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hung
发表于 2007-6-17 10:43
谢谢lz了
hitbency
发表于 2007-6-17 10:48
恩 好pp
风里飞侠
发表于 2007-6-17 11:01
不错,半年之内应该可以翻倍
小散户1
发表于 2007-6-18 22:14
城市商业银行上市潮起 两家银行将发新股
2007年06月18日 19:11:09 中财网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将于6月22日即本周五接受发审委的审核,从而正式拉开了城市商业银行的上市大幕,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则成为首批幸运儿。
南京银行此次将在上证所发行不超过7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36.72%,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2.16元。宁波银行此次将在深交所发行不超过4.5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8%。两银行此次发行募集资金均将全部用于充实资本金。
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2月,是继深圳、上海、北京后成立的第四家城市商业银行。经过两次增资扩股,目前注册资本为12.07亿元。南京银行控股股东为南京市国资集团,持有19.78%的股份,国际金融公司和法国巴黎银行分别持有15%、19.20%的股份。截至2006年12月31日,南京银行总资产579.23亿元,净资产26.11亿元,2006年实现净利润5.95亿元,资产规模和经营效益在国内城市商业银行中均居前列。
宁波银行成立于1997年4月,截至2006年12月31日,总资产565.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61.9亿元,贷款余额为277.6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0.33%,资本充足率为11.48%,2006年实现净利润6.3亿元。宁波银行控股股东为宁波市财政局,持有13.17%的股份,华侨银行为第二大股东,杉杉股份和雅戈尔各持有8.73%的股份。
发审委2007年第62次工作会议公告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定于2007年6月22日召开2007年第62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现将参会发审委委员及审核的发行人公告如下:
一、参会发审委委员:
王志雄 孙 勇 张圣怀 梁 烽
温京辉 陈 飞 郭旭东
二、审核的发行人: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发)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发)
发行监管部
二○○七年六月十八日
小散户1
发表于 2007-6-18 22:17
香港股市今日收盘涨565.84点
周一港股市场表现极为强劲,恒生指数再创历史新高。恒指指数高开239.24点或1.14%,其后单边上行,盘中高见21585.03点,全日收报21582.89点,涨565.84点或2.69%,成交1000.74亿,较上周五同比大幅放大逾两成,同时更超越今年5月14日时所创下的949.89亿的历史天量水平,再创天量纪录;红筹指数高开43.59点或1.14%,全日收报4001.29点,涨194.20点或5.10%;国企指数高开252.1点或2.20%,全日收报11866.71点,涨422.80点或3.69%。红筹指数和国企指数均是持续第三个交易日创出历史新高,同时今日更跑赢A股市场的表现。
花旗的分析认为,H股的这种强劲表现可能源于投资者憧憬一些主要公司的盈利可能增加,因此前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同时,亦有分析认为,市场预期QDII将加速涌向港股市场,故而国企股和红筹股受到了资金的追捧;另外,建行即将回归A股,另有传闻指中移动将7月回归,亦引发了市场对于红筹股和国企股加快回归步伐的联想,进而推动了该类板块的造好。
蓝筹股整体造好,35只恒指成份股仅5只下跌。长实报102.30港元涨0.29%,汇控报144.00港元涨0.49%,和黄报77.45港元涨0.72%,恒生银行报106.20港元跌0.56%,新地报90.80港元涨0.72%,港交所报99.00港元涨4.32%,中银香港报18.78港元涨1.08%,港灯报39.95港元涨0.63%,九仓报32.30港元涨0.16%。
中资电信股继续领涨。中国移动报80.35港元涨6.00%,为恒指贡献201.52点的涨幅,占今日港股市场上涨动力的三成半;中国电信报4.78港元涨5.99%,中国联通报13.02港元涨8.14%,中国网通报21.45港元涨2.39%。据报道,中移动最快会在7月份启动回归A股的程序,目前已进入倒计时的阶段,只等待证监会开绿灯便可以全速进行。
中资金融股成为另一领涨板块,六行三保全线飙升。建行报5.25港元涨6.92%,交行报8.43港元涨1.69%,中行报3.99港元涨3.64%,工行报4.44港元涨4.47%,招行报23.85港元涨7.67%,中信银行报6.05港元涨2.54%;中国平安报52.20港元涨7.41%,中国财险报5.55港元涨8.61%,中国人寿报26.96港元涨4.66%。
0608
发表于 2007-6-18 22:22
:*22*: :*22*:
网明
发表于 2007-6-18 22:26
