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连续 发表于 2007-3-22 11:46

上海期货交易所锌期货标准合约

上海期货交易所锌期货标准合约
交易品种

交易单位
5吨/手
报价单位
元(人民币)/吨
最小变动价位
5元/吨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
不超过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
合约交割月份
1-12月
交易时间
上午9:00-11:30
下午1:30-3:00
最后交易日
合约交割月份的15日(遇法定假日顺延)
交割日期
最后交易日后连续五个工作日
交割品级
标准品:锌锭,符合国标GB470-1997标准中ZN99.995规定,其中锌含量不小于99.995%。
交割地点
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5%
交易手续费
不高于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二(含风险准备金)
最小交割单位
25吨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交易代码
ZN
上市交易所
上海期货交易所

上海期货交易所锌期货标准合约附件 一、交割单位
锌标准合约的交易单位为每手5吨,交割单位为每一仓单25吨,交割必须以每一仓单的整数倍交割。
二、质量规定
(1)用于本合约实物交割的锌,必须符合国标GB470-1997标准中ZN99.995的各项规定,其中锌含量不小于99.995%。
(2)外型及块重。交割的锌应为锭,国产锌的每块重量为20-25公斤之间。
(3)每张仓单的溢短不超过±2%,磅差不超过±0.1%。
(4)每一仓单的锌,必须是同一生产企业生产、同一牌号、同一注册商标、同一质量品级、同一块形、捆重近似的商品组成。
(5)每一仓单的锌,必须是本所批准的注册品牌,须附有生产者出具的质量证明书。
(6)仓单须由本所指定交割仓库按规定验收合格后出具。
三、交易所认可的生产企业和注册品牌
用于实物交割的锌,必须是交易所注册的品牌。具体的注册品牌和升贴水标准,由交易所另行规定并公告。
四、指定交割仓库
由交易所指定并另行公告,异地交割仓库升贴水标准由交易所规定并公告。

黄豆连续 发表于 2007-3-22 11:47

自然属性及运用:

金属锌,化学符号Zn。属化学元素周期表第II族副族元素,是六种基本金属之一。锌是一种白色略带蓝灰色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在自然界中多以硫化物状态存在。锌的密度为7.2克/立方厘米,熔点为419.5℃,沸点906℃,莫氏硬度为2.5,其六面体晶体结构稳定性极强,无法改变,但可以加强。锌较软,仅比铅和锡硬,展性比铅小,比铁大;展性比铜和锡小。细粒结晶的锌比粗粒结晶的锌容易锟轧及抽丝。
  锌在常温下不会被干燥空气、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或干燥的氧所氧化。但在与湿空气接触时,其表面会逐渐被氧化,生成一层灰白色致密的碱性碳酸锌包裹其表面,保护内部不再被侵蚀。
  纯锌不溶于纯硫酸或盐酸,但锌中若有少量杂质存在则会被酸所溶解。因此,一般的商品锌极易被酸所溶解,亦可溶于碱中。

锌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材料,目前,锌在有色金属的消费中仅次于铜和铝,锌金属具有良好的压延性、耐磨性和抗腐性,能与多种金属制成物理与化学性能更加优良的合金。原生锌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金属锌、锌基合金、氧化锌。这些产品用途非常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镀锌
  用作防腐蚀的镀层(如镀锌板),广泛用于汽车、建筑、船舶、轻工等行业,约占锌用量的46%。
  锌具有优良的抗大气腐蚀性能,所以锌被主要用于钢材和钢结构件的表面镀层。电镀用热镀锌合金表面氧化后会形成一层均匀细密的碱式碳酸锌ZnCO3 3Zn(OH)2氧化膜保护层,该氧化膜保护层还有防止霉菌生长的作用。由于锌合金板具有良好的抗大气腐蚀性,近年来西方国家也开始尝试着直接用它做屋顶覆盖材料,用它作屋顶板材使用年限可长达120-140年,而且可回收再用,而用镀锌铁板作屋顶材料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10年。

