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远,走多远。。。。。。。。。。
炒股是一门生活的艺术这是随手写下来的一个标题,也是刚才在厨房里颠勺的时候突然闪现在脑海的一句话。
生活的艺术?什么是生活的艺术?它跟炒菜和炒股有什么样的联系?怎么脑海里突然会冒出这么一句话来?有点晕。
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日新月异让你越来越不明白的社会,面对像十年文革一样史无前例的超级牛市,你有没有感到困惑,疲惫,感到力不从心?
生活在诗人看来,是汪洋中的一条船;在哲人眼里,是一列从起点驶向终点的列车。
那么股市,在我们的眼里,又是什么呢,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是什么呢?
一个战场?抑或一场麻将牌局?还是一场游戏,一个梦想?
如果股市是海,那么到了今天,我下海整整11年,132个月了,有幸经历了11年来股沧海的轮回变迁。
有欢笑,有疲惫,有惊喜,有沮丧,有年少轻狂的豪迈,有形单影只的孤独,有意气风发的灿烂,有自刎乌江的悲壮,有如今淡定从容的平和。
股市是海,每个股民的帐户都是一条船,一条汪洋中的小船。。。。。。
1990年以来,海上17年,无数条小船,在沉浮。
茫茫大海上行船,绝对是个艺术活儿。(相对技术而言),一个好的船长,绝不仅仅是技术一流。好的船长,经验,阅历,都是时间这条鞭子抽出来的,都是狂风恶浪过后,沉淀在心底的一层厚厚的老茧。
好的股票交易者,她们的所谓宝贵经验,一定是用这三样东西堆出来的:
天赋,亏损,时间
过去的成功对他们来说,永远不如失败更有价值。
生活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不懂生活,则做不好股票。
炒股,绝对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把股票做好,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储备,以及触类旁通的,把腐朽和新鲜都化作神奇的能力。
你需要读书,需要读历史,需要眼观六路,聆听生活。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朋友让我推荐一些可以帮助他们做好股票的书籍。这也是我在刚下海阶段所渴求的。
我刚入市的时候,买的第一本股票书籍是:深沪上市公司1995年年报大全。我也觉得那是最好的一本股市书籍之一。
技术类书籍,我买的第一本书是台湾人张松龄,陶崇恩编著的《短线法宝》。关于技术分析类书籍,包括江恩,艾略特等大师的名著,我至今都读不进去。以后也不想读。因为我觉得,股市是一门综合的生活艺术,钻进任何一门单一的技术象牙塔,都难免跟现实的市场发生背离。因为我始终认为我们的这个市场,不是技术市场。
那么,应该看一些什么东西,来帮助我们认识股市,做好股票呢?
不一定。我觉得什么都要看。
好的艺术家,我觉得应当是位杂家。比如达芬奇。
做股票,把股票做好,做到老,做到老不死(股市名言之一——不比谁赚得多,比比谁活得久),除了天赋,运气,的确还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以及对生活中各种事物都抱有浓厚兴趣,和敏锐的观察力。
日本人,把我们的一部三国演义奉为生意经。
我们中国的某时期的操盘高手,一度把孙子兵法作为案头书籍之一。
以上两本书,不作为推荐书籍建议大家去精读,因为我们只是区区散户。
节前,我答应为大家列个书目,对大家炒股有帮助的。
但这就跟推荐股票一样有点不现实,您喜欢短线黑马,我非给您推荐一中线慢牛,您喜欢技术类书籍,我非让您去看余华的《兄弟》,您肯定看不进去。
我只好说说我的喜好,若您恰好跟我喜好(或者说毛病)一样,那我算没白说。
我喜欢看战争史,纪实类的,尤其喜欢解放战争时期的经典战例,尤其是林彪,刘邓指挥过的无数场经典大小战例。今天下午,还看了黄维兵团被刘邓歼灭全过程的纪录片。
这些战例,我相信也是十几年来中国股市中有头脑的操盘高手所最爱看的。
除了战争题材的书籍,录像片,我还喜欢看一些直接描述股市的成功者的投资心得,比如童牧野的《多空征战》系列,灵犀的《寂寞高手》系列,花容的《套利狐狸》系列,只铁的《铁血短线》系列,青木的《做庄始末》,等等。
股市文学系列中,我读过应建中的《股海中的红男绿女》等,俞天白的《大赢家》,以及去年风靡一时的南方某大一学生所著网络小说《少年股神》,都觉得对我认识股市很有帮助。
但是最有用的,也不能说最有用,就算是对我投资生涯最直接最深刻的触动,都来自身边,来自身边一些真实的人,一些经历各异,道路各异,结局各异的大大小小的股市参与者。
比如某著名股票分析软件发明人(曾是惨败的二级市场交易者,其投资历程几经大起大落),比如一战成名,又一战遗臭万年远遁国外的某著名股评家,
比如曾在我身边3个典型投机客的精彩经历
比如。。。。。。
他们都在我的身边。
他们也在你的身边。
。。。。。。
他们都是茫茫股海中的一簇簇,一朵朵浪花。
我们不作浪花。我们要做一条船,一条能够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船。
我们靠什么?
