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故清风不识字 发表于 2009-11-30 19:27

来向高手学习

szbazm 发表于 2009-11-30 23:13

为纪念我刚到六十能进来留个爪。。。我是Q上的淼淼。

回到未来 发表于 2009-12-1 03:29

其实股民的炒股生活也类似,大部分人,因为选股不当,选时不当,操作不当,长年累月地重复着无用功动作。
至少从收益上来说,是这样的。

就没想过改变一下?
其实,无论在圈内也好,在民间也好,身经百战,硕果仅存的投资或投机高手还是大有人在的,如果你有足够的眼光,和缘分,是不难发现偶露峥嵘的他们的。只是,我们通常都会被一些夸夸其谈,或大言不惭的蛊惑(也就是忽悠)以及短视习性所操纵,只看见涨停板,看不到细水长流式的满牛长牛。。。。。。。

对于10万资金来说,他想要一年100万,三年1000万,常见的梦游方式是短线复利。梦想是好的,这个可以有,但一旦作为了实实在在的追求,就不好了。
10万资金累吐了血,有两种结果:变成8万,这还算好的,资金没有被高额的交易费用吞噬。变成100万就太了不起了,需要起早贪黑,作分析,做研究,全神贯注盯盘,做交易,没时间做别的,没时间享受生活。
而对于1个亿的资金来说,普通年景,一年赚到1000万就知足了,赶上牛市,3年年均赚个50%,跑赢指数,就可以摆庆功宴了。
一个庆功宴,刚好是你10万翻倍的利润啊。

这就是资本市场,看上去歌舞升平,实则血雨腥风,冷暖自知。

peking2008 发表于 2009-12-1 07:33

#*)*# #*)*# #*)*#

10705 发表于 2009-12-1 09:18

适合少数人玩的游戏!~~~~~~

fcfc1111 发表于 2009-12-1 16:52

#*d1*#

201008 发表于 2009-12-1 18:03

终于可能进版主的自留地了,哈哈~#*22*#

ArJane 发表于 2009-12-1 23:22

来看看回版的自留地里又种了啥?
----------睿智#*d1*# #*d1*# #*d1*#

yxlxb 发表于 2009-12-2 00:16

回版的帖子总能给我很大的帮助,学习

sep929 发表于 2009-12-2 01:34

今天大涨了又,呵呵

血纷纷 发表于 2009-12-2 02:06

资本市场,看上去歌舞升平,实则血雨腥风,冷暖自知。
--------

严重支持回版!

血纷纷 发表于 2009-12-2 02:07

回版 有空说几句 06060923 就好了

回到未来 发表于 2009-12-2 02:45

2009年12月7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会议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会议重点是讨论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问题。同时在11月25日常务会议上,中国府就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首次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而树林固碳是当仁不让,国家定会大力发展林业,结合俄罗斯的原木出口关税增长的因素,这也势必引起国内木材涨价。

guduxu 发表于 2009-12-2 03:40

回版没睡呐,嘻嘻。回版说到木材,前阵子自己刚研究了一点。木材行业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从08年4季度开始走弱,今年前3季度都只是在低位徘徊吧,除了特高档的木材。欧洲因为订单减少,原木方面都在做去库存的买卖,量也不多。
现在看来因为政策的变动,加上可能回暖的10年消费市场,行业应该随经济得到复苏。谢谢回版的提醒!!

回到未来 发表于 2009-12-3 01:23

转贴自“汗网”

对比一下中外物价,再想想最近的涨价
发布: 2009-12-02 21:00 |作者: StockXP

前些日子,我翻阅一份英国报纸,看到一幅大照片,画面是相当于伦敦“王府井”的牛津街的商场购物人流,照片说明称英国消费者重返商店显示金融危机可能即将触底云云,但仔细端详,我却发现人流中有许多华人模样的脸庞,再认真研究,更觉得这些人的穿着打扮像是中国大陆人。
后来,我先后与几位英国华裔朋友谈起此事,他们一口咬定:“没错,这些人肯定是从中国大陆来的!”他们还补充说,他们在中国的朋

