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当前大盘的宏观认识
10月14日晚大盘又到了关键位置和时间(用某些人的话来说,其实我认为每天都很普通),是否是见顶的争论已经白热化。其实,随着股票数量的增多,股票齐涨齐跌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今年大盘涨了50%多了,趴在原地不动的股票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在大盘调整时期,股指尽管变化并不很大,但个股却异常活跃,投资者赚了指数不赚钱的现象比比皆是。
我是从来不做预测的,反正测不准,倒还不如不去测,没有必要去测什么顶,我又不是靠算八字赚钱。但是,我只要把握今年大盘的一些基本特点,就根本不用劳神费力去预测顶部了,因为,顶部不是预测出来的,是跌出来的!
今年大盘的特点是:稳中有涨,涨跌有序,大势向上,小势随机。实际上宏观面就是一个向上的平衡市,上涨也不会涨很远,下跌也不会跌很多。因为,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一旦启动了,其惯性是相当惊人的,即使要刹车也不是一天二天就可以停下来的。
所以,我只根据大盘的特点进行交易,满仓只是看多手中的股票,并不见得就是看多大盘;空仓只是看空手中的股票,并不见得就是看空大盘。 满仓只是看多手中的股票,并不见得就是看多大盘;空仓只是看空手中的股票,并不见得就是看空大盘。
OK! 我在好好学习,即使不明白大盘,..可是看到新浪上有讲10月18日左右大盘见项,是真是假.????????? 印度的竞争力来自于软件开发、教育投入以及基础研究开发投入等方面,比中国相对要多。相比而言,中国的储蓄资源主要被引导到了房地产投资上,而教育变成了另类淘金的产业。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的竞争力显然不是居民拥有住房的数量,而是拥有多少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智力密集型企业,拥有多少高素质的人才。为什么同样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只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产业,而印度则是智力密集型的软件产业?为什么中国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围攻”,中国的DVD企业要向国外企业缴纳专利费?一句话,中国把财富都凝聚在不动产上,而没有重磅投资教育、科技研发等事关中国长久竞争力的要素。 学习 楼主说得不错
支持支持
低价好票票还是很多的
要回避的高价风险票票也不少 有部分人喜欢预测,而LZ不喜欢预测,并提出了股市测不准。建议
LZ将该观点理论化,也搞一个“测不准原理”。 不错,支持一下 这个态度很实用 学习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6-10-14 22:42 发表
印度的竞争力来自于软件开发、教育投入以及基础研究开发投入等方面,比中国相对要多。相比而言,中国的储蓄资源主要被引导到了房地产投资上,而教育变成了另类淘金的产业。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的竞争力 ...
说的好:*9*::*9*::*9*:
软件开发、教育、基础研究开发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见收益
造房则不然,我们要的是立竿见影,当权者需要绩效,一小撮人需要迅速致富,只争朝夕 时不我待!
:(------中国高校的扩招:美国一名校校长来访曾说:校舍翻一倍(指扩招),教学质量需要二十年才能跟上啊.
:(------人才招聘市场一损语:在我们这找四条腿的狗不容易,但两条腿的人有的是! 学习 有自己的想法总是对的。
就怕人云亦云。 学习 很精辟,顶 好贴,谢谢 说得好,态度正确。 --> 学习 学习 空仓只是看空手中的股票,并不见得就是看空大盘
页:
[1]
2