靠对生活的艺术的揣摩。
有心的,细心的揣摩。
好的股票,值得我们投资的股票,就在我们的身边。
在被别人忽略的某些角落里。
股海有多么辽阔,就让我们的船,走多远。
2007-5-323.53 vv vv vv
赞!
好文采! 好贴呀! vv vv 2007-05-15买了3个股票,都是本周末选出来的。
000016康佳好鱼在海底之一价格低谷 空间广阔 长线看好
000852江钻大油田,需要开发,而淘金需要很多装备,比如铁锹,0852就是那把铁锹,长线看好。
600677 航天通信 靠近我,温暖你~ 说:
我家门前是北京国际展览中心
靠近我,温暖你~ 说:
目前展览有一个是智能卡展览
靠近我,温暖你~ 说:
600677的产品前景非常好
飞呀飞
2007-05-15傍晚,我看电视财经栏目,四岁的飞飞在地上玩他那一堆模型汽车,偶尔抬起头来瞥一眼电视。
下面滚动股票行情报价字幕。
忽然,飞飞指着字幕兴奋地叫:兔宝宝!
晚饭的时候,飞飞忽然问我:爸爸,今天股票跌了吧?
我大吃一惊,放下筷子,饶有兴趣地盯着他“是啊,你怎么知道的?”
“嘻嘻~~~爸爸你明天买兔宝宝股票吧!”
“啊!好!爸爸明天就买兔宝宝股票!”
这还了得,四岁什么都还不懂的小人儿都知道买股票了!
我认真地看着他,问:“飞飞,你说说什么是股票?”
“嘿嘿,就是游戏呗”
。。。。。。
“那,兔宝宝是什么股票?”
“就是玩具呗,爸爸你明天就给我买”
“好,告诉爸爸,明天买多少?”
“嗯~~~买四个吧!”
。。。。。。
在很久以前的一篇文章里,大概是夜观天象那个,我曾提到过,儿子让我买兔宝宝股票,我清晰地记得,当时7.3元上下,3天后,我以每股7.8远的价格买了40手。
还是在飞飞一岁多的时候,就最爱看《第一财经》,一到晚上,就指名道姓地要看“老左”。
他最不喜欢北京台的元元,一看见她就哭。
还有厨房男刘艺伟,一度曾是飞飞最喜欢的家伙,每天哭着喊着要看他,后来,一见他就烦得不得了。
呵呵
飞呀飞
2007-5-16 风起云涌雨过天晴晚饭是在新岛咖啡吃的快餐。我要了一份意大利海鲜面,飞飞要了份冰激淋。
饭后,儿子托着腮帮子看钢琴师(今天换了个帅哥,往常都是一位白衣少女)弹琴,我拿过一份昨天的环球时报,看两篇有意思的文章。
都是关于中国股市的,中国股市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一篇是驻外记者发回的西方社会及媒体对中国股市的认识,一篇是中国政法大学一位老教授(也是一位坚定的老多头)把做多中国股市提升到振兴中华高度的文章。
西方媒体从07年初2800点时就惊呼中国股市得了疯牛病,将引发股灾,甚至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登上3000后更是纷纷预测中国股市泡沫巨大将崩盘。
如今,4000点附近,他们又找出了美日等国股市历史上大崩盘的“前车之鉴”。正是这些西方记者,经济学家,股市专家,在中国特大股市行情一路凯歌高奏的每一个歇脚处,都大谈中国经济前景悲观,股市不健康,股民都是傻子,疯子,弱智。。。。。。
这份报纸的另一个版面,中国老教授一方面驳斥西方不懂中国经济的经济学家胡言乱语,瞎预测,一方面大谈牛市基础——人民币将一路升值上去,在破六之前,休谈股市见顶;中国经济70年周期正在进入增长加速度的黄金7年,股市4000点只是上升途中一个台阶。。。。。。
最后,老教授充满爱国热情地分析了牛市对我中华的巨大正向积极意义。
两篇文章,很像面前餐桌上的两个调味瓶,一瓶胡椒面,一瓶蕃茄沙司。味道不同,但都还不错。
我抬起头,问正在用冰钳夹玩烛光的飞飞,“儿子,你再说说什么是股票?”