最近读了中国财经评论家时寒冰的博客,发现中国消费者也在为美国经济重归繁荣“做贡献”。时寒冰最近去了一趟美国,他在博客中写道,他在洛杉矶曾经 “遇到一群中国去的游客,购物之多可用疯狂来形容。在一个卖箱包的商店,几乎每个从中国去的人都买两个以上的箱子,因为,他们要装下所买的商品。他们一边挑选商品一边惊诧着:‘这里的东西怎么会比国内便宜这么多?!'我可以听出他们心中的不平衡。”
至于那些没有机会公款出国或没有实力自费旅游的普通中国人,知道这一事实后可能心里就会更不平衡了:因为他们只能无奈地接受中国物价的现实。乍一听,你会觉得不可思议:尽管如今中国人收入不断提升,但中国人均GDP毕竟远远低于美英等西方富国,怎么能够承受比伦敦、洛杉矶还高的物价呢?其实,如果不是我本人今年也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几个月,因而对北京物价有了亲身体会的话,我也不会相信这是个事实。
别的地方我不敢说,仅仅对比一下我长期生活过的北京和伦敦。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北京至少在“衣”、“住”两大方面比伦敦贵,至于“行”,北京的公共交通费用的确要比伦敦便宜,但在个人购车花销上,北京却比伦敦贵得多。
我这里说的“贵”,并不是相对的“贵”(即某商品价格在居民平均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而是绝对的“贵”,也就是说,如果英镑与人民币目前的兑换率是 1:12,那么,在北京,房价和租房租金(至少在三环以内)、国际名车价格以及正规商场多数中档以上服装的价格,即使除以12,也比伦敦贵。
“食”的情况比较复杂,一般而言,北京超市的蔬菜水果、柴米油盐,如果除以12,要比伦敦便宜,但在相对价格上,则比伦敦贵或不相上下;北京有很多服务于外来打工者的廉价小餐馆,无论是绝对价格,还是相对价格,都比伦敦便宜,但稍微上点儿档次的餐馆,相对价格就比伦敦贵,而高档餐馆的价格,绝对价格都比伦敦贵。
更为匪夷所思的是,北京某些日常用品的价格,绝对价格也比伦敦贵。例如,伦敦超市洗发水的价格通常是一英镑左右,但北京超市洗发水通常都要卖15元人民币以上,名牌洗发水则在30元人民币以上。

f)qBC3h5Mi0汗668Y-SYvIN
时寒冰在其博客中如此描述他最近的美国之行:“到美国后才发现,美国除人工服务之外,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绝对价格)是低于中国的,有些商品的价差之大,有点瞠目结舌。”他对比了中国(大概指他居住的上海)和美国洛杉矶的物价:在中国一套卖3万元左右的Armani(阿玛尼)西服,在洛杉矶用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钱就可以买到;宝马Z4的价格,洛杉矶的广告上标注的报价为29881美元,中国的价格,听一位朋友介绍,大致在50万元——80万元人民币之间……

2EmK0o q.|0
J` @!`s0时寒冰说的这些国际名牌商品,大概由于进口到中国要征收很高的关税,再加上运费等等,所以,在中国卖得比西方贵并不令人吃惊(尽管贵四、五倍仍然有些不甚合理);但那些纯属中国制造的商品,在中国卖得居然也比西方贵,就太令人费解了。

