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公平 发表于 2007-8-1 21:24

那个江铸久的夫人芮乃伟九段的棋不错,好象江铸久现在也在美国.
======================================
他们夫妻好像从美国回来好多年了.
芮乃伟,也许是唯一能和顶级男棋手相抗衡的女棋手,不过她的排名在韩国也在20名之外,世界排名应该在60名之外.[现役}

zarbao 发表于 2007-8-1 21:35

女人心思太多 太细,这可能会影响她的大局观吧

太不公平 发表于 2007-8-1 21:58

女人心思太多 太细,这可能会影响她的大局观吧
================================
更准确的说,是女人更感性.

光子 发表于 2007-8-1 22:16

今天认真看了这个帖子,前面3个股票的部分写的很好,我颇受教育,也看的认真,后面的太多,浏览了一下。楼主的资金管理,分批买入不错,值得学习!
    多年前在易股学到的操作方法是混沌方法,现在仍然保留在电脑中,非常高兴能见到楼主。买入权证是个尝试,但投入资金太多,可惜了。
    以后等自己能归于平淡,将开始长线操作,现在先来看看,我发现楼主说的主要是心态的控制很难做到不动如山,呵呵!
:*19*: :*19*: :*19*: :*19*: :*19*:

sr1979223 发表于 2007-8-1 22:36

呵呵,楼主最后回复的是我的帖子,提供个思路,不对了您拍砖,如果你夫人确实想每天都找点事干,让她买购权吧,一时可以作波段,而是可以捂,三是即便跌了也有合理的幅度限制,要是挣了比股票的幅度大,20%-30%之间。呵呵,个人建议啊。我是专门做权证的,一是技术太差,不会分析选股,二是对T+1比较不适应,三是我5月份入市,现在还有20%的利润,全是权证上赚的,卖股票曾经赔到50%,赶上5次大盘的大、中、小跌了,怕怕。我现在还在看一些基础的技术分析书籍,主要是提出思想,内容到无所谓,因为大部分都是相互抄袭的。

sr1979223 发表于 2007-8-1 22:36

错字好多,没仔细检查,楼主别介意啊:*27*:

vIL6 发表于 2007-8-2 08:35

原帖由 太不公平 于 2007-8-1 20:07 发表
没办法了.这就是女人的思考特点了.
不知你对围棋所知多少.在所有的顶级职业棋手里,几乎没有女棋手.
原因就是女棋手下棋往往会神经刀,经常会出现前后思想不统一的地 ...

确实有道理。在围棋中,高手之间差别就在大局观、在修养。

vIL6 发表于 2007-8-2 08:37

原帖由 光子 于 2007-8-1 22:16 发表
今天认真看了这个帖子,前面3个股票的部分写的很好,我颇受教育,也看的认真,后面的太多,浏览了一下。楼主的资金管理,分批买入不错,值得学习!
    多年前在易股学到的操作方法是混沌方法,现在仍然保留在 ...

谢谢阅读,欢迎交流。

申鸣隆 发表于 2007-8-2 09:10

有价值的分析,受益非浅。:*19*: :*19*: :*19*: :*19*: :*19*: :*19*:

姜小太公 发表于 2007-8-3 20:03

今天上午又减掉1/3的仓位。
市场下一步怎么走?
最后的疯狂,还是新的开始?

vIL6 发表于 2007-8-4 09:05

原帖由 姜小太公 于 2007-8-3 20:03 发表
今天上午又减掉1/3的仓位.
市场下一步怎么走?
最后的疯狂,还是新的开始?

太公也看空了?

我们已经调整过来,还是按照我自己的趋势加估值,在这个点位、在流动性过剩的今天,决不能生搬硬套巴菲特那一套。所以,我顺势作多。

姜小太公 发表于 2007-8-4 09:10

市场这么热闹,计划逢大盘调整买入002033,并较长时间持有,欢迎点评!

vIL6 发表于 2007-8-4 09:18

原帖由 姜小太公 于 2007-8-4 09:10 发表
市场这么热闹,计划逢大盘调整买入002033,并较长时间持有,欢迎点评!