招商银行也不错啊 :*22*:
zhuanghong
发表于 2007-6-18 22:30
好股票
zero58
发表于 2007-6-18 22:32
:*27*:
小散户1
发表于 2007-6-18 22:38
银行业:上市银行5月份经营分析 增持3只股
2007-06-18 10:02 李伟奇 国金证券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我们依然维持对行业的“增持”评级,我们建议买入的银行股是浦发、华夏、兴业、招行和民生;其中,浦发银行是我们的首选。
浦发银行:预计5月份贷款和存款的同比增长分别为22.1%和12.5%。
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比重为47.3%;短期贷款比重为40.4%;票据融资的比重为12.3%。
浦发银行5月份的生息资产构成没有太大的变化,贷款比重从71.5%下降到70.5%;投资的比重从12.0%上升到12.7%;同业资产的比重维持在16.8%。
个人贷款同比增长18.1%,高于4月份的16.5%,占贷款的比重为12.2%。个人存款同比增长12.5%,高于4月份的11.7%。
招商银行:预计公司的贷款和存款同比增长分别为19.3%和16.4%。
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占比分别为51.85%和67.65%;票据融资占比为-19.5%。
4月份相比,生息资产的配置变化不大。贷款的比重略有提高,从58.5%上升到59.2%,投资比重从18.6%下降为18.2%;同业资产的占比则从22.9%下降到22.7%。
公司个人贷款的同比增速逐月提高,从年初的34.3%提高到了5月份的53.61%;个人贷款占贷款的比重也从年初的17.4%提高到19.6%。
零售存款5月份同比增长10.7%,低于4月份12.4%的增长速度;零售存款占存款的比重从年初的40.2%上升到48.29%。
民生银行:预计民生5月份的贷款和存款同比增长分别为20.6%和22.6%。
公司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占新增贷款为-16.8%;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为53.65%和63.2%。
生息资产的构成在5月份有较大的变化。贷款占比从4月份的62.7%上升到66.4%;同业资产从23.1%下降到18.3%,投资从14.2%上升到15.4%。
个人贷款同比增长24.01%,高于3月份的22.01%;占贷款的比重为15.24%,略有提高。
零售存款同比增长20.7%,低于4月份的21.3%。
兴业银行:预计兴业5月份的贷款和存款同比增长分别为30.9%和12.7%,贷款维持高增长,存款同比增速下降明显。
公司新增贷款中基本上都是中长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为93.7%;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占比为11.5%和-5.2%。
生息资产构成中,贷款占比从4月份的45.2%上升到47.9%,投资从24.7%上升到26.1%,同业占比从30.1%下降到26%。
个人贷款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为135.05%,高于4月份115.2%的增长速度;个人贷款占贷款的比重提高到21.0%;个人存款同比增长为12.7%,低于4月份的17.04%。
华夏银行:预计公司5月份贷款和存款的同比增长分别为24.1%和10.7%。
新增贷款中,短期贷款的比重为56.8%;中长期贷款的占比为46.9%;而票据融资占比为-3.7%。
生息资产构成中,贷款比重为68.2%;同业资产占比为16.04%,投资比重为15.8%左右,生息资产5月份与4月份没有太大的变化。
公司个人贷款同比增长为23.3%,大大高于4月份的11.1%;个人存款同比增长为19.9%,与4月份的20.9%基本持平。
交通银行:预计公司5月份贷款和存款的同比增长分别为20.5%和14.1%。
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比重为74.9%;短期贷款比重为44.3%;票据融资的比重为-19.1%。
生息资产结构中,贷款比重从4月份58.5%下降到57.6%;投资的比重从24.9%上升到25.1%;同业资产的比重从16.6%上升到17.3%。
个人贷款同比增长27.8%,高于4月份的26.8%,占贷款的比重为10.0%。个人存款同比增长4.96%,低于4月份8.2%。
工商银行:预计公司5月份贷款和存款的同比增长分别为10.6%和9.4%。
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比重为86.1%;短期贷款的比重为29.1%;票据融资的比重为-15.2%。
工行4月份的生息资产没有太大的变化,贷款占比为49.1%;投资占比为38.1%;同业资产占比为12.8%。
个人贷款同比增长为14.86%,大大高于4月份-1.4%。公司个人存款的同比增长为1.8%,略高于0.6%。
中国银行:预计中行内地的贷款和存款的同比增长分别为11.65%和5.9%。
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比重为96.8%;短期贷款的比重为24.4%;票据融资的比重为-21.2%。
生息资产的结构中,贷款占比为48.6%;投资占比为36.3%;同业资产占比为15.1%。
个人贷款的同比增长为28.6%,高于4月份19.5%;个人存款的同比增长为1.68%,略高于4月份-2.66%
中信银行:预计中信银行的贷款和存款的同比增长分别为18.5%和15.2%。
