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chao1982 发表于 2007-8-2 09:12

东安动力600178

    有好友问我东安动力怎么样,说实话我了解的不多,为了解决友人之惑,翻了一些资料,算是交差。

一、基本面
  东安是07年两市首家发布中报的,业绩粗粗一看似乎不错,每股收益约0.21,对应的市盈率在A股同行业公司中算是偏低的,而且业绩较去年同期增长32.74%。但是细细一查,发现了一些问题。
先看主营业务。2007 年1-6 月,公司共生产微型汽车发动机(含变速箱)142047 台,同比下降10.03%;销售150585 台,同比下降3.79%;实现销售收入108,722 万元,同比下降6.54%;从后两个数据还可以看零售价也在下降,而且市场份额下降这个趋势也已经持续好多年了。营业收入为1087222017.49,营业成本为976445241.06,毛利大概在11%,而同行业中的另两家发动机公司云内动力和维柴动力其毛利大概在20%-30%左右。从2001年开始,该公司的毛利率由21.4%一路减少到2006年的8.1%,比竞争激烈的家电还差。再减去相应的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利润为-13019071.49,换个话说公司主营的微型发动机项目在亏损。更糟糕的是报告期内应收帐款增加了605007370.70,其中哈飞汽车占了大头,而加上昌河汽车,这两家亲戚公司几乎占了应收款的90%多。而应付帐款明显不在一数量级,如果一个公司给顾客要欠款,自己又不能拖供应商的帐款,只能说明这个公司很弱势,虽然欠款的都是自己人。  
再看投资收益。东安主营亏损仍然能使收益看起来不错,就是因为投资其它公司的收益,确切的说就是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称东安三菱,东安动力占其36%股份),东安三菱4G1、4G9 系列发动机销售较同期增长了近一倍,给东安动力带来了103889660.37的收益,占报告期内利润的107%,而去年全年也才7000万的水平
  最后来看我个人认为在A股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指标,分红/融资比和每股现金流及其构成。东安动力98年时上市募资93022万元,在2001年时配股时再次募资51160.20万元,上市至今,只有06年度业绩较差没有分红,其它年度均有分红,分红额度占每股收益的40-50%左右,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一共派现了51160.20万元,总派现额与总融资额之比0.55,在两市股票中属中等偏上水平。圈钱的意图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公司比较中意配股这种再融资方式,而且偏向只是向流通股股东配股,原国有股股东一毛不拔,上市以来共有过三次配股议案,只有2001年10配3成功,05年10配8由于时间上和股改冲突导致流产,最近的一次议案在今年7.7提出,将在8.7投票,关于配股在下文再说明。而每股现金流则考验业绩的真实有效性。东安动力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4,346,447.47,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8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4,346,447.47,去年同期为-198,192,181.28。现金流为负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如果企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由较大投资带来的较差现金流就不能看做不利因素,但是就是东安动力而言,负的现金流的原因主要是应收帐款的大幅增加,这个状况令人担忧。
  所以从基本面来看,东安动力实在是让人无法放心,虽然主营业绩下降有大环境的原因(微型发动机市场的萎缩),但是东安自身的市场份额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说明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在中国,业绩有时不是最重要的,也许题材更要紧,有了好的炒作点,就可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跟东安有关的题材,我把它大致分为两个,一个是已经炒作了将近6年,并而将继续炒下去的重组、整体上市预期,另一个是今年的配股。