(二)制造铜合金材(如黄铜)
  用于汽车制造和机械行业,约占15%。
  锌具有适用的机械性能。锌本身的强度和硬度不高,加入铝、铜等合金元素后,其强度和硬度均大为提高,尤其是锌铜钛合金的出现,其综合机械性能已接近或达到铝合金、黄铜、灰铸铁的水平,其抗蠕变性能也大幅度被提高。因此,锌铜钛合金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五金生产中。

(三)用于铸造锌合金
  主要为压铸件,用于汽车、轻工等行业,约占15%。
  许多锌合金的加工性能都比较优良,道次加工率可达60%-80%。中压性能优越,可进行深拉延,并具有自润滑性,延长了模具寿命,可用钎焊或电阻焊或电弧焊(需在氦气中)进行焊接,表面可进行电镀、涂漆处理,切削加工性能良好。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优越的超塑性能。
  此外,锌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场性能。锌的导电率是标准电工铜的29%,在射频干扰的场合,锌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屏蔽材料,同时由于锌是非磁性的,适合做仪器仪表零件的材料及仪表壳体及钱币,同时,锌自身及与其他金属碰撞不会发生火花,适合作井下防爆器材。

(四)用于制造氧化锌
  广泛用于橡胶、涂料、搪瓷、医药、印刷、纤维等工业,约占11%。
  
(五)用于制造干电池,以锌饼、锌板形式,约占13%。
  锌具有适宜的化学性能。锌可与NH4CI发生作用,放出H+正离子。锌-二氧化锰电池正是利用锌的这个特点,用锌合金做电池的外壳,既是电池电解质的容器,又参加电池反应构成电池的阳极。它的着一性能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行业。

Ø         市场分布

国际市场

锌资源分布状况

 世界锌资源较为丰富。自然条件下并不存在单一的锌金属矿床,通常情况锌与铅、铜、金等金属以共生矿的形式存在。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显示,2004年世界锌储量22,000万吨,储量基础为46,000万吨(见表一)。锌储量较多的国家有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秘鲁和墨西哥等。
  世界锌资源地理分布广泛。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哈萨克斯坦四国的矿石储量占世界锌储量的57%左右,占世界储量基础的64.66%。

锌的产量

近年来全球锌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2005 年全球精锌产量1014.59 万吨,较2004年增长0.35%。从地区看,美洲地区锌精矿产量同比下降4.64%;亚洲锌精矿产量同比增长8.7%。亚洲和美洲的锌精矿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2.8%。西方国家的锌产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而亚洲地区的产量则表现出逐年大幅递增的态势。

锌的消费

尽管锌的用途十分广泛,但近十年来全球锌的消费增长还是比较平稳的,截止到2004年全球锌消费量刚刚突破1000万吨,达到1009.1万吨,近十年来的年均增长率只有3.8%,全球范围内的锌消费平均增长水平低于锌生产的平均增长水平。根据全球铅锌研究小组(ILZSG)最新公布的数据,2006 年1-9 月份全球锌消费量820.8 万吨,同比增长4.35%。从地区看,整个欧洲地区锌消费量同比增长5.03%;美洲地区消费量同比增长6.84%;亚洲消费量同比增长3.4%。

世界精炼锌消费大国或地区主要有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意大利、印度、比利时和中国台湾等,年消费量均在30万吨以上。近年来,锌锭消费量增加较多的国家或地区主要有中国、德国、印度、中国台湾和俄罗斯等;消费量下降幅度较大的则是美国、韩国、比利时、意大利和法国等。

锌的贸易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每年大约有含锌量300万吨的精矿或相当于全球总产量2/5的精矿被投放到国际市场,其中,日本和韩国约接纳100万吨,西欧约为180万吨。近几年,欧洲和日本的锌矿石产量呈下降趋势,而精炼锌产量则呈增长态势,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越来越依赖进口精矿来满足冶炼的需求。因此,每年有大量的锌精矿通过国际市场流入这些国家,并在该国冶炼和精炼。加拿大是一个规模较大的锌净出口国,此外世界上其他重要的锌精矿出口国还有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爱尔兰和玻利维亚等。