飞飞说,“是房子。”
“哦?为什么是房子?”
飞飞嘿嘿傻笑,答不出来了。
“儿子,你的兔宝宝涨了,但是爸爸没买。”
“你为什么不买兔宝宝?”飞飞噘起了红红的小嘴。
“因为爸爸买了别的。。。。。。飞飞,明天股市涨还是跌?”
飞飞歪着头想了3秒钟,“跌”
我有点意外,再问,“涨还是跌?”
“不是说了吗,跌”
“那你的兔宝宝呢?明天涨还是跌?”
“兔宝宝阿,跌!”
走出餐厅,抱着飞飞,我让他数天上的星星。刮了一天的风,把天空刮得格外晴朗,北京的夜空少有地出现了20颗以上的星星。
另:
接到朋友的短信
说他们很多同事买了敖东,126买的,都买了很多,套惨了。
我心中一惊!126?那不是当年0008亿安科技的夺命价么!
这股市,疯得可以。 什么是股票?”
飞飞说,“是房子。” 周五下午,我屋里来了个人,聊了几句,他是我这个营业部老总的中学同学,按北京话说就是“发小”。
他是来开户的。
此人之前一直搞房地产,提起房地产业,此人满脸痛苦——难搞,套着呢,套在政策上,套在资金上,套在日益萎缩的市场上。她的同行们,或早或晚早就把资金转投股市,他算是晚的。
看了看加息后对周一走势的各种判断和预期,99%的声音都认定低开,而且基本上是人为低开100~200点。低开之后,约6成到七成认为会走高——也就是认为一步到位。
我认为多数人的观点总是错的。
我也不认为上证指数对实战操作有多大的参考意义,要看指数,最没法看的就是虚伪到家的上证了。除非你满仓都是权重股。
多数人都认为指数和个股会大幅低开,不知道基金经理们会怎么认为,我没看到这方面的统计。估计跟散户的观点差不多。
且不说是否百分之百会大幅低开,就算是,市场各方会做如何反应,以及操作?跟着杀跌,夺路而逃?
散户:大都经过几次暴跌的训练,已经不会再恐慌割肉。而恰恰他们是今天市场的真正主力(另一个帖已经说过),他们不出货,如何大跌?
基金经理:大多数仓位已经不高,所以他们盼跌,盼大跌(除了他们重仓的价值蓝筹),但绝对会趁机进场,买股票。
5月19日,也就是昨天,2007证券中国投资论坛在北大百年讲堂举行。市场权威各方代表举行了演讲。
其中不乏精彩观点。
这是链接:
http://stock1.finance.qq.com/zt/2007/zqzg/index.htm
坚持去年的判断,此轮行风情的中级顶部出现在6月中上旬。 上帝偏爱勇敢的心!
楼上美眉整啥不好,整砖头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股海有多么辽阔,就让我们的船,走多远。 未来兄:还点穴吗?:*29*: :*29*: :*29*: 来了总要留下什么,但不是遗憾。 赞!
好文采! 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