斐波那契比率)


三国(蜀)/战国=42年/182年=0.231→0.236(斐波那契比率)
晋/战国=155年/182年=0.852→0.854(斐波那契比率)
战国/北朝(北魏)=182年/148年=1.230→1.236(斐波那契比率)
战国/唐=182年/289年=0.630→0.618(斐波那契比率)


北朝(北周)/秦=24年/15年=1.600→1.618(斐波那契比率)
秦/五代十国(十国)=15年/77年=0.195→0.191(斐波那契比率)


汉/东汉、北朝、西夏=426年/195年=2.185→2.236(斐波那契比率)
(南朝+北朝)/汉=(169年+195年)/426年=0.854(斐波那契比率)
南朝/汉=169年/426年=0.397→0.382(斐波那契比率)
北宋/汉=167年/426年=0.392→0.382(斐波那契比率)
汉/金=426年/119年=3.580→3.618(斐波那契比率)
清/汉=267年/426年=0.627→0.618(斐波那契比率)


东汉、北朝、西夏/西汉=195年/229年=0.852→0.854(斐波那契比率)
三国(魏)/西汉=45年/229年=0.197→0.191(斐波那契比率)
西汉/东晋=229年/103年=2.223→2.236(斐波那契比率)
五代十国(五代)/西汉=53年/229年=0.231→0.236(斐波那契比率)
宋/西汉=319年/229年=1.393→1.382(斐波那契比率)
西汉/北宋=229年/167年=1.371→1.382(斐波那契比率)
元/西汉=89年/229年=0.389→0.382(斐波那契比率)
西汉/清=229年/267年=0.858→0.854(斐波那契比率)


三国(魏)/东汉、北朝、西夏=45年/195年=0.231→0.236(斐波那契比率)
隋、中华民国/东汉、北朝、西夏=37年/195年=0.190→0.191(斐波那契比率)
隋=中华民国=37年
五代十国(十国)/东汉、北朝、西夏=77年/195年=0.395→0.382(斐波那契比率)
东汉、北朝、西夏/宋=195年/319年=0.611→0.618(斐波那契比率)
北宋/东汉、北朝、西夏=167年/195年=0.856→0.854(斐波那契比率)
金/东汉、北朝、西夏=119年/195年=0.610→0.618(斐波那契比率)


三国/晋=60年/155年=0.387→0.382(斐波那契比率)
西晋/三国=51年/60年=0.850→0.854(斐波那契比率)
东晋十六国(十六国)/三国=135年/60年=2.250→2.236(斐波那契比率)
隋、中华民国/三国=37年/60年=0.617→0.618(斐波那契比率)
三国/宋=60年/319年=0.188→0.191(斐波那契比率)
三国/南宋=60年/152年=0.395→0.382(斐波那契比率)
辽/三国=218年/60年=3.633→3.618(斐波那契比率)
三国/清=60年/267年=0.225→0.236(斐波那契比率)


三国(魏)/金=45年/119年=0.378→0.382(斐波那契比率)
三国(吴)/三国(蜀)=58年/42年=1.381→1.382(斐波那契比率)
南宋/三国(蜀)=152年/42年=3.619→3.618(斐波那契比率)
三国(蜀)/辽=42年/218年=0.193→0.191(斐波那契比率)


隋、中华民国/晋=37年/155年=0.239→0.236(斐波那契比率)

西晋/东晋十六国(十六国)=51年/135年=0.378→0.382(斐波那契比率)
西晋/隋、中华民国=51年/37年=1.378→1.382(斐波那契比率)
西晋/辽=51年/218年=0.234→0.236(斐波那契比率)
西晋/清=51年/267年=0.191(斐波那契比率)

东晋/南朝=103年/169年=0.609→0.618(斐波那契比率)
东晋/南宋=103年/167年=0.617→0.618(斐波那契比率)
东晋/清=103年/267年=0.386→0.382(斐波那契比率)

南朝(陈)/东晋十六国(十六国)=32年/135年=0.237→0.236(斐波那契比率)
东晋十六国(十六国)/隋、中华民国=135年/37年=3.649→3.618(斐波那契比率)
五代十国(五代)/东晋十六国(十六国)=53年/135年=0.393→0.382(斐波那契比率)
东晋十六国(十六国)/北宋=135年/167年=0.808→0.809(斐波那契比率)
东晋十六国(十六国)/辽=135年/218年=0.619→0.618(斐波那契比率)

南朝/明=169年/276年=0.612→0.618(斐波那契比率)