表二 世界矿产锌产量(单位:万吨)

国家(地区)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中国
162.41
202.91
202.42
182.16

澳大利亚
146.93
148
133.4
136.7

加拿大
91.62
78.81
79.14
66.67

美国
78
76.8
73.9
76.25

墨西哥
44.61
42.68
42.38
47.33

哈萨克斯坦
39.28
39.32
36.14
36.43

印度
23.43
30.64
34.71
47.72

爱尔兰
25.27
41.9
44.41
42.86

俄罗斯
17.4
16.27
17.9
24.46

瑞典
14.86
18.59
19.7
21.57

小计
643.81
695.92
684.1
682.15

%
72.38%
72.80%
73.57%
73.16%

世界总计
889.48
955.96
929.9
932.43


             资料来源:ILZSG

表三 世界精锌产量(单位:万吨)

排名
国家(地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
中国
195.71
203.76
215.51
231.85
251.94
271.08

2
加拿大
77.99
66.12
79.34
76.12
80.54
72.30

3
日本
65.44
64.44
63.99
40.82
63.46
63.84

4
韩国
47.30
50.61
60.81
64.75
66.87
62.50

5
西班牙
38.71
43.68
50.24
51.99
52.51
50.14

6
澳大利亚
48.90
55.40
56.70
55.30
47.30
45.70

7
墨西哥
23.23
30.22
30.10
31.95
33.51
37.54

8
德国
35.85
36.13
37.86
38.81
38.20
35.00

9
哈萨克斯坦
27.67
27.69
26.69
27.68
27.95
35.71

10
美国
37.10
29.85
29.40
30.30
30.60
35.23


合计占比
65.96%
65.98%
67.45%
67.36%
68.53%
69.88%


世界总计
906.39
921.29
964.58
964.36
1011.06
1014.59


            资料来源:ILZSG



表四 世界主要地区锌消费量(单位:万吨)

地区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欧洲
275.83
272.24
277.34
253.45

非洲
20.85
18.71
16.92
17.28

亚洲
410.51
447.38
505.33
544.33

美洲
201.68
180.47
189.34
178.91

大洋洲
23.84
26.24
26.35
25.27

全球合计
932.72
945.03
1015.28
1019.23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



表六 2002—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锌锭贸易量(单位:万吨)

国家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加拿大
出口
59.83
59.06
61.41
52.74

进口
0.51
0.38
0.37
0.17

中国
出口
47.28
45.1
22.41
12.34

进口
6.89
13.6
23.92
38.74

澳大利亚
出口
36.78
30.52
15.94
26.77

进口
5.13
5.9
4.79
5.97

韩国
出口
26.35
31.78
32.01
26.14

进口
11.6
10.77
7.15
5.95

荷兰
出口
18.74
27.73
26.89
27.06

进口
12.68
16.08
19.09
13.95

芬兰
出口
18.68
21.21
23.57
23.53

进口
0.02
0.01
0.01
0.01

德国
出口
9.55
10.5
9.11
8.17

进口
23.15
25.39
24.87
24.58

意大利
出口
0.23
0.28
0.23
0.92

进口
20.19
22.62
27.31
26.12

美国
出口
0.57
0.52
0.67
0.22

进口
104.26
86.26
79.9
66.78

日本
出口
9.5
6.39
6.17
5.37

进口
2.14
4.11
4.24
4.59

英国
出口
1.55
0.29
0.13
0.23

进口
10.57
17.44
14.19
13.69

全球合计
出口
372.23
393.15
369.91
329.67

进口
364.11
365.93
370.21
340.59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

