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cc1955 发表于 2006-10-27 20:49

原帖由 huacc1955 于 2006-10-27 20:02 发表

认同.
资金还是要受游戏(交易)规则的影响
没有做空机制
证劵市场的资金就会导致只能有资金推动的单边市
有了双向机制(做多,做空)
证劵市场的资金就应该依据市场经济规律运行
真正成为经济的''晴雨表" ...
浪的广义起因的确太多太多....
上面的朋友们有说是从人的"心"而来;从"国家经济状况变化"而;.从"风"中而来.等等...
来自有哲学,经济,自然等各更个深层次
但要进入到市场这个现实
就绝难跳过交易,规则,制度这个门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本帖最后由 huacc1955 于 2006-10-27 21:01 编辑 ]

山东广川 发表于 2006-10-27 22:10

原帖由 huacc1955 于 2006-10-27 20:49 发表

浪的广义起因的确太多太多....
上面的朋友们有说是从人的"心"而来;从"国家经济状况变化"而;.从"风"中而来.等等...
来自有哲学,经济,自然等各更个深层次
但要进入到市场这个现 ...
爱略特的自然法则已经揭示了波浪的来源,我感觉老李提出这个命题,应该是从方法论角度来说的,否则,一是没有讨论的必要,二是结果会不了了之,没有意义。

huacc1955 发表于 2006-10-27 23:09

原帖由 山东广川 于 2006-10-27 22:10 发表

爱略特的自然法则已经揭示了波浪的来源,我感觉老李提出这个命题,应该是从方法论角度来说的,否则,一是没有讨论的必要,二是结果会不了了之,没有意义。
我的观点已经说的很白啦...真不明白吗?
这就是:
成熟市场和初级市场的股价波浪是要区别对待的
成熟市场是自然法则
而初级市场却是管理层调控因素更主导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了....
这些个基本的东西不搞清还谈方法论角度..?
所以说不能把书本上的东西死搬硬套
爱略特也不可能预见到这个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会给他来出题目
这些问题也只能有我们这些人来探讨认知
当然这只是个人之见
欢迎不同看法

chenyoung 发表于 2006-10-28 01:17

原帖由 huacc1955 于 2006-10-27 20:49 发表

浪的广义起因的确太多太多....
上面的朋友们有说是从人的"心"而来;从"国家经济状况变化"而;.从"风"中而来.等等...
来自有哲学,经济,自然等各更个深层次
但要进入到市场这个现 ...
早些时候的小学教育水平好过现在的本科。。。。:)

股潮 发表于 2006-10-28 06:02

云山雾罩,总的感觉。

govyvy 发表于 2006-10-28 06:09

原帖由 huacc1955 于 2006-10-27 23:09 发表

我的观点已经说的很白啦...真不明白吗?
这就是:
成熟市场和初级市场的股价波浪是要区别对待的
成熟市场是自然法则
而初级市场却是管理层调控因素更主导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了....
这些个基本的东西不搞清还 ...

不错不错,不管怎么解释,但市场永远是对的,书上说的,那只是符合当时的情况,写书的人没有错,但环境变化时,自然也就成了驳论

三岔口 发表于 2006-10-28 11:41

波涛不叫波涛,就叫浪吧

山东广川 发表于 2006-10-28 11:48

原帖由 huacc1955 于 2006-10-27 23:09 发表

我的观点已经说的很白啦...真不明白吗?
这就是:
成熟市场和初级市场的股价波浪是要区别对待的
成熟市场是自然法则
而初级市场却是管理层调控因素更主导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了....
这些个基本的东西不搞清还 ...
爱略特考察的市场是一个包括战争,政治事件,新政等大事件的市场。自由,开放,流动性强的市场应该都适用的。
华版又把话题转到了波浪是否适合中国的问题上:)

chenyoung 发表于 2006-10-28 12:07

李大哥拿手的照妖镜,干吗也随波逐流呢。。。。

y2kkk 发表于 2006-10-28 13:34

浪由心生,无风不起浪,风动?实为心动!故浪由心生。

he_lc 发表于 2006-10-28 14:36

呵呵,老李去青海,不枉此行啊

he_lc 发表于 2006-10-28 14:38

青海是个好地方,美丽而纯洁

huacc1955 发表于 2006-10-28 23:37

只要有市场就会有波浪
这没错
但需要指出的是
爱略特太追求完美了...
所以他的这个波浪越数越细化
细化到了回过头来数浪
怎么都能解释的通
但要在即时数浪却难于数的清这是XX浪....

举个例子:
当一只股票被主力高度控盘以后
它的走势根本不可能也不需要根据技术面或自然规律来运行
完全是根据主力的意愿来运行
(当然回过头来用波浪来数还是能数出个一.二,三来.但即时要数准,恐怕非常之难.这和公式里的未来数据是一个道理)
这点应该是不争的吧

由此可见
大盘如被管理层控制
那么就是同样的道理

我不否认波浪是个判别股价未来走势的好方法
但个人认为简单就好
虚浪(调整)结束该买入
因为它既便宜与该涨了
实浪(上升)结束该买出
因为它既高价与该跌了
就这么简单.

三昧 发表于 2006-10-29 01:12

浪从心来,是唯心;浪从资本来,是机械唯物;两者结合,可能好点.
注意:物质决定心理.

三昧 发表于 2006-10-29 01:22

有时想,艾的波浪,本身就有点诡辩.
就像英文字母,随便组合都是一个单词.只是未必是合你用的那一个而已-------特别是当这个单词,历史上还没出现的时候.

这并非否定波浪,因为它至少给了你字母等等.

[ 本帖最后由 三昧 于 2006-10-29 01:32 编辑 ]

突破小鸭 发表于 2006-10-29 10:32

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山东广川 发表于 2006-10-29 10:34

原帖由 huacc1955 于 2006-10-28 23:37 发表
只要有市场就会有波浪
这没错
但需要指出的是
爱略特太追求完美了...
所以他的这个波浪越数越细化
细化到了回过头来数浪
怎么都能解释的通
但要在即时数浪却难于数的清这是XX浪....

举个例子:
当一只股 ...
这是波浪的应用问题,能作到虚浪结束买入,实浪结束卖出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反正我做不到.
波则,费雪等大部分专家是从大往小处看,不提倡数细微浪,布朗是从小处往大处看,更多的关注细微浪.费雪认为单纯的依靠铁律,规则根本无法事先判断后市,他更多的借助比例和周期增加准确性.
波浪理论包括形态,比例,时间.我只对形态和比例知道点皮毛,一直没有弄明白周期,更别说三者的结合了.所以无法评论结合比例与周期以后会是怎样的境界.
从应用的角度来说,我的观点是:承认自然法则,多研究,多实践,多验证,不单独使用.

roi3_4 发表于 2006-10-29 10:35

很好的,谢谢

避风港 发表于 2006-11-3 08:20

浪从钱中来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到现在没有人能回答我 浪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