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idence0207 发表于 2007-12-25 00:36

原帖由 前方有雾 于 2007-12-25 00:2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跃跃欲试
:*19*: :*19*:

confidence0207 发表于 2007-12-25 00:56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7-12-25 00:1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慢慢发酵。。。:*22*:
记得税官3个月前评论580989的创设也是这句:funk: :funk:

老庄 发表于 2008-1-10 00:34

老庄在深夜时分顶你的贴子!
下次回过来再慢慢的看!:*19*: :*19*: :*19*:

chenyoung 发表于 2008-1-10 08:18

醋,香了。。。。。。。

confidence0207 发表于 2008-1-10 12:38

原帖由 老庄 于 2008-1-10 00:3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庄在深夜时分顶你的贴子!
下次回过来再慢慢的看!:*19*: :*19*: :*19*:
多指点啊...

confidence0207 发表于 2008-1-10 12:39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8-1-10 08:1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醋,香了。。。。。。。
NO NEWS IS GOOD NEWS:*18*:

amychen83 发表于 2008-1-10 13:23

:*29*: 莫谈国事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1-10 22:10

啤酒涨钱了!醋哪?:*22*: :*22*: :*22*: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1-10 22:11

镇江三大怪:香醋摆不坏!煮面小锅盖!肴肉不算菜!:*22*: :*22*: :*22*:

confidence0207 发表于 2008-1-14 19:33

 恒顺醋业(600305)因2007年度净利润环比增长难以达到30%,控股股东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将履行其股改时承诺,通过其从恒顺醋业获得的2007年度现金分红来补偿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

  公告指出,虽然2007年度公司一直致力于股改承诺的实施工作,但年内由于受粮食、包装物等主要原辅材料以及运输费用大幅上涨的影响,公司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而公司主营调味品属于大众消费必需品,调价受到一定的调控。同时,由于公司调整产业结构,子公司稳润光电实施新厂搬迁,产能受到一定影响,折旧费用大幅上升,对公司投资收益有较大影响。综上原因,预计公司2007年度实现净利润环比增长难以达到30%。

  故此,控股股东将遵守“如果2006年度或2007年度中某一年度,恒顺醋业的净利润环比增长未达到30%,则恒顺集团将通过其从恒顺醋业获得的2007年度现金分红来补偿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的承诺。

  具体补偿方式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补偿金额=(恒顺醋业实现30%增长的目标净利润额-实际完成净利润额)*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持股占总股本比例。但该补偿金额仅以恒顺集团从恒顺醋业获得的现金分红额为限。

confidence0207 发表于 2008-1-14 19:38

年报披露时间表公布 600305 恒顺醋业 2008-04-08

ZT
市场发展资本出力


任何产品的发展,都要经过小打小闹到逐步成熟,再到行业第一品牌的道路。而资本在这中间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剂强心针、一个助推器。

而y就目前的中国调味品市场来说,在规范的行业,一、二、三名领导者、挑战者、游击者的市场格局明显,这是不利于个体特征的表现的。也正是中国调味食品市场现阶段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弱势产品可以变成品牌产品,速度竞争可以抵消规模优势,这就如酱油产品加加可以在短短几年之内超越了不知多少百年的老酱园子。一个新兴的“鸡精”产品也可以在几年之内超过不知多少传统的调味食品企业,并形成数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一个售价一元钱左右的小调味料包,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中也能演绎成一个数以亿计的规模企业。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真正响当当品牌,只是一时的大红大紫、昙花一现对于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没有意义的。

即将推出的创业板,为企业发展和做强做大提供了一个好的融资平台。通过资本打造出一两个响当当的中国调味品牌,而这些品牌在市场中为其他品牌起到标杆作用。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调味品市场也会像现在的中国家电行业一样,成为世界的中国制造。

在我国的调味品行业中,一直以来,食醋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发展迟缓,很少受到资本的关注。