国内市场

锌资源分布状况

我国的锌资源丰富,地质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至2004年底,我国锌的地质保有储量为9,200万吨(其中A+B+C级3,300万吨),资源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目前全国已探明的锌矿床778处,保有地质储量较多的省份有云南、广东、湖南、甘肃、广西、内蒙古、四川和青海等地。我国锌资源的总体特征是:富矿少,低品位矿多;大型矿少,中小型矿多;开采难度较大。
  尽管我国锌矿的开采条件较差,但根据2004年全球前十位锌精矿生产国产量的统计资料,我国2004年锌精矿产量达到206.5万吨,约占全球锌精矿产量的22%,是全球最大的锌矿产资源生产国,在全球锌矿产资源的配制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如果按照现已探明的资源储量与矿产资源产出量计算,我国的锌的矿山储量可供开采16年以上。

锌的生产

由于我国不仅具有良好锌资源条件,而且拥有相对宽松的环保政策,因此锌工业近几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我国精锌产量达271万吨,较2000年增长了38.5%,较1997年则增长了89%。我国锌产量年均增幅是全球平均增幅的2倍多,且在占全球锌产量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以2005年的数据计,中国锌矿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5,精锌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4,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锌生产国。至2005年我国锌产量已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

图三 2000-2005年中国锌产量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是位居世界前列的锌矿生产国。而澳大利亚则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始终是世界重要锌矿生产国,排名第二,此外,加拿大、美国、秘鲁等也是重要的锌生产国。

表二 世界矿产锌产量(单位:万吨)

国家(地区)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中国
162.41
202.91
202.42
182.16

澳大利亚
146.93
148
133.4
136.7

加拿大
91.62
78.81
79.14
66.67

美国
78
76.8
73.9
76.25

墨西哥
44.61
42.68
42.38
47.33

哈萨克斯坦
39.28
39.32
36.14
36.43

印度
23.43
30.64
34.71
47.72

爱尔兰
25.27
41.9
44.41
42.86

俄罗斯
17.4
16.27
17.9
24.46

瑞典
14.86
18.59
19.7
21.57

小计
643.81
695.92
684.1
682.15

%
72.38%
72.80%
73.57%
73.16%

世界总计
889.48
955.96
929.9
932.43


             资料来源:ILZSG

表三 世界精锌产量(单位:万吨)

排名
国家(地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
中国
195.71
203.76
215.51
231.85
251.94
271.08

2
加拿大
77.99
66.12
79.34
76.12
80.54
72.30

3
日本
65.44
64.44
63.99
40.82
63.46
63.84

4
韩国
47.30
50.61
60.81
64.75
66.87
62.50

5
西班牙
38.71
43.68
50.24
51.99
52.51
50.14

6
澳大利亚
48.90
55.40
56.70
55.30
47.30
45.70

7
墨西哥
23.23
30.22
30.10
31.95
33.51
37.54

8
德国
35.85
36.13
37.86
38.81
38.20
35.00

9
哈萨克斯坦
27.67
27.69
26.69
27.68
27.95
35.71

10
美国
37.10
29.85
29.40
30.30
30.60
35.23


合计占比
65.96%
65.98%
67.45%
67.36%
68.53%
69.88%


世界总计
906.39
921.29
964.58
964.36
1011.06
1014.59


            资料来源:ILZSG

图二 2005年世界精锌产量分布图


  近年来全球锌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2005 年全球精锌产量1014.59 万吨,较2004年增长0.35%。从地区看,美洲地区锌精矿产量同比下降4.64%;亚洲锌精矿产量同比增长8.7%。亚洲和美洲的锌精矿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2.8%。西方国家的锌产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而亚洲地区的产量则表现出逐年大幅递增的态势。

  由于我国不仅具有良好锌资源条件,而且拥有相对宽松的环保政策,因此锌工业近几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我国精锌产量达271万吨,较2000年增长了38.5%,较1997年则增长了89%。我国锌产量年均增幅是全球平均增幅的2倍多,且 在占全球锌产量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以2005年的数据计,中国锌矿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5,精锌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4,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锌生产国。至2005年我国锌产量已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 。


图三 2000-2005年中国锌产量变化


  我国锌的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并具有相当大的份额。我国锌企业的总体情况是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但近年来我国锌企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05年我国锌精矿产量254.78万吨,金属锌产量277.61万吨,分别较2000年增长了43.11%和41.85%。