丽江旅游形态很美,有什么利好吗?

jason5128 发表于 2007-8-4 10:14

顶楼主,顺势而为,楼主的火箭股份不错

幸福的身边 发表于 2007-8-4 12:22

到目前为止,,这是我见到的让我最感兴趣的一贴,谢谢楼主,希望您能常来!

姜小太公 发表于 2007-8-4 17:04

苏宁电器会成为第二个蓝田股份吗?

几年前,蓝田股份也是一支绩优股,很受人追捧,在二级市场上表现也很优秀,不过曾经辉煌的蓝田却倒在了一篇小小的质疑文章上。02年,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姝威的一篇内参建议《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一文一不小心成揭露了蓝田造假内幕的导火索,最终,蓝田股份造假的事在公众的追问中被深挖出来,蓝田神话最终破灭。事后,刘姝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本人没有想到一篇建议文章竟然会使得一个“优秀的”上市就此倒下。或许,说刘姝威一个人打倒了蓝田股份并不为过。

  蓝田的倒下很大原因是刘姝威的质疑,而蓝田倒下的根本原因却不是因为质疑,而是实实在在的造假,一篇建议文章就能让蓝田倒下,只能说蓝田自身的问题太大,太经不起推敲,经不起考验。蓝田倒下之后,有人称蓝田不是第一个造假的上市公司,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因造假而倒下的上市公司,肯定还会有后来者的。

  后来者是谁呢?蓝田因一篇质疑的文章而最终导致神话破灭,而三年涨了58倍,连续多年倍受基金青睐和追捧的明星上市公司“苏宁电器”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关危机,7月29日,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博士在《理财周报》上公开对苏宁电器的高增长提出了质疑。虽然到目前苏宁电器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依然优秀,但公从对苏宁的质疑声音却越来越多却是不争的事实。

  苏宁电器的传奇故事的确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一个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家电卖场业绩年连翻番,在二级市场上,苏宁从上市第一天的二十九元涨到现在复权价八百多元,即便涨幅如此巨大,但基金们依然在不断对苏宁电器进行加仓。在家电卖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苏宁真的有如此高的成长性值得基金经理们连续几年对期加仓吗?

  “只要我们细心解读有关报表,就会发现苏宁电器的综合贡献率这么高于同行,是缺乏足够理由的。”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博士对理财周报如是说。谈及苏宁电器(002024)这种复权后近千元的高价股,他从企业研究的角度指出了不少问题。

  对苏宁的质疑这应该不是第一次,但在公众媒体上质疑苏宁电器却是第一次。早大各大网络论坛里,质疑苏宁业绩的讨论就层出不穷,但这种质疑多来自民间,而现在却是极有影响力的专业人士在媒体上公开质疑苏宁,应该说对苏宁的质疑是早已存在的,只是一直没能公诸于世而已。

  虽然苏宁现在的价格只有五十多元,但其复权价格却高达八百多元,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苏宁独特的操作手法,拉高,送股,除权,股价降低,再拉高,再送股,如此周而复始,所以三年过去了,苏宁涨幅巨大,但现价却仍只有五十多元。在这个财富再分配的过程中,从头到尾追捧苏宁电器的基金当然获得了更高的收益。这或许也是基金抱团追捧苏宁的原因之一。

  王博士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几点:一、2004年到2006年,“国美电器”也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净利润(少数股东前净利润”)同比增长只有5.28%和21.36%。但是,同一时期,苏宁的净利润却实现了95.58%和102.89%的惊人增长——分别是国美电器的18倍和6倍。

  今天,国美电器在香港的价格只有十二元左右,而苏宁却是五十多元,但在市场份额上,国美电器要远远多于苏宁电器,在人们的下意识里,苏宁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方面显然是远远不如国美电器的。至少在北京家电卖场的排名上,苏宁电器是要排在国美和大中电器之后的。

  二、2006年上半年苏宁空调的毛利率达26.49%,是国美电器的3倍,通讯的毛利率达29.48%,是国美电器的4倍;对家电零售企业来说,29%的毛利率几乎是很难达到的,即使在毛利率较高的美国,第一大家电零售企业百思买电器,2006年度的毛利率也只有25%。

  同样的产品线,苏宁的毛利率竟然是国美的三倍和四倍,的确是让人不可思议,苏宁靠什么提升如此之高的毛利率,难道苏宁的管理如此之高明,可以在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上远远少于国美吗?在品牌度、知名度包括市场份额,卖场数量都不如国美的苏宁,其业绩却远远好于国美,苏宁高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呢?

