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未来 发表于 2009-8-28 00:41

下午收盘后,跟一个民间小私募的操盘手聊了聊,粗算算,我们跟他们几个认识也有2年多了,这几个人,尤其他们的老大,是身怀绝技的实战派。我在以前的帖子里提到过。
聊到目前行情,都有些困惑,震荡的太剧烈,而且简直没了规矩,虽然市场本身就是永远令人捉摸不定,但是近期的个股走势,也的确是有些惊心动魄了,连很多久经沙场的老战士都有些力不从心,无从下手。他们这个小机构最近操作了几次,都是差点进了陷阱,最近一战还损兵折将。
不好做了,大家都有种不如去休假的想法。

tyxxq 发表于 2009-8-28 00:43

:*22*: :*22*: :*22*:

zeric 发表于 2009-8-28 00:49

:*22*:

回到未来 发表于 2009-8-28 00:59

原帖由 回到未来 于 2009-8-26 13:30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今天12.22回补了。
1737157

昨天下午笔误,应该是14.22

收盘前感觉不是很好,把远洋T出去了,没来得及发帖,抱歉。

T出去的部分,今天又回补了,今天的交易在券商提供的交易软件上无法查询了,招商证券有时候很让人头疼,还大券商呢,令人失望。
昨天的(周三)还能查,今天回补是14.06元的样子,或者14.07,记不太清了。


跟了这个股票的朋友,有能力的话,就做些高抛低吸,降低成本,太多的我也不想谈了,这个股票最近遭遇基金的疯狂减持,他们也许有他们的道理,没办法,人家有钱,有没有脑子不重要。

9牛 发表于 2009-8-28 02:13

原帖由 回到未来 于 2009-8-28 00:4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下午收盘后,跟一个民间小私募的操盘手聊了聊,粗算算,我们跟他们几个认识也有2年多了,这几个人,尤其他们的老大,是身怀绝技的实战派。我在以前的帖子里提到过。
聊到目前行情,都有些困惑,震荡的太剧烈, ...
*d:1* *d:1* *d:1*

目前的股票市场是一下跌起来时是势如破竹, 而临时企稳的时候,总是部分小盘在
   ___
    (_)/   \
   <'_, ____)~~~~~~~   串
   ^^   ^^

蓝筹成为了主力在市场上重点破位下挫的有力武器,所以,这波调整应该会继续震荡,只是如楼主朋友所言,震荡是在是太剧烈了,但是,所谓的剧烈不过是下跌的时候剧烈,而且,是连续不停的用大幅度下挫的阴跌方式,根本让你来不及思考就关门了。

抛开还是牛市所言的主调,其实,最近的股市已经崩盘了一次了。而目前的点位而言,其实,很多股票都还是在 2600附近的了。或许,那些股票就是广大散户痴心拥护的‘好股票’

eric307 发表于 2009-8-28 13:35

原帖由 回到未来 于 2009-8-28 00:5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昨天下午笔误,应该是14.22

收盘前感觉不是很好,把远洋T出去了,没来得及发帖,抱歉。

T出去的部分,今天又回补了,今天的交易在券商提供的交易软件上无法查询了,招商证券有时候很让人头疼,还大券 ...
原来回版在这里 :*22*: :*22*:

fgq200601 发表于 2009-8-30 16:34

有钱比有脑子重要*d:1*

altory 发表于 2009-8-31 09:12

*d:1* *d:1*

ufo2992 发表于 2009-8-31 19:05

回复 #1126 9牛 的帖子

不能简单看待现在的市场,很多股票远比07.10的时候价格还要高,特别是传统中医药的龙头和现代生物制药,简直是避风港;毕竟政策的力量是不可替代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到风的来源,呆在风眼里,而不是去躲避风,从风眼看着外面纷扰的世界是多么惬意的事.

