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事没有上线,中午简单说说吧。
昨天大蓝,尤其是金融股走势不错,但金融群体拉升也突破5日线。下午的单边下跌有点不好。而且昨天实际是群跌的,虽然指数跌幅不大。
今天上午是缩量的,但市场近半年的走势没有一次将超跌进行到底的。真正短线安全的超跌股票很难寻觅。我个人观点依然谨慎,下降通道中的操作是很难的。市场整体观点没有改变,现在如果中线反弹,那么还是空间有点小。
个人依然没有操作。 现在开始后面的走势已经不好判断。具体能跌倒那里,或者反弹到哪里都不好判断。我只能说按照规律,恢复元气需要时间。问题需要时间来暴露,也需要时间来解决。 :*19*: :*19*: :*22*: 周末简评
依然不认为可以中线建仓。周五的上涨就当小反弹看吧,虽然有些好的东西,但还是不能消除空头的疑虑。
如果作为一个纯粹的价值投资者的话,这个市场不能说现在没有投资的股票,但很少,且不包括所谓的大蓝。
2008年我依然认为除非出现非正常的暴跌(现在还是没有出现),基本不会出现超过30%的指数上涨空间,这使得今年的可操作空间,时间都变得很小,操作难度变得很大。也许一年都等不来好的机会。
个人没有操作。 2008年我依然认为除非出现非正常的暴跌(现在还是没有出现),基本不会出现超过30%的指数上涨空间,:*19*: :*19*: 走一走,转一转,笑一笑,看一看。 也许一年都等不来好的机会。
:*22*: 4.7
单边上涨,量能温和放大,近一个月没有突破的10日线顺利闯关。连续两天的上涨终于带来些喜悦。这2天都是普涨格局。
但别怪我和尚泼凉水,后面最大空间还有10-15%,且这个幅度是我能想象到的最大涨幅。道理已经说过啦,2008年中国股市不缺钱,缺的是信心。
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缺乏对未来几年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信心,中国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太多。
对于机构来说,在原有的高估值体系面临崩溃的时候,缺乏能够对抗大小非的信心和重拾高估值体系的信心。
对于
对于中短线投机者来说,多数股民缺乏可以保持以往持续赚钱的信心。
对于基民来说,缺乏开放式股票基金成为投资首选的信心和继续持有基金份额的信心。
本周新的东西是,新股重新开闸,且有全面开闸的迹象,因为上海新股开闸。老股民都知道只有证监会认为行情很低迷才会停发新股,2会后停发一个月的新股重新开闸的信号我的解读是证监会不认为现在行情很低迷需要小心呵护。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千万不能追高,套牢者要把握难得的机会减少亏损。2008年就别和我和尚说踏空啦,因为不存在踏空的可能。
个人没有操作。
忘啦说啦,短线大盘已经到啦比较大的阻力位附近,震荡是难免的。 最近我忙着做580989,和尚,我顶你。:*22*: :) :*19*: :*19*: :*19*: 和尚不傻,聪明,顶一个。 爱吃肉,一天不吃想的慌。 强烈支持! :*19*:
谢谢分析 和尚不傻 不傻和尚:*22*: :*22*:
回复 #1 傻和尚 的帖子
:*22*: :*22*: 4.8午评连续2天资金流入,大涨后,今天上午交易开盘是有一次多空争夺的,多头取得一次胜利。但空头还会准备发动攻击的。3600这里的争夺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一次的争夺都是显得单薄。
今天有新股,我准备重仓申购。
另简单说一下美股。美国的失业率数据是比较高的,市场真正担心的美国经济还是看不到底,因为按照规律这只是次级债循环的又一次升级,离这个循环到底还早。附一个美股周线图。
[ 本帖最后由 傻和尚 于 2008-4-8 13:28 编辑 ] 工业企业利润的下滑直接影响了企业景气的提高。今年前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为16.5%,仅约为去年同期增速38%的一半。
从企业的经营情况看,成本压力仍是最大问题。
由于国内对燃料油(4375,2.00,0.05%,吧)价格的调控,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盈利156亿元转为净亏损206亿元。而在电煤成本上升的压力下,电力行业利润由去年同期的66.7%的增长直线下滑到61.0%的负增长。
中央企业中历来利润表现最好的两大行业同时出现了利润下滑,导致今年前两个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从去年49.3%的增速直线下滑到今年的-5.6%。而其他加工行业也已受到主要资源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 放量阳星。但是普涨格局,说明前期反弹的领涨品种大蓝退潮,热点转换,或者说是垃圾股补涨。
今天的盘面特点是大蓝明显出现资金出逃。今天上午下午的2波下跌明显是抢反弹的在出,手快的上午出,有点耐心的下午出。但今天能红盘收,应该是市场在今天顶住啦这些压力。关于今年的走势特点我个人认为是,技术走势一旦有某些中线买入信号,那么这之前你如果没有抄底的话,或者说有股票套牢的话。此时不应当首先考虑买,应当先考虑什么时候卖。
我在去年开博的时候对后市的下跌的机会曾设想2008年可以做大B浪,这个浪的开始时间和底部点数应当和现在比较接近。时间主要是考虑奥运的。但现在我对奥运行情有所修正,因为市场的观点从未如此的一致过,即奥运前要出货,上涨需要2个月的以上时间。这里出现一个驳论,观点如此一致的市场判断,底部主力如何吃货,吃谁的货?头部如何出货,出给谁?没有奥运这个反弹浪还好判断,现在这么一搅和,乱。
个人今天重仓申购新股,持有5%的国债。 :) :lovel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