  做为一名投资者,笔者一直看不懂苏宁的高成长性,更看不懂苏宁在二级市场上神话般的表现。这些年来,笔者都不敢买苏宁的股票,更多的原因是一种主观判断,至少在北京,苏宁远远比不上国美和大中。笔者在苏宁电器买过东西,也实地考察过,没发现苏宁比同业更优秀的地方,反而苏宁的超级折扣产品通常都是过时过旧被淘汰的产品,而苏宁的服务也没有给我留上好印象。

  关于公众和投资者对苏宁的质疑才刚刚开始,希望有更多的专家来细读苏宁神话,让那些投资苏宁的投资者更放心。如果苏宁真的经受住了这次考验,我会毫不犹豫的买进苏宁,放上十年。(完)

[ 本帖最后由 姜小太公 于 2007-8-4 17:06 编辑 ]

一条老河 发表于 2007-8-4 20:06

好多天没进来看了。。:*22*:

理智平衡 发表于 2007-8-4 20:28

原帖由 vIL6 于 2007-8-4 09:0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太公也看空了?

我们已经调整过来,还是按照我自己的趋势加估值,在这个点位、在流动性过剩的今天,决不能生搬硬套巴菲特那一套。所以,我顺势作多。


如果根据巴菲特的标准,A股很难找到可买的股票,国情不同。但是股票市场的运行规律应该还是有相似之处: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都会走到非理性的程度。所以,不能简单用估值去评判指数的高低,所谓牛市不言顶,这也是顺势交易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吧。从楼主过去的交易记录看,非常好地体现了“跟随趋势和控制风险”的理念。因此,相信楼主能够很快调整状态,“重新回到趋势中来”。

窃以为大盘在突破了整理形态之后,应该还会有一波升幅,顺势作多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vIL6 发表于 2007-8-4 20:39

原帖由 理智平衡 于 2007-8-4 20:2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根据巴菲特的标准,A股很难找到可买的股票,国情不同。但是股票市场的运行规律应该还是有相似之处: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都会走到非理性的程度。所以,不能简单用估值去评判指数的高低,所谓牛市不言顶 ...

谢谢,我们已经调整差不多了。

前段时间我看了不下于5本有关老巴的书籍,比较投入,其中有一本我是一个字一个字打了一遍。

理智平衡 发表于 2007-8-4 20:45

原帖由 vIL6 于 2007-8-1 19:50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唉,买了个大教训,也好。

楼主能想开了最好,相信这次经历对您的夫人也有教益。

说起权证,唉!!!相信很少有人在过去的一年的亏本的,我属于其中的一个。尽管在股票操作技术方面我很勤于学习,但是急功近利的心态让我选择了权证。在06年8月、12月,07年4月份看空大盘的情况下重仓权证,蒙受了很大损失。事实教训了我:
1、要顺势交易,在趋势本身确认反转之前,不要轻言反转。
2、保护资金的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

今年5月底,我用实际仓位(总仓位的1/3)的25%买入华陵认沽,从而对冲了5月30日的风险,算是在权证上第一次盈利。但我仍然觉得操作权证要慎之又慎,并且一定要控制仓位。权证完全是资金在说话,不是我们希望它涨它就能涨。6月初的涨幅后所有的权证其实都在利用各种机会消化利润,在这个阶段操作权证的风险很大。实际上,对于没有接触过权证的朋友,我想最好的方式是不接触(至少指今天A股市场的权证)。

作为要求自己”理智平衡“的人,说出这段非理性的经历实在是有些羞愧的,仍然说出来,是希望朋友们引以为鉴,不犯同样的错误。
页: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查看完整版本: 不知有多少6年前热忱的“易股小组”股友还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