  1、 我国上规模矿山企业433个,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年产锌精矿1万吨以上的有37家,占全国产量45%。锌矿山主产区在云南、内蒙、甘肃、湖南、广西、陕西、广东、四川、青海、福建,2005年以上地区产量189.52万吨,占全国产量的74.38%。

  2、 我国上规模冶炼企业466个,分布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锌冶炼主产区:其中年产锌10万吨以上6家,占全国产量40%。湖南、云南、辽宁、广西、四川、甘肃、陕西、广东、贵州,2005年以上地区产量251.32万吨,占全国产量90.53%。

2005年我国锌产量前20位企业如下:

排序
企业名称
产量(万吨)

1
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32.68

2
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24.56

3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18.15

4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
13.11

5
云南冶金集团公司
10.37

6
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
8.69

7
汉中八一锌业有限责任公司
7.24

8
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6.94

9
陕西东岭锌业有限责任公司
6.69

10
祥云县飞龙公司
5.09

11
赤峰红烨锌冶炼有限责任公司
4.97

12
兰坪金鼎锌业有限公司
4.61

13
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51

14
昆明云冶锌业股份有限公司
4.11

15
湖南三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05

16
山西锌业商洛炼锌厂
3.41

17
西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3.31

18
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
3.23

19
甘肃成州矿业集团公司
3.10

20
罗平锌电公司
2.91


            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世界精炼锌消费大国或地区主要有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意大利、印度、比利时和中国台湾等,年消费量均在30万吨以上。近年来,锌锭消费量增加较多的国家或地区主要有中国、德国、印度、中国台湾和俄罗斯等;消费量下降幅度较大的则是美国、韩国、比利时、意大利和法国等。

表四 世界主要地区锌消费量(单位:万吨)

地区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欧洲
275.83
272.24
277.34
253.45

非洲
20.85
18.71
16.92
17.28

亚洲
410.51
447.38
505.33
544.33

美洲
201.68
180.47
189.34
178.91

大洋洲
23.84
26.24
26.35
25.27

全球合计
932.72
945.03
1015.28
1019.23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

图四 2005年世界主要地区锌消费量分布


表五 2000-2005年中国及全球精炼锌消费量(单位:万吨)

国家(地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中国
140.2
151.23
167.61
200.35
255.12
292.57

美国
131.46
110.67
131.19
112.93
109.74
101.79

日本
67.42
63.33
60.34
61.94
62.12
60.17

德国
53.17
54.12
53.1
55.84
54.88
51.4

韩国
41.92
39.38
46.66
43.75
42
42.31

意大利
38.45
35.5
37.52
35.46
38.92
37.28

印度
22.43
27.83
31.46
34.58
35.32
38.88

中国台湾
29.35
27.55
30.19
33.02
34.24
30.63

法国
36.47
33.55
30.33
27.32
25.2
27.1

西班牙
19.5
19.5
22.68
23.76
26.56
26

比利时
39.41
39.99
35.69
33.34
38.14
25.64

澳大利亚
19.25
21.24
22.2
24.94
25
23.91

巴西
18.33
20.54
22.04
22.05
23.89
21.89

英国
20.65
19.71
20.24
17.62
15.01
14.82

加拿大
17.54
17.34
14.99
14.56
18.52
17.3

其他
196.72
199.25
206.48
203.56
210.68
207.48

全球总计
892.27
880.73
932.72
945.02
1015.34
1019.17

中国占比
15.71%
17.17%
17.97%
21.20%
25.13%
28.71%


            注:1991-1999数据来源:《Base Metal Handbook》;
              2000-2005数据来源:《世界金属统计》

图五 :2005年世界十大锌锭消费国消费量



  尽管锌的用途十分广泛,但近十年来全球锌的消费增长还是比较平稳的,截止到2004年全球锌消费量刚刚突破1000万吨,达到1009.1万吨,近十年来的年均增长率只有3.8%,全球范围内的锌消费平均增长水平低于锌生产的平均增长水平。根据全球铅锌研究小组(ILZSG)最新公布的数据,2006 年1-9 月份全球锌消费量820.8 万吨,同比增长4.35%。从地区看,整个欧洲地区锌消费量同比增长5.03%;美洲地区消费量同比增长6.84%;亚洲消费量同比增长3.4%。

