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5 11:58
:mad::mad:
这么好的买点没抓住···············唉···贪玩了:*10*: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5 12:02
1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6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专家指出,虽然10月CPI数据只有1.4%,但央行如此强调通胀风险,表明其对此非常警惕。这也意味着央行仍会将利率作为其备选工具。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5 12:07
加强流动性管理 控制信贷增长
1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6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
央行初步预计,2006年第四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有必要进一步巩固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注意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形势严峻等问题。
央行将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采取综合措施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实践证明,在我国当前的流动性条件下,搭配使用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两种对冲工具管理流动性的方式是可行的,是维护货币政策主动性和有效性的必要举措。目前商业银行持有大量高流动性资产,单纯依赖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流动性仅是浅层对冲,而且对冲数量和进度还受到商业银行购买意愿影响。存款准备金工具的运用可以增强对冲的主动性和对冲“深度”。
同时,在流动性较多的前提下,小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是一剂猛药,而是属于适量微调。适当和有效的货币政策调控有利于抑制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因素,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不会影响整体经济运行的基本轨迹。
报告同时指出,在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同时,也需要着眼于中长期,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性调整,落实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改善社会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关系,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通过推动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制度改革,降低居民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稳定支出预期等。(国际金融报)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5 12:14
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发布
央行担心通胀和投资反弹
搭配使用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对冲过剩流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预计,我国经济增长在未来一段时期可能略有放缓,但由于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总体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初步预计,2006年GDP增长将超过10%,CPI在1.5%左右。不过未来我国投资反弹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
报告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巩固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注意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形势严峻等问题。下一步央行将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同时加快经济结构性调整,落实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各项政策措施。
专家表示,在目前CPI数据比较低的情况下,央行仍强调通胀和投资反弹的压力存在,也意味着利率仍有可能成为央行调控的有效备选手段。
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报告认为,未来我国价格走势的上行风险仍不容忽视,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
从下行风险看,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部分行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产能较快增长会抑制相关产品价格上升。
从上行风险看,一是水、电、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将加快推进,公用事业产品价格会陆续上调,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高位运行,对PPI、CPI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二是国家将继续加大对企业环境保护、职工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企业在治理污染、劳动保障、安全生产、职工工资等方面的成本会相应增加;三是各地投资冲动依然很强,投资增速有反弹的可能,未来生产资料价格仍然存在上涨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预期“物价上升”的占比升至44.2%,比第二季度提高6.8个百分点,为历史次高水平,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不乐观。
今年以来,央行一直在其货币政策报告中提示通胀风险,并于今年8月上调存款利率。其一季度报告指出,未来我国价格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整体通胀潜在风险需要关注;二季度报告则表示,未来我国价格走势虽然存在不确定因素,但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通胀压力有所加大。
专家指出,虽然10月CPI数据只有1.4%,但央行如此强调通胀风险,表明其对此非常警惕。这也意味着央行仍会将利率作为其备选工具。
此外,报告还提出,投资反弹压力不容忽视。从投资需求看,虽然前期出台的一系列加强土地和信贷调控以及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宏观调控措施已产生了一定的效应,2006年第三季度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由于我国储蓄率高、企业拥有大量自有资金、外资继续流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以及“十一五”规划项目逐步启动等因素,投资反弹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未来将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
