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学习者
发表于 2006-10-26 22:11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好象破产了哦。
xht_zju
发表于 2006-10-27 09:10
我觉得这个问题与资金的量与时间有关系,不要放在一个篮子是从战略上规避长期突发的偶然事件。比如说有家上市房地产公司投资了几十亿建造了摩天大楼,突然发生了类似911的事件,整个大楼化为乌有,在这件事发生前谁也预测不到这个公司不可靠,如果你全部资产投资这一家公司,那对你的打击是致命的。其实很多人投资股市并不是全部资产,如果有100万投资资金,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在不同领域投资,比如股市30万,房地产40万,储蓄、国债或其它更安全的投资30万,这其实已经分了三个篮子篮子。
从时间上来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的策略对于长期从事股票投资的人更为重要,比如说公司,有的几十年至几百年都在股票市场投资,他们任何时间都不允许有一次致命的打击。
seamon
发表于 2006-10-28 06:55
原帖由 高级学习者 于 2006-10-26 22:11 发表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好象破产了哦。
注意用词,“关闭”量子基金,和量子基金“破产”是两个概念,用剩余资产创立的“量子捐助基金”现在仍旧在运作,主要从事低风险、低回报的套利交易。也就是说,索罗斯在俄罗斯的投资和日元汇率,以及后来的美国网络股上选错了篮子,导致亏损近50亿美金。巴菲特在股票市场上没有选自己不熟悉的网络股篮子,所以没有这个问题。另一个善于选择“时机篮子”的就是罗杰斯。
seamon
发表于 2006-10-28 06:58
原帖由 yxhcd 于 2006-10-26 21:46 发表
投资,尤其是大资金,一次意外,足以致命!
你说的不错:*9*:,所以要更加小心仔细的精选“篮子”。
seamon
发表于 2006-10-28 07:10
原帖由 梦之子 于 2006-10-26 21:41 发表
索罗斯也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大,对冲基金是很注重保护的。
注重保护和会不会集中投资,是两回事。集中投资未必等于忽视风险,注重保护也未必等于重视风险。单纯的集中投资和单纯的注重保护,都不是重视风险的有效态度。只有在事前和事后都重视风险,并有效行动了,才是真正的重视风险。所以不但事先要选好篮子,而且装好鸡蛋后,更要好好保护篮子。这些我在一楼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关于索罗斯是否会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请参考有关索罗斯的传记,以及《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其理论思想记载的很清楚,无需我多说。看问题要往本质看,浮于表面无益。
cha20000
发表于 2006-10-28 07:55
大家都起的好早~ 帮顶
tanyanxue
发表于 2006-10-29 06:12
早上睡不着了,闲来无事而上网,也顺便说下自己的看法:
我是小散户,但我想大资金也好,小散户也罢,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用血汗换来的,来到股市都是想赚钱,谁也不想亏。对风险的防范区别主要是决策机制,一个是制度,一个是自己。2245到998,多少个机构亏光了,被合并了,我想大部分人都知道,为什么呢,是蓝子数量的问题吗?
话说回来了,我等小散户,本来也与机构无关,争论机构的事本无必要。那多少个篮子好呢?首先说,我是一个篮子。不是说多个篮子不好,是好篮子太少,找一个都要等好久。
其实换个角度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大家都知道股市里有一句名言,叫“八输一平一赚”,或“七输二平。。。”
那么,这七输八输的人究竟是每人只一个篮子还是大多一大堆篮子呢?大多数的输家其实都是赌性作怪,以为炒股是在押注,分散点虽然赢得少,但不至于全亏,这才是炒股的大忌——赌博。只要是赌博,不管一支也好,一百支也罢,都只有一个下场,离场,就是老师的那句话,“每一次赢,都是为了以后更好的输”。如果你和他们一样,市场会成全你吗?跟老师学做股票到最近才知,老师总说的“与众不同”有这么多的含义,大家想想自己的形为吧,究竟有多少脱离不了散户模式,什么时候真的脱离了,什么时候才会与众不同,市场才会成全你!
seamon
发表于 2006-10-29 06:19
原帖由 tanyanxue 于 2006-10-29 06:12 发表
早上睡不着了,闲来无事而上网,也顺便说下自己的看法:
我是小散户,但我想大资金也好,小散户也罢,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用血汗换来的,来到股市都是想赚钱,谁也不想亏。对风险的防范区别主要是决策机制, ...