南朝(齐)/南朝(宋)=23年/59年=0.390→0.382(斐波那契比率)
北朝(西魏)/南朝(宋)=22年/59年=0.373→0.382(斐波那契比率)
隋、中华民国/南朝(宋)=37年/59年=0.627→0.618(斐波那契比率)
南朝(宋)/南宋=59年/152年=0.388→0.382(斐波那契比率)

南朝(陈)/南朝(齐)=32年/23年=1.391→1.382(斐波那契比率)
南朝(齐)/北朝(北齐)=23年/27年=0.852→0.854(斐波那契比率)
南朝(齐)/隋、中华民国=23年/37年=0.622→0.618(斐波那契比率)
南朝(齐)/金=23年/119年=0.193→0.191(斐波那契比率)

南朝(梁)/北朝(北魏)=55年/148年=0.372→0.382(斐波那契比率)
南朝(梁)/唐=55年/289年=0.190→0.191(斐波那契比率)
南朝(梁)/元=55年/89年=0.618(斐波那契比率)
南朝(梁)/明=55年/276年=0.199→0.191(斐波那契比率)

南朝(陈)/南朝=32年/169年=0.189→0.191(斐波那契比率)
南朝(陈)/北宋=32年/167年=0.192→0.191(斐波那契比率)

金/北朝(北魏)=119年/148年=0.804→0.809(斐波那契比率)
北朝(北魏)/(元+明+清)=148年/632年=0.234→0.236(斐波那契比率)

北朝(西魏)/北朝(东魏)=22年/16年=1.375→1.382(斐波那契比率)

北朝(北齐)/北朝(西魏)=27年/22年=1.227→1.236(斐波那契比率)
隋、中华民国/北朝(北齐)=37年/27年=1.370→1.382(斐波那契比率)

北朝(西魏)/五代十国(后梁)=22年/16年=1.375→1.382(斐波那契比率)

隋、中华民国/北宋=37年/167年=0.222→0.236(斐波那契比率)
隋、中华民国/南宋=37年/152年=0.243→0.236(斐波那契比率)

金/五代十国(五代)=119年/53年=2.245→2.236(斐波那契比率)
五代十国(五代)/明=53年/276年=0.192→0.191(斐波那契比率)

金/宋=119年/319年=0.373→0.382(斐波那契比率)

北宋/金=167年/119年=1.403→1.382(斐波那契比率)
北宋/清=167年/267年=0.625→0.618(斐波那契比率)

南宋/(元+明+清)=152年/632年=0.241→0.236(斐波那契比率)

辽/清=218年/267年=0.816→0.809(斐波那契比率)

金/(元+明+清)=119年/632年=0.188→0.191(斐波那契比率)
清/金=267年/119年=2.244→2.236(斐波那契比率)


中国历史进程中存在如此紧密、精巧的数学关系。也就是说,每个朝代的起始、发展、衰落、终结,乃至整个中华文明进程,事先已经被“代入方程”,事先已经被排列好。

谁干的?(2008-01-18补)

[ 本帖最后由 巴山农夫 于 2008-1-18 08:59 编辑 ]

巴山农夫 发表于 2008-1-18 09:01


那些历史学家就是弱智

整天研究来、研究去,就是不懂得用数理分析的方法研究历史。

居然,还恬不知耻地给人传道、授业、解惑。

给我擦皮鞋都不够资格。


http://www.ce.cn/xwzx/shgj/gdxw/200603/26/W020060326572618087418.jpg

[ 本帖最后由 巴山农夫 于 2008-1-18 09:07 编辑 ]

高级学习者 发表于 2008-1-18 09:18

纯属无聊,相除的朝代好多都不挨着,根本就没关系呀。这么多朝代,这么多数,凑来凑去肯定行的嘛。

天人何异 发表于 2008-1-18 09:45

本朝有多少年?

shen0519 发表于 2008-1-18 09:50

你太狠了,本朝多少年怎么能告诉你

巴山农夫 发表于 2008-1-18 09:57

原帖由 巴山农夫 于 2008-1-18 09:0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些历史学家就是弱智

整天研究来、研究去,就是不懂得用数理分析的方法研究历史。

居然,还恬不知耻地给人传道、授业、解惑。

给我擦皮鞋都不够资格。


http://www.ce.cn/xwzx/shgj/gdxw/200603/26/W020060326572618087418.jpg


:*29*:

历史热的背后是对未来的迷茫,史记专家出场、清史专家出场、通俗解读《论语》走红、通俗解读《三国》走红、保安员进北大讲《论语》。。。

折腾了半天,也没能从历史中刨出什么对未来的启示,对未来还是迷茫!

哈哈哈!!