二、央企重组与整体上市
央企重组将会贯穿07年的热门名词,一旦沾上这题材,动不动就是几个涨停板。东安动力第一大股东是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属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旗下一员。讲这个话题前先要简单介绍下这里将出场的各个对象,参考附图(此图来自互联网,基本上正确,略有出入,如哈航再次分立为哈尔滨汽车集团以及哈尔滨航空集团,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中航科工也只能在这个图里讲故事了,呵呵)  
  配合附图,简单回顾一下相关历史,因为我也是在短时间内查找的资料,可能会出现理解偏差,希望大家能不啬指出。哈飞集团和东安集团历史上本是一家,1948年组建时定名为121厂,1952年两厂分立。1999年7月1日,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被分为两家公司——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直升机和汽车资产主要划拨给了中航二集团,其中就包括哈飞与东安。2004 年4 月两个集团联合重组,中航第二集团贯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方针政策、实现“车机融合、企业整合”的重大举措新组建的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005 年3-4 月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再次分立为哈尔滨汽车集团以及哈尔滨航空集团,此后东安动力属于汽车集团,形成了汽车制造产业链的整合,而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哈飞股份则属于航空集团,完成了飞机制造产业的整合。(能折腾吧,还没完呢,:))  
  目前哈尔滨汽车、航空集团的直接控股股东是H 股上市的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公司(中航科工,是中航二集团的控股公司,占61%),也是东安动力的第一大股东,持股59.51%。2003年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将哈飞集团、东安集团、洪都集团以及昌河集团的部分飞机资产和汽车资产整合,组建中国航空工业科技股份公司在香港上市,其中汽车销售收入占该公司总收入的80%以上。  
中航科工是中航二集团在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平台,上市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中航科工的上市招股材料中明确指出,中航科工将进一步整合旗下汽车资源,使其发挥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中航科工上市后,就成立了汽车产品管理总部和航空产品管理总部,开始整合旗下的航空资产和飞机资产。  
  在目前外界知悉的几套整合方案中,最为明确的一套方案是东安动力整合哈飞汽车之后,中航科工再将东安动力和昌河股份两家上市公司进行合并,成立中航汽车,从而实现中航科工汽车资产的整体上市。哈航和昌河的部分高层2004年内进行了换岗,而在人事变动之后,相关资产的整合也在加快进行。2004年12月,东安动力计划用配股募集资金的方式收购哈飞汽车100%股权,2005年4月6日该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但由于股权分置改革,未能实施。结果公司在2006年5月,万分无奈地表示:因股东大会授权期限已过,至于下一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车机整合工作,公司将要视国家新的政策和市场形势而定。  
  然而由于东安动力整合哈飞并不顺利,哈飞与昌河的合并更是困难重重,进而影响到中航科工整合的进程。中航科工汽车业务整合三年未成应该有其深层原因,中航科工也似乎有了新的重组思路。  
  2006年6月26日,6月26日昌河股份发布公告称,昌河航空所持有的昌河股份无偿行政划转给中航科工。   
  2007年3月30日东安动力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公司拟以所持公司全部股权(27499.7万股,占59.51%)向其下属全资子公司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增资。变更后,哈汽集团将成为公司直接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均为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尚需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且需经证监会豁免哈汽集团要约收购后方可实施。  
2007年4月9日,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接到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通知,江西洪都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将所持公司 139321170股股份过户至中航科工的相关事宜已于2007年4月5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完毕。本次股权变动后,中航科工将持有公司 55.29%的股权,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从上面几个动作可以发现,东安动力从中航科工直接控股变成孙公司了,而昌河与洪都则相反,这是为什么呢?2007年1月26日,中航二集团总经理张洪飚答记者:“香港上市的中航科工控股4家国内A股企业,如果有可能,我们试图减少汽车板块的数量,比如东安动力、哈飞股份、昌河股份。2004年东安和哈飞的调整就是为了彻底整合奠定基础,目前哈飞和昌河的整合也在进行之中,当然融合起来还有一个过程,如果融合好了,三支A股并成一支,这是解决战略方面的问题”。看来同行业整合思路仍然不变,可能会变得是先后顺序与整合重点。  
  这时市场上出现了其它的传闻与推测,版本也多种,但关键一点就是说汽车资源已经变为包袱,而军工定单大增,整合汽车资源不那么急迫了,再加上国务院及航空二集团的要求,因此中航科工决定先行H股回归整体上市。那么如何回归?回归后如何重组资源?其中一个猜测版本就是以换股的方式和600178交换股份,首先实现中航科工回归A股上市,然后以600178为平台彻底整合洪都航空等军工资产。这种方案可行性有多大我不知道,我估计中航科工自己心理也没底,因为有些事看起来他们说了也不算。而且有一点,东安控股股东变更的要约收购案豁免迟迟没有下文,也从侧面说明东安的整合方向确实可能有重大变化,因为同样的变更沪东重机很快就批下来了。  
  具体它们会怎么重组,我现在真是看不出来,但中航二集团的优质资源并不多,无非就是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的区别,等进一步的消息来确认吧。时间就是金钱,中航科工整合乃至整个中航二集团的整合折腾了这么久,一旦真正开始实施,估计中航肯定要从市场上加倍索取来弥补。

三、配股  
从配股预案来看,此次融资只是几个项目而已,跟重组这个大题材比小多了。关于配股,我想对一家现金十分紧缺的公司来说,能圈到越多的钱是真实的目的(其实哪家不是这样),因此配股定价日前走一波行情是必须的,如果股价太低的话估计他们也没多大兴趣,而且这次中报这么早早出来估计也是为了配股,看起来这次是志在必得了,因此这里会有一波行情。但是真正的大行情还是取决于重组这个超级话题。

四、小结  
东安动力总体上来说是一家技术一般、管理平庸的上市公司,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给人无限想象的是它背后的集团内部资源重组。就中航科工系A股而言,要不要买?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买多少?本文不做回答。

[ 本帖最后由 jinchao1982 于 2007-8-2 09:14 编辑 ]

govyvy 发表于 2007-8-2 09:23

好看~评的不错~忍不住加分了~哈~

jinchao1982 发表于 2007-8-2 09:33

加分速度有够快的,刚发完。。。TKS:*19*:

arthurlichao 发表于 2007-8-5 02:15

分析的好透彻!!我重仓持有该股, 我是新手, 本以为配股不花钱的是跟送股一样的....看了楼主的文章真是受教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安动力60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