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比重为50.5%;短期贷款的比重为53.7%;票据融资的比重为-4.2%。
生息资产的结构中,贷款占比为65.0%;投资占比为18.2%;同业资产占比为16.8%。
个人贷款的同比增长为38.4%,与4月份的37.6%基本持平;个人存款的同比增长为10.7%,与4月份的10.1%基本持平。
神舟八号
发表于 2007-6-18 23:59
600550后,再见小散户1
收藏
小散户1
发表于 2007-6-23 21:06
盘点中国11家上市银行:三大"表现"引人注目
2007-06-23 08:30 何雨欣 新华社
迄今为止,中国已有11家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成功在内地、香港上市,这11家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占到整个中国银行业的55%以上。
随着银行的纷纷上市,更多的业内人士把关注的焦点从银行上市本身转移到了银行上市之后会怎样。全球最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曾担任11家上市银行中5家外部审计师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近日进行分析发现,上市银行的三大“表现”引人注目。
资本充足率逐步提高
“亚洲金融危机使我们认识到,国有商业银行的低效运作已经成为影响金融体系的重要因素,针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低等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进行重大改革,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变为上市公司。”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
按照国际水平,资本充足率至少达到15%至20%,银行才能防止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但我国有些银行尚未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最低要求。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对11家上市银行的年报进行分析后指出,这11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已经分别从2004年的10%和7.58%上升至2006年的12.34%和10.11%。
“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是这些银行上市后的一个良好现象,几乎所有上市银行都已满足了最低资本的要求。这些银行的资本金基础在增长,而风险资产的增速得到了合理控制。”安永全球金融服务部合伙人徐英伟说。
不良贷款率稳步下降
从目前来看,贷款仍然是上市银行生息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良贷款率是衡量上市公司资产状况的重要指标。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相关数据,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2006年平均已低于5%。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曾经指出,争取使所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降至5%以下,保障其改革发展走上良性轨道。
根据中国工商银行的财务报告,2004年不良贷款率还是18.99%,而2006年已经降至3.47%,其他已经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这一指标也都已呈现下降趋势。
“这11家上市银行的年报显示,截至2006年底,这些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基本上降至4%及以下,有一些不良率甚至低于2%,而贷款准备覆盖率则平均达到70%以上。这代表了更佳的银行资产质量和更稳健的财务状况。”安永全球金融服务部合伙人蔡鉴昌说。
除了不良贷款率方面,关注类贷款,即贷款发放后贷款质量下降但尚未达到不良的贷款,也是一个衡量上市公司资产状况的指标。安永在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截至2006年底,这11家上市银行的关注类贷款比重虽然还在7%以上,但这一比重是在逐年降低。
手续费收入驱动利润增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银行以手续费收入为代表的中间业务增长突出,盈利面不断扩大。的确,银行中间业务由于风险低、利润高,已经得到业内共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是衡量金融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曾提出,大中型银行要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由现在的17%达到40%至50%。