图六 2000—2005年全球锌消费增长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锌消费出现了大幅增长,从1995年的68.5万吨猛增到2005年的292.57万吨,十年间我国锌消费量增长了4倍多,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3.5%,远高于国内与国际的锌产量年均增长水平。由于我国锌消费的高速增长,从2000年起我国的锌消费水平就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锌消费国并一直维持至今。截止到2005年我国的锌消费占到了全球消费的28.71%。根据中国有色协会统计,2006年1-9 月中国表观消费量247.7 万吨,同比增长10.97%。2006 年1-9 月份全球锌消费量增加了34.2 万吨,而中国消费量就增加了24.5 万吨,中国的消费增量占全球增量的71.64%。

图七 2000年—2005年中国锌消费增长趋势


  在我国,锌的最终消费主要集中在建筑、通信、电力、交通运输、农业、轻工、家电、汽车等行业,中间消费主要是镀锌钢材、压铸锌合金、黄铜、氧化锌以及电池。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建筑业、汽车工业等行业的需求强劲导致了锌消费领域的需求大幅增长。
  从最终消费看,与前几年相比,目前家电和建筑行业的需求增长放慢,而电力、通信、农业、交通运输、轻工行业的需求增长加快。
  从中间消费领域看,镀锌钢材增长最快,压铸行业次之。房屋建筑对彩涂板和镀锌管的需求非常旺盛;电力、通信、高速公路和农业对镀锌铁塔、镀锌管的消耗随着这些行业的高速发展而大幅增长。另外,电池和氧化物行业锌用量每年也有一定比例地增长。


锌的贸易
20年前,1986年我国是一个锌的进口国,当年生产锌锭33.6万吨。进口锌锭11.7万吨,进口锌精矿9163吨,进口锌材6245吨,出口锌锭5.67万吨,出口锌精矿1200吨,出口锌材173吨。1986年世界生产锌锭663.5万吨,我国产量只占世界锌产量的5%。从1987年起,我国成为锌的出口国并一直维持到2003年。中国锌产业不断扩大的同时带来了锌贸易格局的巨大变化。2004年我国锌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全年锌金属量进口量大约为50万吨,从世界锌市场主要的出口国重新转变为主要的进口国,此时的中国锌产业已与1986年不可同日可语。2004年世界生产锌锭1010.2万吨,我国产量251.9万吨,占世界锌产量的25%。

近两年,随着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锌工业产业规模和生产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采矿、选矿、冶炼能力年均增长超过10%;但锌冶炼产品仍供不应求,2005年全年,我国进口未锻轧锌62.8万吨,同比增加35%;2006年上半年,进口未锻轧锌27.9万吨,同比增加13.4%。

表七 2000-2005年中国锌进出口量(单位:万吨)

类别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锌精矿
进口
77942
652856
784673
745580
616074
567752

出口
138891
13366
3515
0
0
0

锌废杂
进口
47784
35395
51041
67521
73780
76484

出口
2098
1865
2588
1615
349
390

精锌
进口
19499
18513
68443
114767
239450
392221

出口
574570
541913
472769
431949
224164
123253

锌合金
进口
110475
122646
143275
174500
219875
228592

出口
18766
20108
23218
33203
38983
23592

锌材
进口
51329
46705
56057
63236
58176
70827

出口
17551
13181
14677
15168
5720
24994


        注:表中精矿、废杂锌和氧化锌是实物量;数据来自中国海关统计。

冰火岛坐看云起 发表于 2007-3-22 11:49

估计没铜活跃

folcn 发表于 2007-3-22 12:40

ding

lzy74 发表于 2007-3-22 15:05

不错,什么时候上市?

淡茶淡淡 发表于 2007-3-22 15:25

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期货交易所锌期货标准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