xiaoniao010 发表于 2009-8-31 21:52

*d:1* *d:1* *d:1* 回版外面的都抛弃了呢``
过来支持下``

今天看2套的采访

那啥``证券交易所的地方套的人之多```
无语呐

血纷纷 发表于 2009-8-31 22:52

这个股票最近遭遇基金的疯狂减持,他们也许有他们的道理,没办法,人家有钱,有没有脑子不重要。 远洋.jpg (8.88 KB)
2009-8-28 00:59
:*22*: :*22*: :*22*:

rfoptjk 发表于 2009-9-2 16:43

好久没见了,再次学习b:b

huijin88 发表于 2009-9-2 22:29

感觉目前基金手里的资金有限,已经无法大面积开发,只能采取收缩战略,重点出击

且未来中国属于rmb不断走强的,外贸型企业利润会大打折扣

huijin88 发表于 2009-9-2 23:03

谈谈对未来股市的看法
先谈目前,
中国人很聪明,在这之前先于国外调整,数数k线3年前国外股指为10000点左右,目前股指前几天到了9500点左右,按经济倒退3年,那10000点也该是短期顶部(再次冲过10000点该是经济的不明朗性几乎消失),自然会退守9000点位置
那按530之后全面泡沫化来看,4000点之上就不用去假象了,530砸出来的最低点也恰好是我们目前的短期顶,
那这回的底又会在哪儿呢?看下月k线就明白了2006年12月份那个缩量阳线以及第二个月的更小量阴线已经能说明,目前价位已经是底部,最低也就是06年12月的那个阳线的起头点位2319,打到这个份上,估计价格已经很恐怖
那无疑4000点又会成为未来的第二个高点,

huijin88 发表于 2009-9-2 23:11

无论哪个国家都希望股市能走好,
1可以圈钱2可以繁荣经济
但为什么就在这个当口中国哆嗦了一下呢
其实是为了将来做准备,通胀预期变成通胀苗头
得杀刹车
为了因对未来更大的风浪一般有经验的船长会怎样做??对,放些重物压舱
那ipo加速、创业版、国际版、红筹股也就是未来的压舱石
4块石头全上了之后股市还疯狂,那就是加息了
所幸大盘目前很多人都理智了下,停止了步伐,
因此大盘只有稳稳的缓慢的3步一回头的走,才是未来管理层所愿意看到的结果

huijin88 发表于 2009-9-2 23:11

个人观点,一起在斑竹创造的大好环境下探讨

回到未来 发表于 2009-9-2 23:39

1987年股灾片断回放


时间:1987年10月19日
星期一地点:美国
镜头回放: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当天,道琼斯指数大跌508.32点,跌幅为22.6%,一天之内总市值损失5000亿美元,并创下历史上日跌幅最大的记录。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大萧条)后,由罗斯福总统下令设立的,它的成立是为了防止股市再度遭受更多的股灾和欺诈性证券活动的感染。然而,SEC可以带给投资者正确的信息,却不能代替投资者思考。20世纪60年代初及70年代,投资者尚未看到公司的投资价值,于是许多上市公司开始过度吹嘘的行为来吸引公众的眼球。始于1982年夏天的大牛市,一直持续到1986年和1987年。这一轮大牛市是在对手接收、杠杆收购及合并浪潮的推动下升温的。实际上,许多公司是通过违规筹资来进行收购交易的。在那个年代,公司通过不断地收购其他公司而简直呈几何级数成长。在杠杆收购中,通过销售垃圾债券给公众来筹措巨额数量的资本。垃圾债券是一种损失风险很高的债券,因此,它的利率很高。通过卖垃圾债券筹资以购买想要得到的公司。IPO(公司首次新股发行)也变成了市场的一种时尚。“微型计算机”也是一个成长最快的行业。人们开始注意到作为一种革命工具,个人计算机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创造美妙的利润机会。投资者被吸引到这种传染性的兴奋中来,类似于历史上任何其他泡沫和股灾一样。这一种兴奋再一次使人们相信“市场总是向上的”。尽管经济增长很强劲,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仍无法防止不规范的IPO及内幕交易。1987年初,SEC展开了众多的有关违规的内幕人交易的调查。这带给当时的投资者一种警觉。同时,由于过头强劲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开始抬头并受到人们关注。美联储迅速提高短期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压力。不幸的是,它对股市构成了直接的威胁。许多机构交易公司开始利用组合保险来防止股市下跌所带来的损失。组合保险是一种业务,它利用期货合约当作一种保单。当股灾发生的时候,持有期货合约的人能获得一种收益,以抵补持股的损失。在利率上升后,许多大机构公司几乎同时开始采用组合保险。于是,期货市场在几分钟内成交数十亿美元,从而引起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剧烈振荡。再加上股票持有人几乎同时竞相抛售,市场几乎不能处理如此庞大而集中的卖出指令,大多数人因无买者而根本卖不出手中的股票。一天之内,5000亿美元从道琼斯指数中蒸发掉了。全世界各国股市几乎同时暴跌。当个体投资者听说巨大的股灾发生时,他们纷纷慌乱地给经纪人打电话,众多的顾客电话让经纪人无法应对,最终导致大批指令无法成交。许多人瞬间损失数百万。一些财产蒙受损失的投资者甚至偏激地冲向经纪人办公室开枪泄愤,还有几个经纪人被他们开枪打死,尽管如此,他们并未阻止市场下跌。大多数投资者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抛售股票,唯一的理由就是“别人都在卖”。这一非理智行为直接导致巨大股灾的发生。大多数期货及股票交易所被迫关闭一天。