根据安永发布的报告,2006年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实现高速增长,其中结算清算收入和银行卡业务收入分别占到手续费和佣金总收入的23%和21%;同时,结算清算业务同比增长42%,银行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
安永全球金融服务部合伙人杨振辉预测,今后的2至3年,上市银行将会在财富管理、投行业务和代理行业务方面有强劲增长,整体的盈利能力将会增强。
“整体来看,这些上市银行在2006年均实现了可观的利润增长,今后2至3年,这些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及资产质量还将进一步改善。”杨振辉指出,但是上市银行还将面临诸多新的问题,例如人才储备、经营、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等等。
神舟八号
发表于 2007-6-23 22:11
谢谢
rui7456
发表于 2007-6-23 22:16
量少了點。、
神舟八号
发表于 2007-6-25 10:37
我项,太牛了,
BJ_CHHD
发表于 2007-6-25 10:39
证券代码好不错```600000,哈哈
小散户1
发表于 2007-6-25 23:36
浦发银行:逆市上攻 中线关注
2007-06-25 16:43 北京首证
浦发银行(600000):公司2006年度实现净利润33.53亿元,同比劲增31%,而其每股净资产提升至5.67元。而07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7%!自上市以来,公司是持续成长性最好的小盘银行股之一。06年11月公司通过增发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充实资本金,增资后将提高资本充足率,有利于公司在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张的基础上实现利润增长,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公司的实际所得税率在上市银行中较高,随着中外资名义所得税率统一至25%、且正常情况下人力支出均可予以税前抵扣的政策在08年实施后,浦发的实际所得税率有望大幅下降,直接提升净利润水平。
银行业的混业经营已经形成明显趋势,公司在业务创新方面也是硕果累累:个人银行业务整合了账户管理平台、支付平台、资讯平台、投资平台、融资平台等五大平台,推出了国内首张将借贷功能合二为一的轻松理财卡和“三账户、双授信”的轻松理财智业卡。在营销创新方面,通过总、分行配合的联动营销,三大业务条线之间的交叉营销,实现资源共享,成功营销了若干大型项目;通过开展一系列公司业务“浦发创富”和个人业务“轻松理财”服务品牌推广活动,有效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在综合经营方面,积极构建综合经营平台,包括筹建基金管理公司、与国外著名保险集团洽谈银保合作、研究制订金融租赁业务试点、探讨投资养老金公司的可行性方案等。其中,浦发银行联合法国安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相关事宜已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复,浦发银行将持有浦银安盛51%的股权。
另外,今年3月,花旗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施瑞德在上海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花旗计划将进一步增持浦发银行,和浦发也一直在就此事进行积极洽谈,预计该项增持计划将在今年稍晚时候完成。根据浦发与花旗之前签署的协议,后者承诺在2008年前,增持浦发股份至政策允许的上限19.9%,我们认为, 花旗与浦发的进一步合作将有利于浦发银行的发展,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从走势上看,该股一直保持震荡上攻的通道态势,周一逆市放量上行,在股指期货推出的预期下,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刺激下,股价中长期投资价值值得看好,投资者可中线关注。
小散户1
发表于 2007-6-27 17:14
部分券商研究报告指出减征或停征利息税将对银行股构成直接利好
下午大盘正是在银行股带动下展开强劲反弹
注册金融师
发表于 2007-6-27 17:19
好的
小散户1
发表于 2007-6-27 18:49
看看老外的印钞厂
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9cdc2480103t966
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9cdc2480103t967
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9cdc2480103t968
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9cdc2480103t969
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9cdc2480103t96a
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9cdc2480103t96m
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9cdc2480103t96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