很好:*9*:,比我的认识又深了一层,不但从主观思想出发,而且兼顾客观现实,是脚踏实地的实践者,向你学习!:*22*:
双土地
发表于 2006-10-29 10:49
原帖由 tanyanxue 于 2006-10-29 06:12 发表
早上睡不着了,闲来无事而上网,也顺便说下自己的看法:
我是小散户,但我想大资金也好,小散户也罢,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用血汗换来的,来到股市都是想赚钱,谁也不想亏。对风险的防范区别主要是决策机制, ...
看来输赢不是篮子多少的问题,而是篮子本身的问题,篮子本身的问题又是人会不会选篮子照顾篮子的问题。
roi3_4
发表于 2006-10-29 11:04
谢谢
tanyanxue
发表于 2006-10-29 20:36
原帖由 双土地 于 2006-10-29 10:49 发表
看来输赢不是篮子多少的问题,而是篮子本身的问题,篮子本身的问题又是人会不会选篮子照顾篮子的问题。
也不全是篮子本身的问题,至少对我而言不是这样。这个事情我在上面没说清楚。
我(当然也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在关注事情的时候,目标越少越容易集中注意力,作股票也一样。当我拿两支或更多股票的时候,对一支的注意力自然分散,且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想法。如:一支涨而一支跌的进候,本来跌的已经该处理了,但这时极容易让我产生幻想,只因涨的那支麻痹了我。。。老师说“股票的风险最主要就是情绪风险”,我们不想方设法的逃避情绪,还要多弄几支股票来给自己找麻烦,那岂不是太。。。
单一的股票确实有利于我更好的检查自己的情绪,因少了其他股票的因素。
指数也是一样,经常听人说,“今天大盘跌了这么多,我的股票跌了也不奇怪”之类的话, 这不是逃避情绪,而是逃避现实了,而技术分析恰恰是要求眼见为凭的。正如你所言,和巴菲特平均,我们都是富人了。在股市中,人一旦加入群体,就会变成没有思想,只知从众的群体动物,这是最危险的。而开启自己的思想,最好(至少对我的水平而言)还是只拿一支股票,且满仓。
当然,我也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个人拿了很多支股票,可是差不多都是一个类型的,这时,拿多少支又有什么意义呢?当然,这种事不在你我讨论之内。
roi3_4
发表于 2006-10-29 20:46
Thanks
收音机
发表于 2006-10-29 20:50
科学的证券投资组合不但能极大的降低风险,更能提高收益率,优化证券市场线。
tanyanxue
发表于 2006-10-29 21:24
原帖由 收音机 于 2006-10-29 20:50 发表
科学的证券投资组合不但能极大的降低风险,更能提高收益率,优化证券市场线。
请教收音机版主,什么叫科学的证券投资组合?
单纯的一个概念好象只是一个观点吧,没有论述过程好象没法让人信服。
我知你不是那种动不动就拉大旗扯虎皮的那种人,说科学就是真的科学,但也要让别人明白你观点的具体内容吧。
seamon
发表于 2006-10-30 10:36
原帖由 收音机 于 2006-10-29 20:50 发表
科学的证券投资组合不但能极大的降低风险,更能提高收益率,优化证券市场线。
怎么来解释这个问题好呢?
一般来说,除了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是绝对的以外,应该再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了。所以我们看问题也不应该绝对的看问题。对于风险的理解和表达,我想我在一楼的图示中应该表达的清楚了。在第一种精选篮子的过程中,投资人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被不断的剥离出目标群体,除非最终出现投资人可以接受的极小的市场风险水平的目标,否则他不会投入资金,在投资过程中,他将主要面对情绪风险。在第二种过程中,投资人在投资之前的风险剥离过程缺失或很薄弱,但这不否认该投资人在投资后有很强的市场风险控制能力,并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得投资收益,但他在市场中的时候,要同时面对市场风险和情绪风险。
这里排列的只是两种可能使用的方法手段,或许还有更多的方法,并没有抬高某种,贬低另一种的意思,是想催动思考,而不是开批判会。知道各自的优劣和要求,有利于更好的思考和选择。
任何事情,没有十全十美。第一种方法的有效使用,不但需要有深厚的技术分析功底,还需要久经沙场的经验,和控制人性冲动情绪的有效方法,这当然需要知识的积累和时间的磨练,而市场的新人,没有老师的指点和约束,大多数人将不会很快的上手。而且投资过程中,也面临立场选择的动摇。即事情没有完美之说,有点暇疵,未必是坏事,知道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有重点的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方法,去寻找最适合自己当前的方法,或许就是最好的方法。
关于投资组合,有各种级别上的定义,似不可一概而论,所谓科学的投资组合,也需要区别不同的投资目标区别对待。
pass
发表于 2006-10-30 14:02
seamon又发好贴啦~
梦之子
发表于 2006-10-30 15:19
我认为,要在市场里避免风险,取得收益,关键不在于某一个“机制”(当然,我不否认机制的作用),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人的分析能力!