巴山农夫 发表于 2008-1-18 10:15

原帖由 高级学习者 于 2008-1-18 09:1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纯属无聊,相除的朝代好多都不挨着,根本就没关系呀。这么多朝代,这么多数,凑来凑去肯定行的嘛。

这位同学,功课没学好。

教科书第4章中说:几乎每一浪,总是与它的相临、相隔、分量波浪存在某种斐波那契比率关系。

大海之王 发表于 2008-1-18 10:34

不发表意见,但对楼主的研究精神表示敬意vv vv vv

tqz75 发表于 2008-1-18 10:45

赞一个

翘大拇指!!!   楼主说到了精妙的事了~~~~~~~~~~~~

天使无罪 发表于 2008-1-18 10:49

你还别说人多了,什么想法都有,能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历史问题还真是有点绝.
不过呢有没有牵强附会呢?

zhiliuaabb 发表于 2008-1-18 11: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怎么符合 ??

巴山农夫 发表于 2008-1-18 11:17

这篇论文,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继续/网络教育学院收录为<课余文摘>

http://adultedu.ustc.edu.cn/

http://adultedu.ustc.edu.cn/page06.htm

点击左侧菜单中的<课余文摘>

其中,科技类第四篇。

[ 本帖最后由 巴山农夫 于 2008-1-18 11:42 编辑 ]

波浪小混混 发表于 2008-1-18 11:24

没详细考证,不过相信楼主独特的研究角度和视野

巴山农夫 发表于 2008-1-18 11:43

http://www.xh520.com.cn/jokeimg/2006020718250910832.jpg

hsxz 发表于 2008-1-18 14:34

不发表意见,但对楼主的研究精神表示敬意

无形无意 发表于 2008-1-19 20:22

应该是这样

巴山农夫 发表于 2008-2-16 02:51

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不要脸的!

我的帖子居然成了这位的原创:http://www.chinavalue.net/Blog/BlogThread.aspx?EntryId=39397


作者:何党生

(原创) 2008-1-19 11:11:52 阅读:126


就是这个不要脸的:http://www.chinavalue.net/authorindex.aspx?id=5781

这位不要脸人士的自我简介:

http://www.chinavalue.net/UploadFile/2008/2/4/5781.jpg

简介:大学里读史,披览经史子集;入世粗通马列,辗转供职地方党委统战、宣传和政研部门。身居陋室,视通万里,头脑中里奔跑思想的千军万马。安得倚天抽宝剑,嘘气成云化作虹!视股市为人类智力的竞技场,中国破译江恩主宰数字、波动率第一人。读书炒股玩天下,“不求邀众赏,潇洒做玩仙”是也。

[ 本帖最后由 巴山农夫 于 2008-2-16 04:20 编辑 ]

巴山农夫 发表于 2008-2-16 07:24

原帖由 巴山农夫 于 2008-2-16 02:5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不要脸的!

我的帖子居然成了这位的原创:http://www.chinavalue.net/Blog/BlogThread.aspx?EntryId=39397


作者:何党生

(原创) 2008-1-19 11:11:52 阅读:126


就是这个不要脸的:http://www.chinavalue.net/authorindex.aspx?id=5781

这位不要脸人士的自我简介:

http://www.chinavalue.net/UploadFile/2008/2/4/5781.jpg

简介:大学里读史,披览经史子集;入世粗通马列,辗转供职地方党委统战、宣传和政研部门。身居陋室,视通万里,头脑中里奔跑思想的千军万马。安得倚天抽宝剑,嘘气成云化作虹!视股市为人类智力的竞技场,中国破译江恩主宰数字、波动率第一人。读书炒股玩天下,“不求邀众赏,潇洒做玩仙”是也。


我的分析“中国历史朝代间的斐波那契关系”被剽窃的证据


http://down10.pinggu.org/UploadFile_20082009/2008-2/20082167133283045.jpg


http://down10.pinggu.org/UploadFile_20082009/2008-2/20082167135836770.jpg


http://down10.pinggu.org/UploadFile_20082009/2008-2/20082167191766976.jpg


http://down10.pinggu.org/UploadFile_20082009/2008-2/2008216721160970.jpg

[ 本帖最后由 巴山农夫 于 2008-2-16 07:35 编辑 ]

抱起表妹上花轿 发表于 2008-2-16 08:43

何党生是神棍那还能要脸吗

zzlb 发表于 2008-2-16 08:44

原帖由 高级学习者 于 2008-1-18 09:1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纯属无聊,相除的朝代好多都不挨着,根本就没关系呀。这么多朝代,这么多数,凑来凑去肯定行的嘛。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历史朝代间的斐波那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