回到未来 发表于 2009-9-2 23:44

从纳斯达克股灾看中国股市


发布时间: 2007-09-14 07:42 字体:   



   ■ 财经时评:“如何驾驭牛市”系列笔谈之二

       股票市场伴随着经济的周期波动提前进入牛市或熊市,这是一种常规的周期波动。在超常的大牛市背后,通常都是产业革命或经济结构的变革。在这种革命性的变革或结构性调整之后,往往有破坏性的大熊市以股灾的形式出现。虽然我们还是无法避免股灾的发生,也无法预测股灾何时来临,但是我们应学会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并力争在风险扩散时将自己的损失降低到可控的程度。

  回想到五年前我们把银行的融资上市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就应该看到,当前大牛市的本质是中国金融业的崛起,就像当年美国IT产业的崛起一样。虽然两个产业有不同的特点,但回顾纳斯达克的兴衰历程对于我们驾驭目前的大牛市无疑大有好处。

  金岩石   

  在美国证券史上,大大小小的熊市在过去80年内共发生了14次,其中有三次被定义为股灾:1929年至1933年的“大萧条”,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还有2000年至2002年的纳斯达克崩盘。

  在2000年至2002年的纳斯达克股灾爆发前夜,希勒教授的《非理性繁荣》出版了。他用格林斯潘1996年的一句话作为该书的书名,系统论述了资产泡沫形成的内在机制和经济后果。和加尔布雷思教授不同的是,他在预示泡沫即将破裂的同时,还论证了泡沫产生的必然性及其对产业创新的积极作用。从这个角度回顾纳斯达克市场的历史,可以看出纳斯达克的繁荣与美国IT和生物科技产业的崛起几乎同时发生,克林顿总统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也正是在1991年至2000年期间建成的。

  股票市场有“晴雨表”的功能,既可能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也可能是一个新兴产业的晴雨表。当股票市场中的某个行业板块占比偏高之时,股市的繁荣与萧条就必然与这个行业的盛衰直接相关。从这个角度看,科技股对于当年的纳斯达克市场几乎就相当于银行股对于当前的中国股市。回想到五年前我们把银行的融资上市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就应该看到,当前大牛市的本质是中国金融业的崛起,就像当年美国IT产业的崛起一样。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必然是厚积薄发,所以美国科技兴国,从产业化走向证券化,从而使几代人的积累在10年的大牛市中迸发出来,像火山爆发一样从传奇故事一直演绎到灾难结局。中国的金融业,从慈禧太后时期的“户部银行”取代民间票号之后,是在过去五年内通过融资上市回归到了现代金融业的主流。这也是一次产业革命,它使中国的银行业在过去五年中走了一百多年的路。所以,银行股的总市值占比从2005年底不到7%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股市和银行的关系就像纳斯达克市场与科技的关系一样,都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共同崛起的。