同样的机制,索罗斯能取得成功,别人就未必,因为索罗斯具有对事物未来发展的超强洞察力。
不过可能与主题不吻合,楼主别见怪。
梦之子
发表于 2006-10-30 15:24
例如篮子的结实程度,不同的人看来结论就远远不同。
某个篮子在索罗斯看来,是非常结实的,但其他就未必。
某几个篮子,一般人一起用来分散风险,但索罗斯可能觉得,它们全都是破的。
所以,无论把鸡蛋怎么放,最关键还是先提高自己识别篮子的能力。
赤狐
发表于 2006-10-30 18:19
原帖由 梦之子 于 2006-10-30 15:24 发表
例如篮子的结实程度,不同的人看来结论就远远不同。
某个篮子在索罗斯看来,是非常结实的,但其他就未必。
某几个篮子,一般人一起用来分散风险,但索罗斯可能觉得,它们全都是破的。
所以,无论把鸡蛋怎么 ...
:mad:
鸡蛋篮子
篮子鸡蛋
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放松心情 今天去爬了千佛山 久久
远看是山近看人很多
远看是佛近看铜雕塑
山顶的风很大是谁刮过来的?
人们心理仍在波动中变化
seamon
发表于 2006-10-30 20:27
原帖由 pass 于 2006-10-30 14:02 发表
seamon又发好贴啦~
算不上什么好贴,有些想法,提出来大家一起帮着思考下,版主谬赞了。
原帖由 梦之子 于 2006-10-30 15:19 发表
我认为,要在市场里避免风险,取得收益,关键不在于某一个“机制”(当然,我不否认机制的作用),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人的分析能力!同样的机制,索罗斯能取得成功,别人就未必,因为索罗斯具有对事物未来发展的超强洞察力。
不过可能与主题不吻合,楼主别见怪。
讨论问题,当然不会怪,再多也不会。
所谓“篮子”,只有一种象征意义。真正取胜的,是符合市场,而且适合自己的思路。为盈利而去盈利,大多是赌性使然。能力可以慢慢积累和增长,鞋子是否舒服,只有自己的脚才知道。市场中,有些东西可以拷贝,尽管很难。而有些东西无法拷贝,尽管很神奇。
原帖由 梦之子 于 2006-10-30 15:24 发表
例如篮子的结实程度,不同的人看来结论就远远不同。
某个篮子在索罗斯看来,是非常结实的,但其他就未必。
某几个篮子,一般人一起用来分散风险,但索罗斯可能觉得,它们全都是破的。
所以,无论把鸡蛋怎么放,最关键还是先提高自己识别篮子的能力。
关于选篮子,我前面的帖子提到一个观点,就是层层筛选,直到找到自己认为风险极小可轻松承受,而且收益极大值得去投入的标的出现。不同的人对风险和收益的衡量尺度不同,自然选择就有所不同。所以在下认为,识别篮子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客观准确衡量风险和收益的能力,则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原帖由 赤狐 于 2006-10-30 18:19 发表
:mad:
鸡蛋篮子
篮子鸡蛋
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放松心情 今天去爬了千佛山 久久
远看是山近看人很多
远看是佛近看铜雕塑
山顶的风很大是谁刮过来的?
人们心理仍在波动中变化
狐版也来了,呵呵。
既然有山,干吗去看人?
既然知道是雕塑,干吗想它是佛?
风再大,只要没吹你掉下山,管他谁刮的!
心理变来变去,谁也没有办法,屁股不要变来变去就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