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L6 发表于 2008-4-5 23:42

原帖由 姜小太公 于 2008-4-5 22:1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跌后,反回来阅读您的帖子,深有感慨。

整个市场上个股股价的变化从3-6个月的周期来看,基本上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蓝筹先涨,二、三线后涨;接着是蓝筹先跌,二、三线后跌。
从2008年1月1日至3月 ...
我们每个人的偏好、能力是不一样的,无法每次踏准市场节奏。所以,每次判断当时是牛市还是熊市,重要性最大,对你赚钱还是亏钱的贡献在70%以上。个股选择并没有我们平时想象那么重要。

股龙8 发表于 2008-4-5 23:48

许多个股还有百分之三十至五十的下跌空间,应该在O8年底,O9年初才是中长期底的好买入时间段.请楼主大哥赐教

股龙8 发表于 2008-4-5 23:52

再次谢谢楼主大哥

股龙8 发表于 2008-4-5 23:54

我这几天复盘看个股同大盘中期底的各项指标

股龙8 发表于 2008-4-5 23:57

我把以前做的熊市公布改了很多 ,这次急跌比O1年底那次大跌不会差多少,高价股更胜之.

vIL6 发表于 2008-4-5 23:58

原帖由 股龙8 于 2008-4-5 23:4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许多个股还有百分之三十至五十的下跌空间,应该在O8年底,O9年初才是中长期底的好买入时间段...
有这个可能,但你的依据是什么?如果这个想法是错的,如何应对?因为这里有踏空的风险。

股龙8 发表于 2008-4-6 01:25

回复 #3158 vIL6 的帖子

现在有20-30%的个股回调的幅度不够深,它们按江恩理论里面的量度跌幅未达到.这一轮绝大部分个股都暴炒过,庄家不打下来在底部收不货也不会有一轮新行情的,半年内大部分个股套在山顶上的人是很难解套的.有的股甚至8年左右的时间才有可能解套.

股龙8 发表于 2008-4-6 01:33

回复 #3158 vIL6 的帖子

我的操作策略为:这一轮反弹后先行离场,等机会再拿20%的资金做做短线,如果大盘和个股的各项中长期指标发出买入信号时再全仓杀入.

菠萝王 发表于 2008-4-6 08:11

大势分析不能看一点,不能偏激,而应尽量全面,冷静。
我是80后的新股民,拜读了
教授个股基本都卖在最高点,佩服佩服。期待以后有更多的实盘

姜小太公 发表于 2008-4-6 08:43

原帖由 股龙8 于 2008-4-6 01:3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操作策略为:这一轮反弹后先行离场,等机会再拿20%的资金做做短线,如果大盘和个股的各项中长期指标发出买入信号时再全仓杀入.
我的感觉也是目前可能有一波反弹,理由有:1、上证综指已下跌46%;2、银行、地产股已企稳反弹20%;3、4-7月大、小非减持压力相对较小;4、美国、香港股市已企稳反弹;5、机构在目前不做波吃饭行情,今年其它时候会更难。
反弹先锋会是哪个板块?农业?新能源?。。。。。。
反弹空间?4000?4200?4500?。。。。。。
反弹时间?一月?二月?三月?。。。。。。。。

请大家批评指正

姜小太公 发表于 2008-4-6 09:03

原帖由 vIL6 于 2008-4-5 23:4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每个人的偏好、能力是不一样的,无法每次踏准市场节奏。所以,每次判断当时是牛市还是熊市,重要性最大,对你赚钱还是亏钱的贡献在70%以上。个股选择并没有我们平时想象那么重要。
您在围棋上的大局观发挥了作用,定力也很好。
您在2007年12月发掘了磷化工行业600141,一直到现在,600141也还是走得很强,值得回味。很想能看到您的一些操作心得,时间越长,越感觉到您的老道,也有些好奇想问一下:
您是哪一年进入股市的?
您在美国操作A股,开户的营业部在美国?还是在国内?使用什么分析软件?操作方便吗?