  纳斯达克市场从1971年创始,一直平平淡淡,几百点的变动,几千亿美元的市值,在1991年之前的20年中不过是从100点爬到300多点,1995年突破1000点,而后5年几乎是一口气冲上5000点。在1999年暴涨一倍后,2000年三月急转直下,酿成一场百年不遇的股灾。总市值在18个月内缩水近四分之三,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9·11”事件发生时跌到1200多点。从个股看,80%的股票跌幅超过80%,近40%的股票被迫或自愿退市。国人熟悉的搜狐、新浪、网易都相继跌破一元,搜狐股价从17美元左右跌到0.80美元时,公司的总市值甚至远低于账面的净现金。如果由此设想中国股市一旦泡沫破裂暴跌,一定会毛骨悚然。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纳斯达克市场的当时是“两新”:新兴市场加新兴产业。同一时期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并没有发生如此恐怖的暴跌,是从11000点跌到7000点,跌幅约三分之一。科技股本身的性质就是活跃的,科技股占主导的市场在任何时期都有较大的波动,所以在恐慌时期出现超常的暴跌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纳斯达克市场暴跌之前的1999年,风险投资和产业基金蜂拥进入科技产业,一时间有盈利模式的大家争相效仿,没有盈利模式的更是概念丛生。投资人疯狂追逐新概念,乃至于ABC公司宣布更名为ABC.COM公司,不仅ABC公司的股票暴涨,连CBA公司的股票也跟着暴涨。因为急功近利,疯狂的投资人连消息和代码都搞错了。中国股市目前的板块占比偏重于银行股,但是银行业是特种行业,不可能有一拥而上的投资风潮,所以很难发生像纳斯达克市场当年那样的疯狂。

  人们都希望能够在泡沫破裂之前的一瞬间跑掉,因而总是希望能够找到神奇的预言家,或者发现暴跌之前的信号,比如大地震前的老鼠搬家,海啸来临时的飞鱼上岸,等等。以我在美国亲身经历1987年和2000年至2002两次股灾的经验和相关研究来看,这样的希望几乎必然落空。美国证监会事后对纳斯达克股灾做过特别调查,结果发现在崩盘前一个月内各大投资银行推出的400多份研究报告中,建议卖出的只有5份。1987年“黑色星期一”之后也有很多专著和文章研究股市崩盘的原因,结果比较一致的意见却是因为基金经理们自己设定的程序化电脑交易。当时的确有一位女性分析师预言了1987年股灾,提前建议客户卖出全部股票。一时因声誉鹊起而独立开业,此后却再也没有做过正确的预测,人称华尔街的“傻大姐”。

  股票市场伴随着经济的周期波动提前进入牛市或熊市,这是一种常规的周期波动。在超常的大牛市背后,通常都是产业革命或经济结构的变革。在这种革命性的变革或结构性调整之后,可能有破坏性的大熊市以股灾的形式出现,但是大熊市的破坏与大牛市的贡献相比往往是微不足道的。纳斯达克10年牛市缔造了一个新兴产业,虽然以股灾结尾,但还是留下了微软、思科和英特尔这样一批堪称伟大的公司。日本股灾也留下了长达10年的萧条,在此之前30多年的大牛市也帮助了日本经济的崛起。如果说在暴跌时社会和一些投资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相对于大牛市的贡献和创造而言,也可以说是在不同时期付出的成本。要降低这种不必要的成本,也只能有两点建议:投资人好自为之,调控者善用国器。(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9牛 发表于 2009-9-2 23:44

原帖由 回到未来 于 2009-9-2 23:3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987年股灾片断回放


时间:1987年10月19日
星期一地点:美国
镜头回放: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当天,道琼斯指数大跌508.32点,跌幅为22.6%,一天之内总市值损失5000亿美元,并创下历史上日跌 ...

:*31*:   回版担心股灾出现??

难道担心会下破1500那个可能?

9牛 发表于 2009-9-2 23:47

原帖由 回到未来 于 2009-9-2 23:4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纳斯达克股灾看中国股市


发布时间: 2007-09-14 07:42 字体:   



   ■ 财经时评:“如何驾驭牛市”系列笔谈之二

       股票市场伴随着经济的周期波动提前进入牛市或熊市,这是一种常规的周 ...


金岩石,现在本身是个大空头,不过,他的理论和学历还有在金融界的地位身份却不是一般人可以项背的。
页: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查看完整版本: 回到未来的自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