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一种思维-策略交易
(一)在投资的道路上,每次伸手可触及的是那些不同的交易和评估技术以及具体的技术细节,抬头眺望远处常常由于行程的匆忙而使得这种行为仅仅停留于刹那间。在投资思维的探索中,我们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去关注和讨论交易中细节问题和技术上问题,在此当我们讨论策略的时候会认识到交易成败的关键不是技术性问题,而是如何正确的应用这些技术即制定合适的交易策略并实施。
其实对于策略的思考和交易的本身密切相关,正如带兵打仗一样,交易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是更多的对手,不同的市场过程需要运用不同的市场策略来将已经成型的技术加以组合并合理应用。策略思考会使投资者在投资的一路上会从诸多庞杂的细节当中理出清楚的头绪。当然任何的策略都是为了下场加入战局并赢得胜利,无论何种的占据,每个人都要历经拥抱厘清细节前的冲突与混乱以及输赢的挣扎。
不同的投资者在市场中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具备的知识会有着各种不同的策略模式的选择,策略的目的就是寻找投资的机会并能够加以实现预期的目的。其实策略本身的意义更多的是一个对于前景的预测,正是因为对于前景有着不同的预期,其所采取的策略也将是不一样的。当有了一个合理的预期并要付诸实施的时候,通过运用根据市场形势所选择的策略来对预期目标的实现加以保证。在投资的市场中,面对的对手是隐藏于变化的价格后面的不同个体,策略的选择只有优于大部分个体,顺应市场本身的发展方向并超越短期行为才能最终将策略的目的转化为现实,尽可能多地过滤不确定性和风险。
任何的策略都肯定不是一个完美和无懈可击的方法,在现实世界里不论策略多么完美和可行,每一笔交易都获利的假设并不能够以大概率来加以保证。但是在市场中的我们关键是利用策略确保交易的每一个环节不出大的偏差,这个过程不应该用一笔交易的最后结果来决定一种交易策略是否是正确的,而是应该用更多交易和更长期间的最后结果作为判断策略有效性的一个标准。正确的事总不是容易做的事,错误的事总是伴随着一种诱人的轻松,由此制定策略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克服自己和战胜自己的过程。
更进一步的说,策略是一个排列组合,基于我们对现实的认识进行的各种思路的一个优化组合,常会有事倍功半的效果。也许策略对于技术来说就象单词对于字母的意义,当排列正确就会出现一个正确的合适的策略,它也势必将我们对于技术和市场的认识进一步推向深入。
(二)
当涉及到策略,毫无疑问要面对更多的细节和具体,宽泛的理解策略对于具体交易来说显得远远不够。于是在这个道路上我们将继续将策略交易的思考进一步的引入具体。具体策略作为针对性的计划或规划并没有广泛的适用性,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投资阶段、不同的交易规模、不同的风险管理、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投资背景以及不同的思考方法都会有不同的策略加以选择,策略更多的是要对基础性的技术应用进行针对性的组合。
制定投资策略的过程中有着诸多的切入点,但是策略首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选择何种特征的行业以及原因,然后才要面对时机的抉择。当以行业为基础进行切入的时候,成长型、稳定型和周期型不同的行业特征其所在的宏观背景也是不一样的,到了具体细分的行业环节每个企业所要面对的因素太多,机遇与风险并存。可是由于宏观背景带来的行业机遇往往是行业切入的一个基础把握,甚至是在一段时期由于市场逐渐对于一个行业逐渐调低预期后的一个价值回归过程也仍然在策略的范围。当以行业为策略分析的根本的时候,行业的政策、竞争、重组、并购、市场以及价值的重新评估等每个细节的把握也是必要的,所以彻底的熟悉和了解一个细分行业以及内部运作是一个正确评估的基础。
在策略交易的选择中,规模是另外一个策略的切入点,市场上常有规模溢价的异常现象存在,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利用到这种异常。以规模为切入点,除了在宏观形势的把握前提下,对于市场关注焦点的敏感和把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基于一个什么样的后续市场判断来向前推导规模的效应发挥相对比基于规模的判断推断市场显得轻松一些。在此规模选择的基础上,不同的规模所对应的策略也是不一样的,交易中的流动性和价格的易变性是值得考虑的因素。当然我们在讨论行业和规模的时候,其他的策略选择的切入点依然无时无刻不在存在,更多的时候是诸多切入点的一个相对结合。
我们进一步将思维转向交易过程的交易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太多而难免会忽视其有效性和逻辑性,归类和简化是我们即将要选择的阐述方法。在投资的过程中,更多的投资者无疑将例如多指标(价值和技术)策略、赚10%策略、循环股买卖策略、成本摊薄策略以及其他策略等个性与指标结合来进行策略选择和放弃,较长的时间去坚持某一个策略是较为困难的选择,因为市场的热点总在前面,由此引出了对于策略的可重复性与有效性的置疑。事实是科学的策略是兼顾进攻与防御,由策略而决定战术,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有着适当的进攻或者防御的交易过程。在策略交易的过程中,分红、利息以及其他投资机会也是几个务必要加以考虑的几个可能直接影响策略执行的成本问题。
[ 本帖最后由 zrl007 于 2006-11-27 16:07 编辑 ] 看了就顶。。。。
好贴
正确的思维,正确的策略,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 好贴 好帖要顶!! 原帖由 butterfly2006 于 2006-11-27 15:07 发表好帖要顶!!
:*9*: 顶 谢谢,学习
思想是策略的灵魂
谢谢大家。这是投资思维系列的一个部分。其实这个帖子写完之后,总觉得有些遗憾,如果大家有意讨论和补充的可以作为一个平台,互相提高。
[ 本帖最后由 zrl007 于 2006-11-27 16:13 编辑 ] 原帖由 zrl007 于 2006-11-27 16:11 发表
谢谢大家。
这是投资思维系列的一个部分。其实这个帖子写完之后,总觉得有些遗憾,如果大家有意讨论和补充的可以作为一个平台,互相提高。
谢谢楼主
瞎讲几句
1.今年我在股改关门最后2天买入600177 考虑的是他品牌 不送股送权证 事后该股是我今年获利最大的股票
2.600018 换股前3天 14.42元买入 当时上海国资委化80亿用14.50元收购 换股1:4.5 折价3.67元 这是百分之百的中新股 我在4.40元走路 可惜没有在4元接回来
3.深市180ETF 510180 当时我在营业部大声呼唤买入 2.883元这个价位 没人响应 给我的小姨子买了些 在3.10元走了 看看现在啥价 考虑的是大盘一定会走好 这是仅次于大盘的盈利个股啊
上面的是我今年自己观测和思考以及实践的3个例子
最近我自己在1.005元买入159902 中小板基金 考虑的是中小板目前是低谷 但是中小板个股总体质地要比沪深2市的大部分个股要好中小板基金一定会走好
讲得可能言不达辞 希望大家指正 谢谢 好文,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