在谈到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时,报告提出,央行将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采取综合措施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实践证明,在我国当前的流动性条件下,搭配使用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两种对冲工具管理流动性的方式是可行的,是维护货币政策主动性和有效性的必要举措。目前商业银行持有大量高流动性资产,单纯依赖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流动性仅是浅层对冲,而且对冲数量和进度还受到商业银行购买意愿影响。存款准备金工具的运用可以增强对冲的主动性和对冲“深度”,同时,在流动性较多的前提下,小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是一剂猛药,而是属于适量微调。适当和有效的货币政策调控有利于抑制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因素,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不会影响整体经济运行的基本轨迹。总体来看,维持一定的流动性管理力度,有利于促进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有利于抑制过度投资,从而巩固宏观调控成效。
报告还提出,在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同时,也需要着眼于中长期,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性调整,落实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改善社会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关系,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通过推动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制度改革,降低居民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稳定支出预期;引导和鼓励企业适当降低积累比例,增加利润分红水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突出优势,加大对社会事业支持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国证券报 郭凤琳)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5 13:10
???:)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5 13:34
:P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5 13:44
:)拉着!拽着!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5 13:48
耐心等待第四刀:P诱多还是洗牌?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5 13:58
时间换空间???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5 14:20
:P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5 14:31
:*22*: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5 15:10
欲意何为???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5 18:55
法则一:买股票前先进行大势研判
1.大盘是否处于上升周期的初期。2、宏观经济政策、舆论导向有利于哪一个板块,该板块的代表性股票是哪几个,成交量是否明显大于其他板块。确定5—10个目标个股。3、收集目标个股的全部资料,包括公司地域、流通盘、经营动向、年报、中报,股东大会(董事会)公告、市场评论以及其他相关报道。剔除流通盘太大,股性呆滞或经营中出现重大问题暂时又无重组希望的品种。
法则二:中线地量法则
1、选择(10、20、30日)MA经6个月稳定向上之个股,其间大盘下跌均表现抗跌,一般只短暂跌破30MA。2、OBV稳定向上不断创出新高。3、在大盘见底时地量出现,以3000万流通盘日成交10万股为标准。4、在地量出现当日收盘前10分钟逢低分批介入。5、短线以5%—10%为获利出局点。6、中线以50%为出货点。7、以10MA为止损点。
法则三:短线天量法则
1、选择近日底部放出天量之个股,日换手率连续大于5%—10%,跟踪观察。2、(5、10、20日)MA出现多头排列。3、60分钟MACD高位死叉后缩量回调,15分钟OBV稳定上升,股价在20MA之上走稳。4、在60分钟MACD再度金叉的第二个小时逢低分批进场。5、短线获利5%以上逢急拉派发。6、一旦大盘突变立即保本出局,以利再战。
法则四:强势新股法则
1、选择基本面良好、具成长性、流通盘6000万以下新股观察。2、上市首日换手70%以上。或当日大盘暴跌,次日跌势减缓立即收较大阳线,收复首日阴线2/3以上。3、创新高买入或选择天量法则买点介入。4、获利5%—10%出局。5、止损设为保本价。
法则五:成交量法则
1、成交量有助于研判趋势何时反转:高位放量长阴线是顶部的迹象,而极度萎缩的成交量说明抛压已经消失,往往是底部的信号。口诀:价稳量缩才是底。2、个股成交量持续超过5%,是主力活跃其中的明显标志。短线成交量大,股价具有良好弹性,可寻求短线交易机会。3、个股经放量拉升、横盘整理后无量上升,是主力筹码高度集中、控盘拉升的标志,此时成交极其稀少,是中线买入良机。4、如遇突发性高位巨量长阴线,情况不明,要立即出局,以防重大利空导致崩溃性下跌。例如,(000508)琼民源,停牌前一天放量下跌,次日遭停牌,长达三年。
法则六:不买下降通道的股票
1、猜测下降通道股票的底部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根本没有底。2、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下跌的股票一定有下跌的理由,不要去碰它,尽管可能有很多人觉得它已经太便宜了。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5 20:49
:P:P:P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6 17:20
:*10*:
chl666
发表于 2006-11-16 17:35
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7 17:36
:*10*::*10*: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19 02:10
破解上影线的玄机
较长的上影线,尤其是伴随着大成交量的上影线,往往表明上档压力沉重,短线需要回调。因此一般投资者遇上影线选择回避。
但有一种上影线,K线表现与普通上影线无异,股价冲高后快速回落,量增价滞,甚至表现为 高开低走的巨量阴线,给人的感觉是股价马上就要大幅回调,但次日股价反而高开高走,从此开展一段凌厉的升势。原来上影线只是主力用来拉高回落、强势震仓的工具。
这种上影线出现的位置,一般是在股价突破前一非重要头部后,拉升途中也有,但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股价越过前一头部后,一般需要回调,以震出一部分套牢筹码,利于进一步上扬。少数凶悍的主力不屑于通过下跌的方式洗盘,而是拉高回落震仓。由于即时图形表现为抛压沉重,反弹无力,下档承接力不强,因此多数人会望风而逃。
当然,在上影线中,毕竟属于强势震仓的是少数。有的意在减仓,有的K线形态尚未走好,需要蓄势修复。根据经验,股价冲高回落的次日走势大致有:①低开低走,随后大幅下跌,此时持股者应当在破止损位时卖出;②高开或者平开后强势整理,走势需要进一步观察;③高开高走,强势上扬。后一种形态,正是短线高手孜孜以求的经典攻击图形,前日的大幅震仓,为今日的大幅上涨提供了安全保障。当然在选择时,必须是即时图形标准突破,否则再次冲高回落的可能也大。
gssxr
发表于 2006-11-19 08:29
谢谢!!
骑牛回家
发表于 2006-11-20 17:36
:P补课
[ 本帖最后由 骑牛回家 于 2006-11-20 17:43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