\1[?VM0汗66x2Gp4Q8vG]
例如,美国一位研究中国经济的华裔学者就曾吃惊地发现,他在美国超市沃尔玛买到的中国大陆生产的质量不错的登山鞋,价格只有2.99美元,后来,他给一位中国经济官员打电话,讲了此事,对方不信,说在中国大陆出售的登山鞋,“三百块人民币买的还是烂牌子,好一点的都要一千多块。”
我今年上半年住在北京,下半年住在伦敦,这种对比更鲜明、更强烈、更真实:许多同样类型的中国产品,在英国的售价确实低于中国。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事?
那位美国华裔学者也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他询问了一位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台湾商人,这位台湾人的解释是:“中国大陆到处是欺诈,贸易商之间拖欠货款比比皆是,生产商只有提高出厂价格才能保障自己的利润;而出口就不同了,只要你和外商签订了合约,基本上你就不用担心,美国进口商给你信用状,你可以去银行抵押贷款,生产之后你发货,钱就到手了,没有麻烦,钱少赚点,但风险也小。”
对这个解释,这位美国华裔学者相信确有其理,但仍感并非全部原因,于是,他又查阅了一些中国大陆的商业流通资料,并通过其它渠道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个更让他吃惊的事实:从中国大陆运货到美国的运费,竟然比从广州运货到北京还便宜!原因何在?还是腐败:由于中国大陆铁路货运超负荷,流通商要想申请一个车皮的指标,运费之外的额外费用竟然高达五千到五万人民币之间;高速公路运输也不便宜,中国大陆媒体引述一位常年从广州送货到北京的司机的话说,广州到北京的高速公路,一路的过路费就有1400元人民币,除此以外,还要有大约有7000元人民币的额外费用,这个费用不是汽油费,也不是汽车修理费,而是无缘由的罚款和敲诈。

这些因腐败所造成的成本,自然也都被摊到产品价格中去了,最后由消费者埋单。看来,腐败之害,不仅体现在政治方面,也体现在经济方面。

中国政府这些年已经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病,所以常讲要提振内需,但效果不大,中国至今依然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体。中国的内需为什么提不上来?原因很多,包括缺乏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但相对西方来说中国物价过高,至少也是原因之一。
而西方这么多年来通货膨胀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水平,至少在那些有真知灼见的西方学者看来,是得益于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中国一直在为西方打工,而且是廉价打工。
上个星期,我在伦敦参加了一次新书发行讲座。这本新书的作者是两位在多年在中国经商的英国人,书名是:《China Counting》,序言中有一句话让我深以为然:“西方舆论倾向于认为,中国一直在免费乘坐西方的消费列车,但真实情况是,中国一直在补贴西方。”
然而,即使西方的政客们意识到这一真相,但面对某些利益集团的压力,他们或者出于选票得失的短期政治考虑,或者出于保护本国制造业的短视经济理由,也会筑起“反倾销”关税的大墙,挡住来自中国的“补贴”。欧美最新一波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即为明证。
嗨,好一个里外不讨好、两头不受待见的“中国补贴”。汗66#jmLag%{x5[

回到未来 发表于 2009-12-3 01:29

原帖由 guduxu 于 2009-12-2 03:40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版没睡呐,嘻嘻。回版说到木材,前阵子自己刚研究了一点。木材行业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从08年4季度开始走弱,今年前3季度都只是在低位徘徊吧,除了特高档的木材。欧洲因为订单减少,原木方面都在做去库存的买 ...
哈哈,林业股这波炒作跟木材价格无关,是游资主力发挥想象力,发明出个林木固碳概念,加入低碳概念炒作之主流而已。

手握大资金,拥有引领潮流智慧能力的大鳄们,实在是有才。

可惜了我们这些散户中的大部分人,只能被动地跟随。

[ 本帖最后由 回到未来 于 2009-12-3 01:30 编辑 ]

greateye 发表于 2009-12-3 01:34

哈哈,刚忙完事情,上来一看未来果然在,道声晚安就睡觉去了,早点休息#*19*#

greateye 发表于 2009-12-3 01:37

真巧,1664楼,我不是有意的#*22*# #*22*#

回到未来 发表于 2009-12-3 01:45

原帖由 greateye 于 2009-12-3 01:3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巧,1664楼,我不是有意的#*22*# #*22*#
要这么说,尧舜顺顺是我的#*29*#

忘记问题 发表于 2009-12-3 08:13

国内存在的问题确实太多
页: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查看完整版本: 回到未来的自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