[ 本帖最后由 姜小太公 于 2008-4-6 16:16 编辑 ]

pwsh 发表于 2008-4-6 10:13

原帖由 姜小太公 于 2008-4-6 08:4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感觉也是目前可能有一波反弹,理由有:1、上证综指已下跌46%;2、银行、地产股已企稳反弹20%;3、4-7月大、小非减持压力相对较小;4、美国、香港股市已企稳反弹;5、机构在目前不做波吃饭行情,今年其它时 ...
我感觉起码可以看看4000点的那个跳空缺口

vIL6 发表于 2008-4-6 19:52

原帖由 姜小太公 于 2008-4-6 09:0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在围棋上的大局观发挥了作用,定力也很好。
您在2007年12月发掘了磷化工行业600141,一直到现在,600141也还是走得很强,值得回味。很想能看到您的一些操作心得,时间越长,越感觉到您的老道,也有些好奇想问一下:
您是哪一年进入股市的?
您在美国操作A股,开户的营业部在美国?还是在国内?使用什么分析软件?操作方便吗?

我老婆是96年入市的,我自己是2000年,所以我们都是在国内营业部开的户头,软件是营业部提供的同花顺,网上交易,操作与在国内时没有任何区别,看行情、下单、撤单一模一样。

我觉得我们的帖子最可贵的一地方是大家能实时、诚实、相互尊重地交流。大家把自己当时的一些想法、操作和理念留在这个帖子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情的发展,大家都得到提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

姜小太公 发表于 2008-4-6 20:28

原帖由 vIL6 于 2008-4-4 00:4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判断大势在操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一个牛市里,绝大多数股票都有一个比较好的涨幅,具体挑到哪一个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熊市和牛市的正确判断,决定自己是空仓还是持有股票。就是说要站在正确的一 边, 现在需要思考的是,股价已经下调很多了,4月份我们也许又需要重新选择站在哪一边!
...
您是一位趋势交易者,请教您是从哪些指标来判断大盘趋势,从哪些方面来区分牛、熊市?
作为一位趋势交易者,是否应该等趋势明朗后,再决定是否参与交易?
趋势交易者参与一个波段反弹,是否有违趋势交易的原则?

losee 发表于 2008-4-6 20:43

感谢VIL6给我们盖的这幢大师之楼 ,并向你爱人问好.

vIL6 发表于 2008-4-6 20:55

原帖由 losee 于 2008-4-6 20:4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谢VIL6给我们盖的这幢大师之楼 ,并向你爱人问好.
谢谢,欢迎交流。

vIL6 发表于 2008-4-6 21:36

原帖由 姜小太公 于 2008-4-6 20:2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是一位趋势交易者,请教您是从哪些指标来判断大盘趋势,从哪些方面来区分牛、熊市?
作为一位趋势交易者,是否应该等趋势明朗后,再决定是否参与交易?
趋势交易者参与一个波段反弹,是否有违趋势交易的原则?
判断大盘趋势,除了看K线,要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情绪进行判断。其实在6000点的时候是很难看出后面就是熊市,我也想着上8000点。但是,在大盘跌倒4800-5000点,再反弹到5500,接着掉头向下的时候,我们开始怀疑趋势出现反转。比较庆幸的是,1月17日,重仓持有的000663大幅下挫,我们全面清仓,在后面几天大盘击破颈线位的时候刚好空仓,能比较客观的判断2年多的上升趋势已经被打破。这里面还有许多基本面的判断,不一一列举。

在一个向下的总趋势中,总体是控制风险。做反弹要体现这种精神,严格控制仓位,否则就违背了趋势交易原则。

太公,看你前面的发言,我感觉你一直偏于乐观。我觉得要加强我们在熊市中操作技术和纪律的训练,熊市才是财富再分配过程,是不是赢家,要看熊市里的作为。

[ 本帖最后由 vIL6 于 2008-4-6 21:39 编辑 ]

ahtan_china 发表于 2008-4-6 21:38

试问今年股市LZ看好那个行业?

vIL6 发表于 2008-4-6 21:40

原帖由 ahtan_china 于 2008-4-6 21:3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试问今年股市LZ看好那个行业?
这段时间基本没有思考行业和个股,真是抱歉。

Merrill_cn 发表于 2008-4-6 21:52

vIL6教授,很好奇请教一个问题: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首度承认美国经济开始衰退。
http://finance.sina.com.cn/j/20080405/11484710411.shtml
请问,美国经济衰退,影响到您和您身边人的生活了吗?
:)
页: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查看完整版本: 不知有多少6年前热忱的“易股小组”股友还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