的确,长时间来,我国传统食醋行业较为零散,行业集中度相对低下。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统计,目前我国食醋年产量约在250万吨左右,生产企业却高达6000家,其中品牌企业产量约占30%,中小企业却占到70%左右。2006年前10名食醋制造企业生产总量只占全国总量的11.5%,作为领头羊的恒顺产量也只有8万吨,市场占有率约为4%。况且在整个调味品行业中食醋所占份额很小。2006年我国调味品销售收入前10名企业中,以食醋为主业的仅有恒顺醋业一家,其他企业多为酱油、复合调味品企业。

中国食醋行业还有着很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江苏、山西、山东等地,全国性的大型食醋企业基本没有形成。仅在山西一省,食醋制造企业就多达1100多家。

在目前食醋制造企业中,主要有江苏恒顺、山西东湖老陈醋、四川保宁醋、山西水塔老陈醋、天津天立独流老醋和北京王致和等。其中的江苏恒顺醋业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龙头。

恒顺醋业早在2001年2月上市,中国传统和资本市场的结合推动其迅速发展。尤其在2006年开始与新加坡JSH公司合作,新的项目将在年底投产。届时,香醋的年生产能力将增至20万吨,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也将会从现有的4%提升至10%左右,可以确保在全国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同时恒顺把自身定位于做中国食醋行业中的高端产品的龙头,这样明确的定位和不断的扩建逐步使其与其他品牌拉开距离。在中国醋业的产业化和品牌化的过程中,恒顺逐渐起到引导者的角色。并且,恒顺醋业将充分利用对方在全球市场的销售网络优势和先进的管理优势,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可以看到国际市场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仅以消费大国日本来说,人均食醋消费量每年在8千克左右,是中国人的7?9倍。

从食醋行业发展趋势看,未来一段时间,由零散经营向行业垄断竞争逐步过渡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虽然早在10年前,中国调味品协会就委托石家庄珍极酿造公司,为行业起草酿造酱油和食醋的国家标准以及配制酱油、食醋、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三项行业标准,标准已于2001年9月1日正式实施。对规范行业秩序起到很大作用。

但在发展过程中,食醋行业兼并重组的难题仍难以解决。主要因为食醋生产的资金和技术门槛较低,大大小小千余家食醋制造企业参与竞争,无序竞争、技术落后、企业规模小等问题一时很难改变。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占有率的高低是企业经营状况和产品竞争力状况的综合反映。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为提高利润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在自身问题还未解决的情况下,一些洋品牌也开始登陆中国市场,土洋之间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规范、整合食醋制造行业,让中国食醋制造企业走向世界,成为不得不跨过的一道门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很大程度上,目前的困难是由于没有与国外资本进行战略合作,没有很好利用国外强大的网络资源,对自身品牌定位也并不明确等原因造成的。

中国食醋行业的领军人物们也早就达成共识,准备在近10年内争创3?5个国际知名品牌,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而这样的转变需要大量资本的支撑,只有中国的传统与资本进行完美的结合,中国食醋制造行业的生存方式和竞争格局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

真诚的心啊 发表于 2008-1-26 11:40

我也是恒顺醋的股东,对基本面进行的认真的研究,我的qq是602454150想和你一起探讨下。

confidence0207 发表于 2008-1-26 11:50

希望能听到你的见解:*19*:

真诚的心啊 发表于 2008-1-26 21:43

回复 #93 confidence0207 的帖子

兄弟,你加我qq吧,呵呵,里面聊

印象派教主 发表于 2008-2-23 03:56

:*19*: 多谢提供 。
:*19*:

chenyoung 发表于 2008-3-1 10:09

醋,越陈越香,所谓陈醋

chenyoung 发表于 2008-3-5 20:55

香香..........

fbl125-2008 发表于 2008-3-5 21:46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8-3-5 20:5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香香..........
:*22*: :*22*: :*22*:

chenyoung 发表于 2009-3-25 21:11

........................

500吨的帅哥 发表于 2009-3-25 21:27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恒顺醋业600305长期跟踪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